古代关于宇宙天体的三体学说——盖天说、宣夜说、浑天说

文化的基础,其根本就是对宇宙天地自然万物对认知对过程。尤其是古代文化,无论那种思想学说,都会提及这一方面。认为“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并提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样就把天地人,形成了交互统一。古人所谓的“天体说”不是单单“谈天”,而是以此代指我们生活的这个宇宙什么样子的。而所谓的宇宙,南北朝时期的《纂要》一书说的明白“天地四方曰六合,四方上下谓之宇,古往今来谓之宙”。也就是说,宇宙是一个空间和时间的概念。

古代关于宇宙天体的三体学说——盖天说、宣夜说、浑天说

人类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往往把所看到的认为是真实存在的样子。人在天地间,目之所及,如履平地,极目张望天似穹庐。这就出现了第一个天体学说——盖天说。盖天说大致有两个时期不同观点,第一个观点在殷商时期是“天圆地方”,即“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第二个观点最早《周髀算经》载“象盖笠,地法覆”,即认为天穹有如一个扣在上面的斗笠,大地像一个倒扣于下的盘子。这个说法的进步在于,认为天地都是圆形的;并因此为了说明太阳运行轨道,提出“七横六间”的宇宙结构理论。此说法影响很大,并据此与四时历法等相结合,意图解释这个理论。因为“盖天说”,后世也称“周髀说”。

古代关于宇宙天体的三体学说——盖天说、宣夜说、浑天说

宣夜说配套·来自网络

宣夜说,为何叫这个名称,至今无人可解,后世有所解释的也大都是望文生义,大致认为“宣,就是白日;夜,就是夜晚”,是否准确值得考证,权当一种解释吧。因为这一学说,在东汉末年就已经无从传承,蔡邕《天文志》说“宣夜之学,绝无师法”。从一些古籍记载此学说的文字来看,这个天体说,是直接继承古代宇宙发端创世论的“先天五太”的理论,认为天地既然是元气所形成,这天体中的日月星辰也是元气,只不过是元气中有光耀者(《列子·天瑞》);创造了天体漂浮于气体中的理论。这个学说基本已经与现代天文学理论一致了,只可惜在两千年前这种学说就消失了。

古代关于宇宙天体的三体学说——盖天说、宣夜说、浑天说

浑天仪·网络供图

浑天说,自汉代这一天体说是被继承和发展下来的。蔡邕《天文志》说“言天体者有三家……惟浑天者近,得其情,今史官所用”。浑天说最先进的一点在于认为“地也是浮动着的”。认为“天,乘气而立;地,载水而浮”。到了后期发展为天地都浮在宇宙的大气中,这一理论的代表作就是张衡的《浑仪注》。这本书其实是解释当时的一种天文仪器“浑天仪”科学原理的著作。我们所熟识的张衡发明浑天仪,其实是他在前人发明的仪器上进行来改进。这个制作浑天仪的人也就是提出浑天说的人是西汉著名的天文学家“落下闳”,他还改革历法,初制了《太初历》从此也就有了闰月的概念。

关于以上三种“天体说”,本文只是简单罗列介绍,各学说的具体情况将分篇讲解。想了解深层文化,请关注本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天体   太初   列子   学说   浑天仪   宇宙   历法   后世   元气   天文   时期   古代   观点   理论   天地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