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乡愁的名义(17)活力先锋

活力先锋

——峨边先锋村游记

先锋村位于大渡河畔龚嘴电站库区,距峨边县城32公里,距乐山城区68公里。先锋村全村共有5个组、158户、680多人。先锋村整个村子依山而建,村子满含秀美的湖光山色,具有江南水乡风格,成为峨边“黑竹沟百里旅游文化长廊”的一颗明珠。

先锋村过去的景象是很多人想像不到的。刚刚解放的时候,没有公路,没有电,三面是大山,一面是奔腾咆哮而又滔滔不绝的大渡河。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是峨边最偏远的村之一。村里的人要去峨边得先坐船过大渡河,然后翻山越岭的走六十多里路,绕射箭坪过新场,才能到峨边县城。

先锋村的发展,先是龚嘴电站建设时期,高峡出平湖给先锋村带来第一个发展机遇。村里的人这才感觉有出路了,不仅可以务工挣钱,还能借电站的路通往山外的世界。

最近几年,脱贫攻坚又给先锋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新的活力。村里的人说,我们根本想像不到,先锋村会有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已经不能简单的用“旧貌换新颜”来形容了。

(一)美丽先锋

从龚嘴电站到先锋村,大约五公里左右的路程。从峨轸路过来,过龚嘴彩虹桥后右拐,顺大渡河上行,开车的话只需要几分钟,骑自行车也就是二十多分钟就到了。

远远的山岚絮峰,河面漂雾,迷离中带点恍惚,山峰若隐若现,河流平缓如镜,幻境如仙。先锋村就在一山突兀而立的山峰拥抱下,静静的散落在大渡河边,白墙灰瓦衬以青绿,村里装点的间或的红有几分耀眼,显出不少明媚来。

走到近处,先看到一个直立的标志,小木屋式的,上面有红色的彝汉文字标注的“峨边”两个字。标注峨边,想必除了标识外,还有提示这是峨边边界的作用吧。

先锋村的后面是一座青山,山腰是一片片种满荷花的梯田和猕猴桃园,山顶和四周绿树竹木丛生。顺着平坦的柏油路,我们来到村前的广场上。广场不大,一边是先锋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这个服务中心一改村委会的传统样式,是现代感很强的平板式多层楼房建筑,正立面是玻璃幕墙,显得清新大气。楼房围栏前是红旗组构成的装饰,红旗上是印象先锋的内容,既表达红色基调,又突出先锋锐志,和谐的配置于花团锦簇之中。一边的文化墙,大气磅礴的展示了旧貌换新颜的先锋村景象,还特别做了个绿皮老火车的车头浮雕,一方面是因为与村子隔河的成昆铁路,一方面还可能借喻先锋村要做“火车头”的发展理念吧。

峨边县大手笔的百里骑游道,准确的说,先锋村就就是第一站。百里骑游道并不简单的骑游小道而已,它综合了村镇建设、乡村文化、博物博览、村史民俗、景观廊道等基于旅游和新农村建设,是多功能、全景式的文旅示范区。

走出广场,我们往红色的骑游道去。骑游道是顺山势顺大渡河修建的,在先锋村村口有一个小广场作为骑游小憩之所。小广场上有半弧形的草顶小卖部,可为骑行者提供能量补充。广场地面是大石块镶嵌成的,花式不多,显得古朴实在。小卖部旁有两头牛的雕塑,是牛劲十足的斗牛图。我想,在如画的风景之中,表现春雨绵绵的春耕图,可能更贴近生活情致吧。如果把牛放在旁边的小树林里,觉得更像是牧童遥指杏花村,却又缺个牧童短笛。

骑游道起点有一处标志景观,用类似火山石的青石做了一个假山小品,高约四米多,宽约五米左右,石头呈灰色,如笋一样竖立着。上面用红色刻写了“打造全国最长水上奇道”,还有四个我彝族文字,应该就是彝文佳支依达(峨边)。令我好奇的是,为什么这个骑游道的标志上用的不是骑游的“骑”,而别出心裁的用了奇特的“奇”字。这个“奇”字里面包含了几个意思呢?是风景奇特,还是骑游道奇特呢?

先锋村的书记骆天军给我们介绍情况时说,2017年底,峨边投入2700余万元,实施先锋旅游景观打造一期工程,打造了激流勇进、烟波月上、峥嵘岁月、国色天香、红雨古渡等8个景点。听了骆书记的介绍,我开始有点明白骑游道用“奇”字的匠心了。

先锋村这段1点7公里的骑游道,有和村道并行的部分,用白色分界,红色为骑游道,本色为村道。行进一段,两种道便分开,村道入村,骑游道顺河边走。骑游道两边种植了花花草草和一些大小树木。水岸边比较多的是柳树,恰如其分的展现烟锁杨柳岸。靠山一面比较多的是紫薇,绰约于繁花绿草之间,很有怅然若失待良人夜归的诗意。

到小卖部广场,骑游道从内圈绕过,外面是一条过水栈道,一米五左右的宽度,在大渡河边的水上绕出五六米宽的水域,划一个弧,在水上成为观景台。我猜想,先锋村的烟波月上景观应该在此观赏为最佳吧。因为白天,能看见烟波江上,看不到月亮出来时,烟云月影共徘徊的景象,就只有猜猜而已。距观景台五六米处的岸边,有一大一小两个筒车,不少人叫水车。在四川,正确的叫法是筒车。它是利用水的冲力用竹筒打水灌田,或者推动碾房石磨碾米的。先锋村这里的水现在是不怎么流动的,无法冲击带动筒车转动,就做成景观,也是农耕文化的一种表达,供游人观赏。

