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生命最后时刻的轨迹,仿佛一出戏,神话和历史人物出现了多少

自古文化学者和知识分子自称“文人骚客”,骚之名,借用屈原《离骚》其辞名。屈原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极其重要。我国古代文学分散文和韵文,韵文的起始构成,北方以孔子所编《诗经》,南方以屈原《楚辞》。其中《离骚》是楚辞作品中最重要的一篇,更被认为是古代文学浪漫主义的开端。同时结合该篇内容,可以认为是屈原的绝笔。以香草美人为喻,冠以大量神话人物的参与,自述身世、遭遇、与立志的矛盾和决绝。


屈原生命最后时刻的轨迹,仿佛一出戏,神话和历史人物出现了多少

屈原墓·网络供图


由于《离骚》写于战国末期,文章里保留的神话及历史人物,对于我国先古文化有很深的研究和实证意义,同时从这些人物的出场顺序,也可以看到屈原生命时刻最后的轨迹,并从中了解屈原最后的经历合投江原因。《离骚》全诗373句”。我们根据文中内容,把它的结构按涉及到的人物类型,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前24句,以自述身世为主;第二部分的大量诗句多是人王后主;第三部分为神话人物;第四部分为先贤名臣。其中第二部分,夹杂自身政治遭遇与理想诉求,应为全文的主题思想内容。第三部分,大量神话和历史人物的参与,是浪漫主义最突出的地方。

屈原生命最后时刻的轨迹,仿佛一出戏,神话和历史人物出现了多少

屈原遭遇·网络供图


第一部分只是涉及了屈原出身,祖先、父亲等人物,用一句话总结“我的出身多么高贵”。涉及人物是高辛氏颛顼帝和父亲伯庸。有了这个起笔,便是认为自己不平凡,意欲指点江山社稷。接着第二部分开始便是“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意思是“以前三位国君德行公正,所以群贤臣汇聚”。三后者,一般认为是说楚国的三位先王,但结合下面几句的内容,我认为是指夏朝三位有名的国君“大禹、夏启、少康”(大禹治水划九州、平三苗;夏启开国平诸部落乱;少康中兴)。因为夏朝时国君称“后”,到商朝就称王了,怎么可能用“后”代称楚国先君。


屈原生命最后时刻的轨迹,仿佛一出戏,神话和历史人物出现了多少

大禹治水·网络供图


之所以如上认知,因为接下来的四句分别出现了帝尧、帝舜、夏桀、帝纣。而上面所提的“三后”,在历史中出现的时间处于这四帝中间。尧、舜耿介是明君;桀、纣猖披是暴君(夏桀是夏朝最后一位君主,纣王是商朝的亡国之君)。通过明君和暴君采取的不同政治路线,表明自己对政治的认识,然后却遭受“忠言见疑,直谏有祸”的遭遇。这样的情况下,满腹牢骚发出,就是《离骚》的主旨,其内容也不过就是“上天明鉴,我一切都是为了君主,我能保持这样的忠心,我太难了”。

屈原生命最后时刻的轨迹,仿佛一出戏,神话和历史人物出现了多少

纣王剧照


说到这里不过瘾,又把其他明君昏君罗列一些,再重申一遍“政治主张”,涉及的人物分别有(大禹的父亲,治水不力,被尧杀于羽山);另外有太康(荒淫娱乐而失国)、羿(好狩猎而荒废国事)、寒浞(放纵情欲不自制)、夏桀横暴遭灾殃、纣王帝辛陷害忠良。又引出商汤周文王都任能选贤(汤得伊尹辅佐建立商朝;周文王得姜子牙辅助建周朝)。之所以说这些,文中明确说明是“瞻前而顾后兮”意思还是像楚王谏言“有教训和经验在此,君王应该明鉴”。

屈原生命最后时刻的轨迹,仿佛一出戏,神话和历史人物出现了多少

周文王画像·网络供图


既然君王不听,但屈原此时心已经看得透亮。现实不可得,屈原写到这里,就放飞了思想,天马行空的“意淫”了起来,先去往神话世界里寻找。此为第三部分。这里面涉及到神话人物先是有羲和、望舒、丰隆、飞廉、宓妃。这里需要注意一下,出现的神话人物基本都是女性。羲和,日神,有羲和御日的神话传说,每天驾车把太阳挂在扶桑树上;望舒,月亮之神,被认为是“御月女神”;丰隆是云师,即云神;飞廉是风伯,即风神;宓妃是洛河之神(原是河伯之妻,河伯被夏羿射死,它又嫁给羿;一说是嫦娥的别称),据说其是一位美而无力,淫乐无度的配偶神。

