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奇葩的豆腐,头发竟然比社畜还多?

中国最奇葩的豆腐,头发竟然比社畜还多?▲ 希望头发可以一直像毛豆腐一样,“密密麻麻”。 图/蒋光明


头发越掉越多......

快吃点“毛豆腐”补一补


你最爱吃什么味的豆腐?

东北的卤水豆腐、济南的泉水豆腐,朴素的外表下掩藏着浓郁的豆香味儿;客家的酿豆腐、云南的包浆豆腐,在豆腐的软嫩中包裹着属于自己地域的独特风味;曲阜的熏豆腐、广西的油豆腐果,在豆腐的嫩与韧中找到了最佳平衡......


而湖南的臭豆腐和安徽的毛豆腐,则是在豆腐的“臭味”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天地。


中国最奇葩的豆腐,头发竟然比社畜还多?▲ 闻着臭吃着香的油炸臭豆腐。图/视觉中国

如果说,“闻着臭、吃着香”的臭豆腐能把你征服,那“闻着臭、吃着臭”的毛豆腐,可能会让你绝望,但绝望过后,你还是会深陷在这“奇香的臭”或者“奇臭的香”中,无法自拔。

长了“毛”的豆腐,真的能吃吗?其实,绒毛只是毛豆腐的“保护色”,只有在入锅后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无论是香煎,还是蒸炒,“褪去毛发”后的毛豆腐看起来和普通豆腐一样乖巧,入口那丝滑软糯的口感,会让你不自觉忽略它自身怪怪(臭臭)的味道。


中国最奇葩的豆腐,头发竟然比社畜还多?

▲ 油煎后的毛豆腐,可以纵享奶酪般的丝滑。 图/蒋光明


长毛的豆腐不仅能吃,还是徽州地区的“抢手货”。当地人为何如此偏爱这块长了“毛”的豆腐?


中国最奇葩的豆腐,头发竟然比社畜还多?

毛豆腐的“前世今生“


要说毛豆腐,就不得不提到“盐重好色、轻度腐败”的徽州菜。徽州菜不仅注重色香味,还拥有超高颜值。人气超高的臭鳜鱼、色彩艳丽的一品锅、“浑身长毛”的毛豆腐......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温润的气候条件,让徽州孕育出了极具地方特色的皖南风味


中国最奇葩的豆腐,头发竟然比社畜还多?

▲ 徽菜人气招牌菜——臭鳜鱼。 摄影/幕艺/幕艺,图/视觉中国


毛豆腐是徽菜成功出圈的特色美食之一,发源于徽州地区的休宁、歙县、屯溪一带。在明万历进士李日华的《蓬栊夜话》中,已有徽州人制作和食用毛豆腐的记载。

古徽州“一府六县”,现分隔为黄山市、绩溪县(宣城市)与婺源县(上饶市)。这其中,长相最特殊的,当属徽州毛豆腐,当地还流传着这样的民谣:“徽州第一怪,豆腐长毛上等菜”


中国最奇葩的豆腐,头发竟然比社畜还多?

▲ “徽州第一怪,豆腐长毛上等菜”。 图/蒋光明

为什么说,只有在安徽做出来的毛豆腐最正宗、最地道

好豆腐源自好豆子,好豆子要有好水泡。制作毛豆腐,其实和制作普通豆腐的流程大体相似,需要经过选豆、泡豆、研磨豆子、煮浆、脱脂、点豆腐、上板压榨成形等步骤做成豆腐。但要想做出正宗的毛豆腐,这几点尤为关键:

1.选豆,选用皖南地区特有的六月黄大豆。2.泡豆,选用当地的泉水泡制豆子。3.脱脂,去掉豆浆表面形成的油豆皮。4.点豆腐,选用自制高纯度特殊菌种的酸水来点豆腐,菌种像种子一样被埋植进豆腐中,经过发酵才会“长毛”


中国最奇葩的豆腐,头发竟然比社畜还多?

中国最奇葩的豆腐,头发竟然比社畜还多?

▲ 上图:将豆浆表面凝结的油豆皮进行晾晒,风干后可做成毛豆腐副产品。下图:用含有高纯度特殊菌种的酸水点豆腐,是豆腐“长毛”的关键。 图/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豆腐的诞生,改变了大豆的命运。从自然长毛,再到通过工艺让豆腐长毛,毛豆腐“毛”的诞生,同样改变了豆腐的命运。



中国最奇葩的豆腐,头发竟然比社畜还多?

”毛“从哪里来?


要想让豆腐长出“浓密的毛发”,需要有足够的空间、恒定的温度以及湿度

做好的豆腐趁鲜切成小块,放在竹蔑(毛豆腐的专用发酵容器)上,让豆腐悬空发酵,专心长毛。看似简单的发酵过程,只有在徽州特有的气温和湿度条件下,才会长出符合标准的细长绒毛。


中国最奇葩的豆腐,头发竟然比社畜还多?

