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乡愁的名义(9)《走进原沙坪农场所在的“茗新村”》

走进原沙坪农场所在的“茗新村”

峨边的沙坪农场,我是去过几次的。一次是2001年,因为市住建局的朋友老周,他战友在沙坪工作,请他去玩耍。我很好奇,就想随老周一起去沙坪看看。在沙坪农场,我们呆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上午就往乐山赶路了,因为路上就需要大半天的时间。那一次,来去匆匆,到底沙坪农场在哪里,并不是很清楚,只知道是一个戒备森严的劳改农场,在峨边的一座大山里面。

据史料记载,1955年下半年,沙坪劳教所成立。四川省沙坪劳动教养管理所选择在这个杂草丛生、交通不便、消息闭塞的环境下建立,是有特殊原因的,其主要的原因就是自然隔离。

据原来的劳教所所长童立云回忆:“那个时候非常艰苦,老一辈劳教工作人员都是从带干粮、住帐篷、喝凉水过来的”。这个劳教所经历了50多年的岁月,共收容劳教人员70000多人次。严格来说,这个地方是有历史有故事的,也是当时历史背景下的一个特别产物。

我第二次去沙坪农场是2004年,是陪我们一个新分配到沙坪卫生院工作的侄儿和他父母一起去的。这一次基本上知道去沙坪农场的路径了。

第三次是2019年底,我应邀去大堡镇的集广村。我们从乐山出发到峨边县城,然后在彩虹桥头再花一百五十元包一个面包,说好用车时间是到下午五点。司机很年轻,看样子是个彝族小伙,不多言不多语的,就是抽烟很厉害,一支接一支的抽。他说他非常熟悉路况,只要我说得出的地名,他都能找到。我们的面包车从彩虹桥右拐,过加油站不远后,一个左后转上坡上山,走的是原来到大堡的老路,所以特别拐进了沙坪农场的地盘,峨边县城到沙坪农场只有十公里的路程,只需要半小时左右的时间。我们这次去沙坪农场,主要是看看2017年才新建立的茗新村。

(一)八县村的由来

峨边县茗新村位于海拔1300米的宋家山一带,就是1957年四川省建的沙坪劳教农场,对外也称沙坪茶场。

由于国家政策变化,沙坪劳改农场于2006年全部撤离,留下来的土地房舍很多,单单茶山就有上万亩。如何更好的利用这片土地和资源,四川省有关部门,多次会同乐山市及有关区县商议,最终确定一个主要方案。这就是从凉山八个人居条件比较差的区县,充分征求彝族人意见,由彝族村民自主移民到这里定居。

这个方案很快得到批准实施,凉山州的美姑、昭觉、布拖、甘洛、冕宁、雷波、喜德、越西八个县自主搬迁而来的彝族村民就达到了253户,人口总数有1200多人。他们住在沙坪茶场老旧的宿舍里,一些已经成了危房,存在安全隐患。新来的彝民家里200多个适龄儿童没有上学,连幼儿园都没有一个。这些移民过来的彝族人,大多数都看上沙坪茶场遗留下来的宿舍可以做住房才搬来的。而这些都是老旧住房,基本上都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砖混结构,红砖加瓦,年久失修,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由于自主迁移,来源多向,缺乏管理,在这里落地生根的彝族人,不少家庭都存在超生,有大量黑户人口。

  “这里的气候比我们老家好多啦!在老家我皮肤晒的黢黑,我现在皮肤都变好啰,现在政策好好哦!我好想年轻三十岁!”峨边彝族自治县新林镇茗新村村民马海吉乌,穿着极具大凉山风情的藏蓝色的查尔瓦,热情的告诉我说。她的老家在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2006年才搬来。

在沙坪农场,从各个区县陆续搬迁而来的村民,三家两户的,还有很多都是不认识不了解的。在长达近十年的时间里,这里处于三不管的真空地带,社会风气恶劣,生活环境很差,社会治安不稳定,一度成为谈村色变的“八县村”,是峨边治安的老大难之所。

为了不留管理空白,为了让搬迁过来的村民安居乐业,2014年峨边县在这里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开始了村两委的筹建工作。

2017年,峨边县正式挂牌成立建制村“茗新村”。这是茗新村值得纪年的一年,这是一个村民构成最复杂的移民新村,或者这还是中国村建制历史上最年轻的一个村吧。

村民吉达加加是移民中的老人,他介绍了他家搬来的原因,他说:“我今年64岁了,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新房子,很高兴。以前住在冕宁,听亲戚说这里有地、有房、有茶叶,我们就搬过来了”。

