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摧毁了父母与子女的感情?

是什么,摧毁了父母与子女的感情?

电视剧《功勋·无名英雄于敏》中有个片段:于夫人问年幼的儿女,想爸爸了吗?女儿说,不想,因为爸爸不在,我们就能吃到鸡蛋。

剧中的“女儿”,已上小学。这么大的孩子,以“独立”为坚强,认为“思念爸爸”、找依靠,有些丢面子,所以她更深层次的心理需求是:为“不想爸爸”寻一个理直气壮的理由,使自己在妈妈和弟弟面前表现得坚强,撑住自己的面子。

归根结底,这是受了以个人人设为价值取向,并及相关标准,心理偏“自尊”的“归属”需求的驱使,其需求对象是妈妈和弟弟——剧中的“女儿”,以“坚强的表现”,强化妈妈和弟弟的“认同”,满足其“归属需求”,同时以口头上“舍弃”爸爸的言行,期许妈妈和弟弟的“推崇”,满足其“自尊需求”——获得自以为长面子的价值感。

是什么,摧毁了父母与子女的感情?

剧中的“儿子”,才两岁左右。这么大的孩子,认为鸡蛋就是鸡蛋,好吃,饱腹。谁给鸡蛋吃,他就亲近;谁抢他的鸡蛋,他就发恨、发狠。

我们作为陌生的大人,若是初次见面,连口称赞:这孩子长得真好看;然后伸手招他。性格内向的,会往父母的身后躲,因为他心怀疑虑,要寻找依托、安全感——这是受心理的“依赖”与“封闭”需求驱使。然后他躲父母身后,露出半头,眼睛忽闪、忽闪地偷看我们,这是心理的“独立”与“开放”需求使然。

性格外向的,不闪不避,直视我们。意识到我们的友善,还可能上前与我们亲近。因为他的心理倾向“独立”与“开放”,“依赖”与“封闭”需求的满足,惯性地不怎么在乎。

是什么,摧毁了父母与子女的感情?

“儿子”长到“女儿”那么大,会认为吃鸡蛋比吃窝头长面子,追求吃鸡蛋时洋洋自得、别人羡慕的价值感。

这时的他,已具有了价值判断:鸡蛋对于他来说,不仅是解馋、饱腹的需求对象,还是增光添彩的价值对象——吃鸡蛋,能同时满足他的心理“归属”与“自尊”需求;尤其一边吃着,一边被别人羡慕的时候。

我们夸“女儿”:这孩子长得真好看;同时想摸摸她的头。性格内向的,也会躲;有的还飞红了脸,害羞的样子。

为什么害羞?因为她具有了这样的价值判断:女孩子不能随便被别人碰;被别人随便碰了挺丢人——我们说她好看,令她想到了自己与他人的禁忌关系。随即我们差点碰着她,虽然还没碰着,但她的心思瞬间跑到行为的前面,以为自己“丢人”了,所以脸红、害羞。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一听别人夸自己好看,她莫名产生了某些“性幻想”,同时自察这想法挺丢人,又感觉别人似乎摸着了自己的心思,已经“丢人”了,即刻压制,但不自觉已经羞红了脸。

性格外向的,被我们夸,还挺得意。即使她同样认为被别人随便碰着了丢人,也产生了些“性幻想”,但她不会刻意闪躲、压制,更倾向于张扬“好看”的优势,享受别人的夸赞,与别人交际,与心仪的异性交往。

是什么,摧毁了父母与子女的感情?

同样的闪躲、逃避,是仅受“依赖”与“封闭”需求的驱使,不自觉地寻找依靠和安全感,还是怕丢面子,两者的心理内涵,具有本质不同——值得重视的是,当孩子动不动“害羞”的时候,说明他识人、待物、自省,已经具有了各种价值判断。

也就是说,鸡蛋、窝头,于他不仅是鸡蛋、窝头;穿的衣服,于他不仅是穿的衣服;父母、亲朋和异性等其他人,于他不仅是父母、亲朋、异性——还是能给予或削弱其价值感,满足或压抑其“归属”与“自尊”需求的价值对象。

孩子从什么时候,开始越来越瞧不起父母的——是在学会“害羞”之后。这阶段的父母,若不用心体察,悉心引导,会与孩子的心,越来越难接近;与孩子的感情,越来越疏离——直到形成“代沟”,直到相对无语,直到虽近在咫尺,却如远隔天涯,或真的远隔天涯,杳无音信……

是什么,摧毁了父母与子女的感情?

