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脑”变陌生人,“爱情”怎么就挽不回了?

恋爱的你得看下去。

已婚的你得看下去。

父母与孩子的感情,与恋人、爱人的感情本质相同,略有差别。为了爱孩子,也有必要看下去。

有关人性的一切:你是什么人,他是什么人;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人生如何度过,才值得……怎么与恋人、爱人、孩子处好关系,巩固感情;该放手时,为何没必要强留——都可参照“人性源程序”,找到从未被人参透的规律性原因。

“恋爱脑”变陌生人,“爱情”怎么就挽不回了?

先皮毛说明一下“人性源程序”。

两人成双,三人成众,就可视为一个人际“圈子”。

父母,或子、或女,一家三口,组成“圈子”。

“我要抱抱”,是想满足心理的“依赖需求”。“我不要你抱,自己走”,是想满足心理的“独立需求”。

把自己关屋子里,“我想静静”,是满足心理的“封闭需求”,或片面些称之为“安全需求”。“我想出去看看”,是满足心理的“开放需求”,其中包含拓展、进攻的意愿。

有人可能反驳,认为把自己关屋子里,是因为有心事;出去看看,因为想散心——原因可能很多、很复杂。

这不矛盾,两者都可能由高层次心理需求引发。但高层次心理需求发生,包含低层次心理需求及生理需求的驱动;满足高层次需求,低层次需求同时得到满足。仅低层次需求满足,高层次需求满足不了——这,另外阐明。

“恋爱脑”变陌生人,“爱情”怎么就挽不回了?

孩子要抱抱,父母不肯;孩子想自己走,父母抱着不放。孩子想静静,父母训起来没完;孩子想出去,父母不允许——需求遭压制,得不到满足,孩子的心情很糟糕。经常这样,孩子就渴望跳出一家三口的“圈子”,从其他人那儿,得到“依赖”与“独立”、“封闭”与“开放”的心理需求满足。

少年阶段,“性需求”开始发生,且越来越强烈。

如果父母暖声细语关心不够,孩子心理的“依赖需求”满足相应缺失。如果父母管得太严,孩子心理的“独立需求”满足相应缺失。如果父母照顾不周,孩子被欺负,心理的“安全需求(封闭需求的表现之一)”满足相应缺失。

如果父母照顾太周到,连孩子上厕所都守护、下台阶手把手,孩子心理的“开放需求”满足相应缺失——缺失的,孩子同时受“性需求”驱使,自然渴望从早恋对象那儿得到弥补。

“恋爱脑”变陌生人,“爱情”怎么就挽不回了?

心理的“依赖”与“独立”、“封闭”与“开放”需求如上表现。生理的这些需求主要表现为吃、喝、拉、撒、睡、玩。两者对应的需求对象常常一致。

比如床铺满足生理的“依赖需求”。我们困了、累了惦念自己的床铺,心理对之也产生相应需求。食物满足我们生理的“封闭需求”。“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它同时满足我们心理的相应需求。卧室满足我们生理的“安全需求”,同时满足我们心理的相应需求——其他人作为需求对象,也满足这些需求。

同层级的一对需求,在适宜条件下,可自由辩证互动、相互转化。条件不适宜,我们只能选择一边,或“依赖”、“封闭”需求的满足,或“独立”、“开放”需求的满足。

父母大多致力于创造适宜条件,让孩子待在“舒适区”。但“舒适区间”的“度”,生理需求满足的,与心理需求满足的纠结在一起,极难掌握。再加上父母为孩子打造“舒适区”的目的聚焦学习,武断压制妨碍学习的孩子需求的满足——这都增强孩子早恋倾向。

“恋爱脑”变陌生人,“爱情”怎么就挽不回了?