(二)活力先锋

峨边百里骑游道,本身也只是一条健身路而已,但是,如果把大渡河两岸的风景和峨边历史文化结合起来,那就真的是一条非比寻常的“奇”道。这条骑游道的第一站“活力先锋”,绝对算得上骑游道里的“劳斯莱斯”。

首先,我们看看他们打造的“激流勇进”。这是在大渡河边上的创意,一块巨石上,用红色刻写了“激流勇进”几个大字,巨石前的河边上,是竹筏和四个奋力抢渡,激流勇进的船工雕塑。一人在前,脚蹬竹筏,右撑竿,他的竹竿不只是在撑竹筏,更重要的是他在用力管控竹筏的方向,就是通常所说的掌舵。这是划过竹筏掌过舵,才会刻画出来的细节。第二个人在他身后,左撑竿,他配合着前面掌舵人,一样在管控竹筏左行的角度,而他的力量主要还是落在前进方向的。再后的两个人,一左一右的撑竿,成为竹筏前进的主动力。四个人一条竹筏,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向前,这就是“激流勇进”的真实写照。大渡河的奔腾咆哮,大渡河的一泻千里,在他们面前,就是力争上游的向前进!活化历史,再现精神。

其次,我们再看看先锋村的重点景观“国色天香”。在一个不算太大的河边平地上,立着两个圆形的粮仓一样的囤子。草顶泥墙都是装饰出来的,还原一种原生态的本色。最大的一个囤的门楣上,有一块匾,上面写着“国色天香”四个大字。

囤里面,猛的一看真有点金碧辉煌的,灯光淡淡的金黄,水晶和玻璃展柜都很亮眼,一一反射着金辉。里面是牡丹花百花齐放的图像和以牡丹花为基料的粹取产品,琳琅满目。有牡丹花油,有牡丹花食品,有牡丹花康养系列。本身牡丹花就是国色天香了,红的、白的、紫的、淡粉的、紫红的、朵朵花开都灵气逼人,关键是还又被如此豪华的产品阵容陈列,香极而富贵,精彩而雅致,简直就是挑逗和诱惑。在如此深山老林,在如此骑游小道,添加此情此景,岂止是美不胜哉!

先锋村着力打造的另一个景点是“红雨古渡”,这就是典型的大渡河景观了。很多人不知道“红雨古渡”的来历,其实它是有传承和美丽故事的。

一艘小船,一蓑烟雨,轻波微浪,在水雾初起的早上,山水相映中,那该是多么绝妙的一幅画景。

我们坐上一艘木制小船,荡入河心,回望夹岸青山,却是眉黛小触,云霞共远天。

开船的船老大是个实心人,听我们说起船渡口,他插言说:“五渡五渡,人穷命苦。一遇桃花,船工就哭。”我知道,船老大一定是个有故事的人,便请他做些讲述。他说,他是听老人们说的,说是五渡镇先锋村有个桃花渡。桃花渡还有个传说。

这个传说是民间淘来的,并不一定真实。相传,住在高岭的山民,想要过河去峨眉求神拜佛,必须走桃花渡。桃花渡其实不是渡。一条陡峭的石梯路,盘折到大渡河水边,水边是一块天然大石。等船的人就在大石上或坐或站的等候船只。大渡河上是没有固定船只摆渡的,说是有个美丽的姑娘,用自家的船义务渡人,而且,只是在春季挑花水起的时候,她才会天天出现。一方面是春季大渡河的水比较温顺,容易渡河。另一方面是姑娘如花,只在春季生情。她义务渡人的最美好目的是要找她的如意郎君。她知道,只有船来过往,才会遇到她的心上人。不是有句“五百年修来同船渡”么?对此,姑娘深信不疑。

一春又一春,挑花开了又谢了。姑娘春春都在,桃花年年都开。可是,她的如意郎君一直没有出现。小姑娘变成了老姑娘,老姑娘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太婆。她撑不动船了,也渡不了人了。她就坐在大渡河边,一边梳理她的头发,一边流泪歌唱,直到山风接替她,洪水淹没她。后来,桃花渡经常会有人自发的免费渡人,本来是过河的人,送人过了河再回来接要过河的,一船又一船,一次又一次,生生不息的成了传说。有人问,老天为什么不开眼啊?怎么不给桃花姑娘一个如意郎君,给她幸福呢?更多的人无语回复。也许,生活本就是一种残缺的美吧。它不能太完美,总要留给人们想象空间和追求的未来吧!

故事传说原本虚无,但它增添了生活色彩和情趣,是一种美好愿景和希望。

所以,峨边在打造百里骑游道的时候,特别为桃花姑娘留下这样一个美丽动人的回忆,也给后来的人分享“五百年修来同船渡”。

如果说“激流勇进”表达一种精神,“红雨古渡”再现历史场景的话,那么,“国色天香”就是一种品位,因而,我们戏称之为百里骑游道的“劳斯莱斯”,应该是恰如其分的。

我们看得到,桃花又红了,古渡依旧。江枫渔火,依然是活力先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3

标签:先锋   大渡河   小卖部   竹筏   国色天香   牡丹花   乡愁   激流   电站   村里   百里   名义   景观   桃花   活力   姑娘   红色   广场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