村民阿牛古机是第一批迁搬而来的,他完全见证了茗新村的这段历史。阿牛古机今年54岁。他说他的家在昭觉县色底乡色底村,那里山高路险,也就是被称为“悬崖村”的那个地方。2004年,他外出打工偶然得知沙坪茶场能自主迁过来,他就直接转道奔沙坪农场而来,看到这里比起家乡的条件好很多,不仅有现成的住房,还有茶山和耕地,可是个难得的走出大山悬崖的好机会。2005年,阿牛古机就带着全家搬迁过来,从茶场租了房子,又租了3亩地,30年的期限,才3000元。随后,他叔叔、兄弟、姐妹一家十余口都陆续搬过来了。

(二)今非昔比的茗新村

2017年茗新村正式成立,标志着沙坪劳教农场,沙坪茶场都成为了历史。

茗新村的村委会在半山腰,是一栋新建的两层办公楼。村书记叫鲁惹史提,是个精明的彝族人。他说他不是移民,他的老家在扬河村。他一直在木材厂打工,由于工作成效突出,被提拔为副厂长。2004年,县里和镇上动员他来这里,他服从了。于是,他也就成为了茗新村的村民,并在这里扎下根来。

村委会,也就是村党群服务中心,正面是一个几千平米的广场,广场中央的旗杆上一面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在大山深处、在万绿丛中这面红旗特别耀眼,特别的生机勃勃。站在村委会的广场上,登高望远,这是天然的观景台,天清气朗,我们依稀可以看到右边远方的峨眉山金顶,左边是老鹰嘴,而正前方是平顶高耸的大瓦山,砖转过来村委会背后还有大团岩。山下就是穿山越岭而来的大渡河,云雾缭绕之中,大渡河显得温,柔多姿,甚至有几分妩媚。

我2001和2004两次到过沙坪农场,那时候看山不是山,看景没有情,心里总感觉有点压抑。不知道是情景变了,还是心情变了,这里这次是真的有点美丽的感觉了。

凭借记忆,我们走进了原沙坪茶场大门,这里的两扇铁门已锈迹斑斑,院内长满了杂草,水泥路面也斑驳生绿苔了。原来的办公楼上“抓革命,促生产”“农业学大寨”的标语口号还依稀可见,只是人去楼空早已没有往日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热闹景象,原来的暗灰氛围还在。院内那一颗颗高大挺拔的松树、桐树还绿着,依然故我,侧身肃立。

我知道,峨边县是彝区、山区、深度贫困地区“三重叠加”,基础设施条件落后,内外交通欠账多,社会发育严重不足。村民的土坯房、竹笆房、木板房是贫困群众住房难的真实写照。加上峨边教育医疗资源的严重不足,各种陈规陋习、脏乱差长期困扰民众生活,使得产业发展举步维艰。部分二半山和高寒山区与世隔绝、偏僻闭塞,大凉山自发搬迁而来的多达3841人,进一步加重了峨边各地的贫困程度。脱贫攻坚,在峨边并不一件说说而已的表面工作,每桩每件都需要极大的坚持和努力,才能实现攻坚克难。

据了解,2017年,茗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66户总共824人,贫困户住的房子大多数是六七十年前的老旧宿舍,多数早已成了危房。为了消除村民们的居住安全隐患,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2019年3月,茗新村正式启动了集中区建设项目。集中区规划修建153栋新房,其中10户是本地彝族,143户是异地扶贫搬迁户,形成了很有规模的彝家新寨。

我顺着彝家新寨连户路径往村里走。居然全部陌生,新修的村民住房是别墅一样的单体小楼,黄色的墙体,红色的瓦,红色与黑色搭配的民族风情装饰,符合彝族红黄黑三原色的民族审美要求,并且给一片青绿带来一抹饱满的突出色彩,富足而光鲜。

我们走进村民沙玛阿玲的家,沙玛阿玲刚刚25岁,是前几年才从美姑县新迁来的。2016年和大她3岁的黑米曲杰结了婚,她在这里组建了自己的新家,她现在已是2个孩子的母亲了。她的新家大约有有150平米,客厅宽敞,一应家电都齐全,看样子过得很幸福的。听她介绍,为了养殖的方便,他们还租用原来沙坪农场的办公房,还在楼房右侧的空地上修建了养殖场。她养着4头大猪4头小猪,还养了4头牛。她说今年的猪肉价格高,黑猪肉能卖到30元一斤,白猪肉卖20元一斤,每头牛还可以卖七八千元。我默然掐指一算,他们养殖的这些猪牛,一年可卖到三四万元呢。如果不再算其它收入的话,她家人均年收入已经在一万元以上,这在峨边高山的彝族村寨有点可以哦。

新迁来一千多人,男女老少都有,不办学校看来是不行的。村书记鲁惹史提把村里的情况写成专题报告,呈送县委县政府。他说,不能让住了新家有了好生活的彝族没有文化,要想一步跨千年,教育必须先行。他的报告得到高度重视,县里拨专款派专人落实新建学校的事情。

