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边的文化精神画像(7)不一样的胡坝村史馆

不一样的胡坝村史馆

五渡镇胡坝村村史馆,是峨边县第一个村史馆。在村里建村史馆,在峨边是个新鲜事,目的和意义不用多说,大家基本上都明白,而怎样建才是关键。一个村,到底有什么历史可以借鉴,有多少往事值得回味呢?

2017年12月,胡坝村史馆作为乡村文化旅游的重点项目提上议事日程,为了更好的创建村史馆,峨边地方志工作办公室专门抽调3名业务人员,参与村史馆的主题、内容、版块、风格等规划设计。还组织人手查阅研究峨边县志、查找档案资料,他们先后到乐山市、沙湾区、市中区等征集历史史料、档案、照片,作为村史馆的原始资料。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搜集整理,累计积累史料及历史档案资料约4万字,照片120幅。最后,集中力量,用时1个月,建成了峨边彝族自治县第一个村史馆。

2019年,我是和乐山地道公司的朋友一起去参观的胡坝村史馆。村史馆在胡坝村村民新村中间的村民广场左边。村民广场正中,先是假山竹林外一个耕牛雕塑,“春雨细滋润,健牛勤耕耘。”揭示了胡坝村民精神的根本点,就是勤奋耕耘,努力不止。穿过耕牛雕塑,就是村民广场,广场正面是胡坝村委会的两层办公楼,右边是崭新的别墅式的村民新居,左边第一个是胡坝幼儿园,紧挨着的就是胡坝村史馆。

村史馆不大,是在别墅式的村民新居里,它只是底楼一层,两个开间两进深,大约七十平方左右。从外观看,这个村史馆是雕花窗,漆木门,有点古色古香的味道。

村史馆外墙有一个灰色浮雕“浪急行船”,采用的是夸张手法,把大渡河行船浓缩为一个鲜明主题,表达胡坝人急流勇进,奋力争渡的精神状态。

走进展厅,全部内容大致布置分为“胡坝村情”、“移民新村”、“后扶成果”、“渔樵新歌”四个版块。每一版块都通过文字、图片、实物等详细介绍了胡坝村的历史渊源、传统文化、生产生活和新风新貌等内容,收藏了胡坝村新旧对比的大量老照片,讴歌了改革开放40年给胡坝村带来的巨大变化。

走进展厅,进门左边是一幅“阳山江渔樵图”。了解胡坝的人都知道,以前,胡坝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多以在大渡河上打鱼为生,另外一部分人则是上山砍柴,卖柴来添置日用生活品。如果不考虑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现实,那胡坝以前倒是一个晨昏起落,渔樵当歌的世外桃源之地。

而图上所说的阳山江,就是胡坝村边的大渡河。唐代初年(公元618年),朝廷在大渡河边设置了阳山县,大渡河就随之改名为阳山江,并且把这个名字一直保留到清朝初年(1644年),历时总计有一千零二十六年之久。从名称沿用的时间和跨度来讲,大渡河的名字还是应该叫阳山江为宜。因为改名大渡河后,从1644年起,直至今日,大渡河这个名字使用的时间不过才三百多年而已。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从秦汉开始,沿阳山江就有一条古道,一方面是秦人经此到金口,另一方面是连接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东夷道和西夷道,成为嘉州古丝道,是彝族与嘉州与外界通达的主要道路。

阳山江渔樵,其实正是为阳山江古道提供物资支撑的重要节点功能。可以想象一下,那时的情景,古道西风瘦马,一群衣衫褴褛的背夫和马帮,踏着铃铛之声,风尘仆仆的远道而来,渔樵之间,给人多少家的温暖和记忆,添水加餐,笼一堆篝火取暖,看江上渔火点点。次日,卯足劲儿再登路程。

这样的历史渊源,不仅渗透进胡坝人的血脉,还增添了劳动生活中的诗情画意。

展厅的第二幅场景,是胡坝村规划和人均收入增长对比图。用图表和数据真实形象的呈现胡坝今昔对比,从中看到胡坝的未来。在我们到达胡坝之前,远远的看见山边水边有一个白色的别墅群,我以为是什么高端康养中心,或者什么宾馆式的住宅小区。地道公司的李总告诉我,那是胡坝的移民新村。我当时就瞪大了我的一双近视眼,真的是大吃了一惊的。如此美丽的环境,如此绿树掩映的单体楼房,居然是移民新村。看来得刮目相看胡坝,刮目相待峨边的巨变。现在,从村史馆的这些对比图和数据里,我找到了峨边胡坝巨变的答案。