孩子为什么瞧不起父母?

孩子会写作文,父母不会;孩子会做算术题,父母不会;孩子会说英语,父母不会;孩子会打游戏,父母不会;孩子会唱歌、跳舞,父母不会;孩子会弹钢琴,父母不会……这些,都是以个人人设价值取向为主导,显而易见的价值评判。一比较,父母就“菜”了。

同学用iPhone手机,父母买不起;同学穿名牌,父母买不起;同学骑宝马摩托车上学,父母买不起……同学的父母每月赚几十万,父母每月赚几千块;同学的父母每月给上万零花钱,父母只给几百;同学家住别墅,自家住棚户;同学家豪车几辆,自家只有自行车、电动车……这些,都是以物质财富价值取向为主导,显而易见的价值评判。一比较,父母太“逊”了。

同学家名门望族,自家小门小户;同学家世代官宦,自家几代农工;同学家在一线都市,自家居住“乡下”……这些,都是以个人出身价值取向为主导,显而易见的价值评判。一比较,父母特“贱”了。

孩子从幼儿园步入小学,以上显而易见的价值评判即开始瓦解他们对父母的依赖及感情。孩子追求被认同、被推崇,被羡慕的赞赏与荣耀,但是依据以上价值评判,与同学、朋友、对手比拼,只会大部分自惭形秽,少部分趾高气扬——拼力进取的,煎熬、焦虑、压抑、苦闷,坐享其成的,从容、快乐、恣肆、张扬……

是什么,摧毁了父母与子女的感情?

没人追问:价值从哪儿来,往何处去,该如何创造并分配才合理……所有煎熬、焦虑、压抑、苦闷和从容、快乐、恣肆、张扬,都是切身的“体验”——所有孩子都习惯并认为和父母要钱,然后花父母的钱炫富、长面子天经地义;父母、学校和师长也这样习惯并认为——唯独没人引导孩子去体验改变物体的形状和位置,以创造价值赢得“归属”与“自尊”。

只有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位置为媒介,创造价值,为家人、圈子、群体做贡献,父母和孩子的心才能打通,趋同体验,相互理解,深入“同情”与“共情”,发展真感情。关于这一点,“亿舟一学”已有多篇文章详解,不再赘述。

缺失这样的引导和体验,孩子会如何?“需求”是“暗能量”,驱使我们的意识与言行而令我们不自知。通常情况下,它使我们非理性、不理智,动不动闹情绪、发脾气,甚至举止乖张失措;特定情势下,它能导致我们发狂、发疯,冲动地,或算计地犯罪——而“体验”,则不断往“需求”的“暗能量”里添加养料,并铺设轨道,形成我们需求满足或发泄的心理惯性。

是什么,摧毁了父母与子女的感情?

回到本文篇首:于夫人问年幼的儿女,想爸爸了吗?女儿说,不想,因为爸爸不在,我们就能吃到鸡蛋——这样回答,固然显得“坚强”,撑住了面子。但于爸爸在女儿的口中,却沦为“炮灰”,成为连鸡蛋都不如的存在。

女儿不知道爸爸正领导一群杰出的精英,为共和国研制氢弹,不理解爸爸对她和妈妈、弟弟的“舍小家为国家”的深厚感情。以个人人设价值取向为主导,识人、待物,自省,并形成价值评判的心理惯性,常年不回家的爸爸,情急之下被她拿来撑面子,贬低地价值不如鸡蛋。

以物质财富、个人出身价值取向为主导进行价值评判,于爸爸在女儿的心目中,又能价值几何呢?——解密情感,提升美感,关注“亿舟一学”,一起探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父母   窝头   显而易见   丢人   害羞   子女   主导   面子   鸡蛋   爸爸   女儿   感情   需求   同学   价值   孩子   心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