中国最奇葩的豆腐,头发竟然比社畜还多?

▲ 将豆腐放在竹篾上悬空发酵,直至长出符合标准的细长绒毛。 下图摄影/View Stock/VSI美好景象(Creative),图/视觉中国

毛豆腐的发酵时间受温度影响而变化,一般控制在18℃左右,发酵3-4天。绒毛的长势直接影响毛豆腐的口感及味道,发酵成熟的毛豆腐,浓密细长的绒毛间,夹杂着无数个黑色小颗粒,叫做孢子,像是奶油蛋糕中那一丁点儿的香草籽,是毛豆腐成熟的标志

如此肆意“长毛”的毛豆腐,自然不会只有一种毛。用不同的酸水和菌种,可以形成四种不同类型的毛豆腐。按毛的长度,由长到短可依次分为蓑衣毛(虎皮毛)、棉花毛、兔毛、鼠毛,其中颜色为暗灰色的蓑衣毛,口感最好。棉花毛短于蓑衣毛,颜色为纯白色。


中国最奇葩的豆腐,头发竟然比社畜还多?

▲ 浓密细长的绒毛间,夹杂着无数黑色孢子。 图/视觉中国

外表长毛,内心“腐败”的毛豆腐,早已和最初的豆腐“判若两豆”。看着极其不像食物的毛豆腐,顶着一头“浓密的毛发”,内心的蛋白酶,被大豆蛋白降解成小分子的氨基酸,这一系列的转化,赋予了豆腐更软糯的口感和更鲜美的味道

深谙美食的徽州人,烹饪这种转化而来的食物向来有一套自己的方法,作为毛豆腐的知己,他们自然更懂得,如何将这看似“腐败”的味道化为独特的鲜香。


中国最奇葩的豆腐,头发竟然比社畜还多?

毛豆腐中藏着的”徽精神“


毛豆腐的吃法可繁可简,蒸、煮、炒、煎皆可。最为传统的吃法,还是油煎。发酵后的豆腐,味道有点一言难尽,说它臭吧,还没有臭得那么彻底,说它香吧,入锅前真的闻不出来。


中国最奇葩的豆腐,头发竟然比社畜还多?

中国最奇葩的豆腐,头发竟然比社畜还多?

▲ 上图红烧毛豆腐;下图香煎毛豆腐。 摄影/幕艺/幕艺,图/视觉中国

最地道的做法,是选用徽州当地纯手工压榨的菜子油,小火慢慢煎制,土菜籽油的香气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出毛豆腐的鲜香。眼看着毛豆腐的“毛毛”全都紧贴在豆腐上,表皮开始泛起金黄,这时属于徽州人的仪式感才刚刚开始。

在豆腐的中间点缀当地的土辣椒酱,意为鸿运当头,再撒入葱花,意为锦上添花,上菜时还会喊着徽州当地的民谣。油煎后,菜籽油的香和辣椒酱的辣早已将毛豆腐原本的“臭”冲淡,入口先是豆腐表皮的微焦,其次是内里的软糯,口感有点像包浆豆腐,口味却更令人难忘。


中国最奇葩的豆腐,头发竟然比社畜还多?

▲ 上图红烧毛豆腐;下图点缀土辣椒酱的香煎毛豆腐,意为鸿运当头。 图/蒋光明

毛豆腐煎好后,可以放入高汤、蒜蓉、老抽、白糖红烧,也可把新鲜的毛豆腐直接放入汤中煮制,上桌时以辣椒酱佐食,口感鲜嫩、入口即化。不经过油炸的豆腐,里面的本味会更浓郁,建议谨慎尝试。

现在的毛豆腐多为四四方方的小块,其实它是由长条状演变而来的,这里还有一个关于毛豆腐的典故。传统的徽州毛豆腐是8×2×1厘米的长条状,和明朝初年十两的金条大小相同。那时的徽商经常离家在外,临走前总要吃几块金条大小的毛豆腐,图个吉利。


中国最奇葩的豆腐,头发竟然比社畜还多?

▲ 传统的徽州毛豆腐,是类似十两金条大小的长条状。 摄影/甜甜好运姐,图/图虫·创意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早早离家经商,成就了徽商的“徽骆驼精神”——做人做事堂堂正正,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于是,毛豆腐的形状逐渐由长条状,演变成了方形。


看似一块小小的毛豆腐,背后竟承载了徽州人无规矩不方圆的“徽精神”。正如卖毛豆腐小二的吆喝:“瞧一瞧,看一看,此乃徽商骆驼担;豆腐小,形状方,精神源于古徽商”。


- END -

文丨苏宸封图 | 视觉中国*特别鸣谢蒋光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中国   徽州   豆腐   长出   菌种   条状   辣椒酱   毛豆   头发   奇葩   绒毛   长毛   豆子   浓密   下图   口感   视觉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