别说建村史馆是新课题,别说村史馆没有多大用处,这里就给你最佳答案。

展厅第三面墙,展示的是“五渡溪剿匪”的历史往事。因为阳山江古道,因为交通方便,来往客商络绎不绝,也因为此地是“渔樵人家”,匪徒自然不会放过这块肥肉。新中国建立后,为百姓安居乐业,保一路平安,剿匪势在必行。故事不多,叙述也不够精彩,但是,我们依然能透过文字和图片感觉得到,当年枪声阵阵,吼声震天的场景,匪徒如秋风扫落叶一般,不是被歼灭,就是跪地举手投降。胡坝人当家作主,成为了真正的主人,从此安居乐业。以史为鉴,我们不得不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不得不更加努力创造美好的明天。

展厅的第四面墙,讲述的是水电库区移民新村的具体情况。胡坝距离位置在峨边五渡镇的龚嘴电站有五六公里,又恰好处在铜街子电站的库区范围。这个村不仅因电站建设享有了光明,还享受了两次移民工程带来的福利。现在的别墅式的住房,就是在电站库区移民政策和政府补贴支持下建起来的。这一栋栋别墅式的住房,不知道要引来多少羡慕嫉妒恨。坦白的讲,对这样的环境和住房,我是很动心的,很想在这里落户安家,“开窗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展厅的第四部分,是“渔樵新歌”。这部分文字不突出,实物展示更胜一筹。一艘小船摆在图文之下,展现的是,在轻波荡漾的库区上,雨雾蒙蒙,青山作伴,摇曳的芦苇,渔人马灯一蓑烟雨,就是渔樵新歌的最诗意诠释。虽然现在的胡坝人,早就不靠打渔为生了,但那情那景又怎么能轻易磨灭得了呢?

  胡坝新村一面靠山一面临水,青山脚下小楼林立,白墙灰瓦的三层现代化小楼从村口一直整齐排向村尾,笔直的四车道公路将从中将两排小楼一分为二,道旁竹篱小树整齐有序,点缀在小楼白墙上的彩画更是为整个新村画出了勃勃生机。

胡坝新村临水一侧,川流青山间的大渡河碧波荡漾,岸边新近栽植的桃树、李树成片,已可想见不久之后果林茂密的景色。站在果园的小坡上一侧绿水绕青山,一侧整齐小楼林立,河风徐徐间彷佛世外桃源一般。

而当年,曾经来这里上山下乡的自贡知青都清楚的记得,胡坝地处大山深处,人均耕地不足0.5亩,“家住河边、吃饭靠天”,“出门无路、过河摆渡”,“看的见水、喝不上水”,一度就是胡坝生产生活最真实的写照。

从2016年开始,在峨边县大力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中,胡坝村因地制宜拟定了集生态、乡村农旅结合、观光为一体的发展思路。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扶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举全村之力,内引外联,动员在外打工并有所建树的村民回家乡创业。确立以“青山绿水、美丽渔舟”为主题,高起点、高标准打造乡村旅游,先后成立了胡坝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渔樵渡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打造休闲垂钓乐园、发展经济种植园,从单纯的农业生产走上了深度农旅融合的发展之路,展现出一幅幅强劲发展的宏伟蓝图,唱响了一曲曲时代的渔樵新歌。

我们还看到,展厅还收藏标有胡坝地理位置的“南方丝绸之路示意图”,明代谷仓罐等古迹文物和农业生产工具、手工生产工具、家庭生活用品、家庭娱乐用品等大量实物,目的是历史的、深度全景的展示胡坝村厚重的人文底蕴和悠久的渔樵与农耕文化,为开展乡村休闲旅游注入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作为历史记述也罢,作为看点也罢,胡坝村史馆是有首创意义的,它表达了峨边人勇敢的站位和敢于挑战的精神特质。

我离开胡坝村史馆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在思考,我能为之做点什么有实际意义的事呢?夜深人静的时候,提起笔顿然记录,并以此为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村史   大渡河   阳山   青山   旅游   库区   古道   画像   电站   新村   村民   乡村   移民   展厅   别墅   精神   文化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