底下三层生理需求,普通动物也有;相应心理需求,简单、粗暴——共同点在于,人与动物都受这些需求驱动,有所为,有所不为。

少年早恋,不单受“性需求”驱动。更深层次原因,在于他们想弥补心理缺失的“依赖”与“独立”、“封闭”与“开放”需求。

能满足这些需求的孩子,可能其貌不扬、身单力薄,但他们或温和细腻,或老实巴交,或自在洒脱、或能说会道。只要某一方面能走心,他们往往比帅哥哥、靓妹妹,更能取悦需求满足缺失的异性,令对方欲罢不能。

早恋的孩子,从一家三口“圈子”,跌入“二人世界”,必然激情似火、轰轰烈烈,海誓山盟、生死与共。他们受“需求”驱使,表现得极不理智。父母、师长越施加压力拆散,他们越如胶似漆、相依为命。

“恋爱脑”变陌生人,“爱情”怎么就挽不回了?

人与动物的“心理分水岭”,在于人对衣、食、住、行、性的需求对象,有价值判断,并逐步形成价值观,自成“价值体系”——这是理性的温床,从孩童时就已发生,少年阶段开始成型。

拆散早恋,最恰当的心理疏导办法是让一方打心里看不起另一方。这得从交际圈子、价值取向、价值目标、价值标准、价值评判等多方面着手——不管处在人生哪个阶段,“恋爱脑”之所以变陌生人,如覆水难收,心理的根本原因,即在于此。

心理未定型,是年轻人不成熟的表现。更深地透视,所谓“未定型”,因为他们的价值取向没确定,价值目标、标准、评判变来变去,容易受其它交际“圈子”的影响,转换价值对象,满足自己的“归属”与“自尊”需求。

随着成长,交际能力增强,“圈子”增多或扩大,价值对象转换会很频繁,有时很突然,引发情感剧变。

很多人的价值取向固定了,但价值目标、标准与评判变更。这也导致他们的情感发生重大变化——恋人、爱人、父母与孩子,莫不被其左右。

“恋爱脑”变陌生人,“爱情”怎么就挽不回了?

价值取向统分四类:个人出身,个人人设,物质财富,个人贡献。它们一个着眼人的先辈,一个综观人自身,一个聚焦身外物,一个深入人与客观事物及环境的融合——据此都可预判人的未来。

以个人出身为价值取向,“乡下”的年轻人到大都市待几年,一旦看不起恋人的“乡下”出身,就分了。

高、矮、胖、瘦、美、丑、学历、职业、职位、名人、红人等,都可作为个人人设价值取向的准则。以此为价值取向,看不起恋人的矮子、胖子、低学历、打工仔、小经理等“人设”,就分了。

房、车、收入、存款、资产等,都是物质财富价值取向的价值评判对象。以此为价值取向,看不起恋人房子小、车便宜、收入低、存款少、资产薄,就分了。

个人贡献价值取向,主要看个人为什么人、多少人,创造了什么价值,做出多少贡献,产生多大影响。以此为价值取向,恋爱双方如果职业不同、专业不同、工种不同、研究对象不同等,彼此缺乏沟通、理解,发生争执时各自强调自己的贡献,看不起对方,就分了。

我们日常交际,倾向于往自己脸上贴金:出身好的,像民国的旗人,老拿祖宗说事;地位高的,老摆领导架子;有钱的,恨不能像石崇、王恺一样斗富……往往选择能抬高自己的价值取向,及相应价值标准与评判——但公众的违拗不了,只好屈从。时间一久,便随波逐流成思维定势了

我们的交际圈子、价值取向、价值目标,价值标准与评判容易变,恋人、爱人、孩子的也会变。而出身变不了,很多人设变不了或短时间难改变,收入、资产短时间增不多——当变不了、难改变的跟不上容易变的,我们与恋人、爱人,甚至孩子的感情就淡了,冷了,分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早恋   缺失   陌生人   层次   恋人   爱人   对象   父母   独立   圈子   需求   恋爱   发生   价值   孩子   心理   标准   爱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