屈原生命最后时刻的轨迹,仿佛一出戏,神话和历史人物出现了多少

羲和御日


从文本的内容来看,屈原让羲和驾车,望舒引路,丰隆驾云车随后,其实是为了向“宓妃”求婚,因为还带了据说是伏羲氏的贤臣蹇修去提亲。可是宓妃却骄傲自大,屈原知难而退。这一小节,如果按照古代解读《离骚》的说法,就是屈原寻找明君,怕明君不见自己,就找了贤人帮忙引见,但是无果而归。既然神话里的“美女”求不得,不如再返回人间,于是引出氏美女(少昊帝喾之妻)虞姚氏二位美女(夏朝少康的两位妃子)。结果感觉人间更“世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时间浑浊不堪,嫉贤妒能,蔽美扬恶),终究君王(美女)难以接近,可我的满腔忠贞之情如何发泄啊?而后就引出了天神。

屈原生命最后时刻的轨迹,仿佛一出戏,神话和历史人物出现了多少

巫文化·网络供图


如何招引天神呢,只能寄托于可与天神通话的媒介“巫师”。楚地盛行巫傩文化,至今仍存。这就是文章的第四部分。为了排解和发泄内心的爱国豪情,屈原企图通过神巫进行占卜,以寻求稳定心神。巫神说了一些神乎其神的话,就告诉屈原晚上就准备降神(神巫代神而言事)。文中所谓的降神语言,仍是再说一些贤臣遇明君的千古佳话而已。大意是说贤臣明君之遇,原因在意气相投,也就是对江山社稷的初心相同。其人物也不过就这么几对——大禹和皋陶,商汤和伊尹,殷商武丁傅说,周文王和姜子牙齐桓公宁戚。道理也不过说屈原应该追求“大器晚成,先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借用《孟子》语)”。现在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才能暴露与外太早,引起奸佞之徒嫉妒,他们想要摧毁你。总结成一句话就是“你的能力成为了致你于死地的武器”。

屈原生命最后时刻的轨迹,仿佛一出戏,神话和历史人物出现了多少

姜子牙剧照


神巫以“降神”之口说的这些话,显然屈原并未听进去,也似乎听进去了一些。《离骚》的最后,通过一系列的植物作比,悟出了一些道理:出身(兰草)再好也罢,也不过是虚有其表;可是让自己抛去性情(兰草美质),即使融入众芳草中(荣华富贵),也是辱没了自己。如果让自己(香草)同流合污。这些我不愿意!因为我出身就是高贵,品节就是高古。但是屈原又想:面对此刻的遭遇,君臣既然不同心,我不如离开他。文章描写在昆仑,见到西皇,再去到自己的目的地“西海”;终于如愿的即将得到内心欲求不得的“君臣际遇”……

屈原生命最后时刻的轨迹,仿佛一出戏,神话和历史人物出现了多少

屈原相关图片·网络供图


可是就在这时候太阳升出来,满目所见的仍然是自己的楚地故土。然而这篇我热爱的故土啊,却已经没有人能理解我了;既然不能施展其政治才能,那么我就去彭咸的所居住的地方吧。“彭咸,殷贤大夫,谏其君不听,自投水而死。”屈原赴水,即效法彭咸也(王逸《楚辞章句》)。最后总结一下《离骚》里共涉及多少人物:君王16人——高辛氏颛顼、大禹、夏启、少康、帝尧、帝舜、夏桀、商纣王、太康、商汤、周文王、少昊帝喾、殷商武丁、齐桓公,另夷羿、寒浞。贤臣9人——蹇修、皋陶、伊尹、傅说、姜子牙、宁戚、彭咸,另加上鲧、父伯庸。神话人物5位——羲和、望舒、丰隆、飞廉、宓妃。另有娀氏美女、虞姚氏二位美女,再加个神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屈原   太康   国君   大禹   神巫   商汤   丰隆   神话   贤臣   夏朝   商朝   离骚   历史人物   君王   轨迹   时刻   生命   人物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