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伤我们最深的,总是最亲的人?

我们都想活进别人心里,可是往往与亲人彼此扎心,相互离去。

电视剧《我在他乡挺好的》,三位闺蜜吵架了:

视频加载中...

曾经,四个变成三个。仨人最要好的胡晶晶跳桥自杀。

许言被骗,男朋友扎了她;胡晶晶自杀,她对俩姐憋着怨。这都促使她情绪发泄。

但点爆她的是俩姐的关心:一位提供账号,一位即刻转钱。

许言为了尽早买房结婚,刷单赚外快,是以物质财富的价值取向为主导的作为。

俩姐曾告诫她别上当,她认为俩姐年纪大落伍了,是以个人人设的价值取向为主导的态度。

被骗后,俩姐出力出钱,是以个人贡献的价值取向为主导,为妹妹尽情尽责。

但许言根据个人人设价值取向的价值标准,已经判决自己很“弱智”。俩姐的关心,格外“高大上”,显得她更不堪——她的自尊心从自我评判、继男朋友指责之后,因此遭到第三重重击——只要俩姐在眼前晃,就无法舒展。

为什么伤我们最深的,总是最亲的人?

我们都有最亲的人际小“圈子”,并以圈内人为坚强后盾,与他们一起,既对内、又对外,满足我们的“归属”与“自尊”需求。久之,形成心理惯性。

如果我们的重心在事业:着眼集体、民族、国家,与很多人互相“归属”并“自尊”,满足相应心理需求,往往因此舍小家顾大家,忠孝难两全,冷落甚至伤害最亲的人。

而且,这样做太难,没几个人能做到。出身未捷身先死、零落成泥碾作尘,让亲人担惊受怕、遭受牵连、痛失所爱最普遍。

倘若我们心心念念都在最亲的小“圈子”,习惯被圈内人认同并给“面子”,一旦我们与亲近人的价值取向、价值目标、价值标准、价值评判等不一致,相应“归属”与“自尊”需求的满足被割舍或遭压抑,便会爆发冲突……

而且,因为我们与亲近的人最熟悉,对彼此的软肋、痛点、伤口心知肚明,下刀子扎心时格外快、准、狠,特透彻。

眼界一直被捆在小“圈子”里,不懂“归属”与“自尊”,浑浑噩噩地“同情”并“共情”,看似亲人,最容易反目——再说,“圈子”就这么大,指环一样,不互相扎心,还能伤害谁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软肋   近人   心心念念   久之   担惊受怕   外快   圈内人   主导   亲人   男朋友   圈子   需求   价值   心理   标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