在彝家新寨不远处,一个施工工地的塔吊正在忙碌的施工。那就是县里投资修建的新学校,主楼四层高,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可容纳500名学生。同时,还配套建设了现代化的操场,操场占地大约10000平方米。在村委会广场左侧,已修建好了一所式样美观的幼儿园,瓷砖地面,落地式的玻璃门窗,红色的屋顶,彩色的墙壁,室内铺着五彩的塑胶垫,里面摆满了各种玩具。如今村里有幼儿园有小学了,孩子们都能适龄入学读书,朗朗书声是这深山密林最动听的希望之声。

除了尽可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外,县委县政府还启动了移风易俗活动,从生活习惯和一些长年累积的陈规陋习入手,治根治本,让彝族真正一步跨千年。

说起移风易俗,我想起村书记鲁惹史提讲过的他们村的一个真实故事。

他们村有个40多岁的村民,是从甘洛县搬迁过来的彝族人。他很多年都没有洗过澡,只要他路过,远远的就能闻到他身上的一股难闻的气味。村干部几次三番到他家去动员他洗个澡,给他讲长期不洗澡不仅对身体不好,而且对你的家人孩子的身体健康也有影响。如果身上的气味很难闻,其他人都躲着你,不方便与人相处。现在政府号召彝族改变陈规陋习,生活上做到五洗。可他每次总是嘿嘿一笑,以各种理由来搪塞,他就是不洗澡。这件事被乡亲们看在眼里,有人打赌如果让这个村民洗了澡,他们就请鲁惹史提书记喝酒。

那是一个艳阳高照的中午,鲁惹史提约了二位村委会的成员到了这位男村民家中,在院子里放个大盆,盆里装满了热水,让这村民过来摸水温。然后,鲁惹史提他们三个人一边开玩笑一边按着帮他脱了衣服,把这位村民按到水里帮他洗了个澡。等洗完澡,盆里的水全变成了黑水。洗完澡后,这村民一下子变白了,他自己也感到身上清爽了,嘿嘿一笑,说“洗个澡,还真舒服”。从此,他们全家人也开始养成自觉洗澡的好习惯。

当然,打赌的村民没有食言,请村干部一起喝了顿酒,他们觉得输得开心,输得很有价值。后来,有人把当时用手机拍的洗澡照片发到网上,还引来一阵热议。说是这年头还有强迫洗澡的事情?简直难以置信,可它却非常真实。这故事告诉我们,峨边彝族的攻坚克难,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想象,还证实了彝族一步跨千年多么的来之不易。

今非昔比的茗新村,彝家新寨是一景,茗新村人的精神状态是一景,沙坪茶场原来的茶山也是一景,而如今成片的金银花,也成了茗新村的一幅美丽风景。

我们转过几道山梁,路的左是高低错落的梯田,梯田里是开满黄色花朵的藤状的树,一米多高的树枝依附在竹子搭起的支架上,这就是茗新村的金银花地。金银花地里有几十名穿着彝族服装的妇女和孩子在采收金银花。他们每人身上背着一个小竹篓,采摘含苞待放的金银花蕾。在这忙碌的人群里,一个戴着米色太阳帽,穿着白色裙子,橘黄色格子上衣的小女孩。小女孩见我们朝她走,她还有些害羞,脸红红的低着头采金银花,不搭理我们。我们问同在地里采摘的阿尔美石古,她告诉我们,小姑娘是她的女儿叫美姑,今年7岁了,小上学一年级。她还有两个哥哥。她指着旁边大一点的男孩说,这是红珠今年15岁,上初一了,小一点的男孩叫小春,今年9岁了,上三年级,他们一家6口人住在茗新村一组,有150多平米的新房子。三个孩子利用星期天一起摘金银花,摘一斤8元钱。看看他们的小竹篓,妈妈阿尔美石古采得最多,大概有三四斤,妹妹的最少也有二斤多,他们加在一起也有十多斤,他们二个多小时就能挣100多元了。一天下来,他们收入三四百元是很轻松的。这比过去在地里种玉米种土豆,辛辛苦苦干一年,一亩地也挣不到100块要强很多了。

人勤春来早,人勤田地生金。自然的美,往往都蕴含在这样最平常最真实的生活场景当中。我们常说,乡村旅游是去没有去过的地方,看没有看过的风景,听没有听过的故事,吃没有吃过的美食。

茗新村就是这样的典型,值得深度一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沙坪   大渡河   新村   农场   彝族   昭觉县   陈规陋习   劳教所   茶场   县里   乡愁   县政府   村委会   村民   老家   名义   移民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