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乡愁的名义(16)《星星村亲历记》

星星村亲历记

哇塞!

从来没有听说过,一个村有三环路,还有博士工作站,并且这还是在地势偏远的峨边彝族自治县。对如此夸张的传说,我是不信的。

为证实事情的真伪,朋友拉我起了个大早。早上六点就出发,寒冬的早上六点,那是需要挣扎才起得来的。四周黑洞洞的,一栋栋高楼夹持着黑色,冷峻的矗立着,偶尔漏出一点点温暖的灯光。

我上了车,依然有睡意,迷迷糊糊的,只感觉车在动,周遭的路灯一晃而过,拉成灯流如烟如梦。

我们到星星村的时候,天已经亮了。

一、 我从星星村来

  故土难离,乡情难舍,人生、总有一味。星星村脱贫攻坚第一书记谢俊杰总爱对别人说,我从星星村来。

其实,星星村不是他的故土,,他是乐山地方电力支持脱贫攻坚下派的干部,家在美丽的峨眉山市。

他年龄不大,不知是扎根农村成了星星村村民的原因,还是劳累过度,他却显得很老成,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很多。以致于有次他陪爱人到商场购物,被售货员误认为是他爱人的父亲。当时,售货员大声喊他,“老同志,快过来给你女儿结账。”谢俊杰立马石化在原地,尴尬万分。还是他爱人解的围,她小声对售货员说:“不好意思,他是我爱人”。售货员随即石化,一脸通红。

这段小插曲是星星村不为人知的故事,但却是为星星村这些年突飞猛进发展的星星村人的缩影。根植于大地,必将叶茂根深。

所以,在我看来星星村是一个有精彩故事的乡村。

  峨边县的星星村,山高不临水,有触手可及的云。以前,星星村是贫困村,谈不上风景,也谈不上美丽。只有一座座山巍峨而高大,青峰穿云。山路像一条麻绳做的裤腰带,软软的曲曲弯弯的从山上挂下来,如果没点吃苦耐劳的精神,看看都会腿脚发软。

  站在星星村的土地上,遥望着无数远远近近的山脉,拥抱着四周大小的村庄,注视着远山绵延起伏的峰峦。但走近它有一种无比的亲近,只要你用心去体读它,你便能所理解它的胸怀。

  它有一种无比宽大的胸怀,它更有一种人世沧桑的质朴感。对于峨边人来讲,大山是无言的老人,它不会说话,但却孕育着山里的人们。它没有眼睛,却见证了一辈又一辈的人,满山青葱满山故事。

  蜿蜒曲折的小路,荒草丛生的老烧房,印记了茶马古道遥远的岁月,斗折的梭登岩充满着古老的而神秘的气息,据传说,梭登岩下最早有一个炼铜的厂,好像峨眉山上的铜像就是这个厂制作的。当年,这个地方远近闻名,一时间车水马龙,南来北往的商贾云集,加上旁边就是茶马古道,背夫往来穿梭,一片繁盛景象。至今尚存的段烧房和魏店子,就是实际明证。古老而又生动的这种气息,总能带给人无比的怀旧感。

可惜的是,梭登岩曾在一夜之间垮塌下来。铜厂被全部覆盖在很深的地下,不知道当时的工人是不是都没有上工而脱离危险。梭登岩就那样陡峭的壁立着,无声无息的存在着。从此,星星村乃至整个龙凤场(今新场乡)都瞬间萧条。

  梭登岩,有太久远的故事,在岁月的长河里,发生在它周围的,发生在它身上的,或许至今,早已无人会记得!或许,很少人还记得这座大山所经历的磨难,所作出的贡献。

  星星村还有一个特别的山崖,是三座山的山头交汇对接的地方。黄昏的时候,站在山头,对着山谷大喊三声,很快就会雾雨纷纷。当地的人们就说,这是龙王三太子疗伤的地方,因为三太子爱上一个美女,并且为这个美女他被龙王痛打了一顿,三太子只有躲进这深山来疗伤。为感恩山里人的收留和朴实,只要有点人站在山头上有求于他,他就会报以细雨绵绵。

故事归故事,传说是传说。不管怎么说,我们得看看星星村的三环路究竟长什么样子。

从新场乡过桥,然后上山,在弯弯曲曲陡峭的山路上走半小时左右,就到了星星村。它的一环路是一条四米左右的水泥路,路边每隔一段距离有假山,有花园,有小憇之所,围绕着村民住宅而成。其主要功能就是方便村民生产生活起居,是村里面的主干道,也是连接外面的主道。

星星村的二环路,比一环路略略窄一点点,也是水泥硬化的。它围绕着星星村主要的平地,也就是山村少有的能种植作物的地坪。其主要功能是运送农资和农产品,是为了解决农产品最后一公里运输难的实际需求的。星星村的村民说,这就是一条致富之路。

星星村的三环路,和二环差不多,它是连接星星村主要观光景点的。其功能就是方便来人来客观光,说得直白一点还有招商引资的意图在内。老谢说,你让人家来投资,结果路不通,看都看不到,人家怎么想?人家怎么可能投资呢?

老谢的话很质朴,却非常有道理。我们不得不佩服星星村谋求大发展的底气和魄力,不得不佩服星星村人的远见和胸怀。老谢能够称自己从星星村来,绝对是爱上了这块土地和这里的人们。

二、蝶舞萤飞的星星村

有了三环路,更是有了老谢他们那样的情怀,投资的来了,营销的来了,乐山师院有着“爬沙虫第一人、萤火虫产业化第一人”之称的曹教授来了,峨眉山市非遗传承人“蝴蝶夫人”袁秀萍来了。

袁秀萍带来了蝴蝶卵、蛹和种蝶,选定5家示范户,由公司培训养殖技术并签订回收协议,最终在村里养了5个棚的枯叶蝶、碧凤蝶和柑橘凤蝶。

  经过反复多次尝试,全村养殖蝴蝶的农户增加到9户,养殖大棚增加到9个。经培训,农户还学会制作蝴蝶标本和蝶翅画。在村委会的展厅里,我们看到了村民们制作的标本和蝶翅画作品。

  白天看蝴蝶,晚上呢?在蝴蝶养殖带动下,村里又引进乐山师范学院曹成全的专业技术团队,并且把四川省昆虫学学会的博士工作站也落地在星星村里。他们组织成立蝶舞萤飞昆虫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萤火虫等昆虫,规划建设蝴蝶观光园、萤火虫露营基地,星星村的蝶舞萤飞成为山区的“浪漫产业”。

一场令人惊讶的文旅大戏就此上演。去星星村看蝴蝶、看萤火虫翩翩起舞,吃蚂蚱蛋挞、蜂蛹饺子,和长寿老人一起生活,成为游客的美好向往。

在村委会旁边的空场地上,村民正在放飞蝴蝶,一只只鲜活的枯叶蝶,如凌霄仙子扑闪着色彩艳丽的翅膀,翩翩起舞,环绕着我们。偶尔还有一两只胆大的停在你的手上头上,如枯叶一般,或在和你第一次亲密接触,或在和你嘻戏。也有调皮或逃逸的蝴蝶,快速的飞出圈子,到菜地与花为伴,蝶舞花间。绿的菜、红的花、花的蝶,恰好是最美丽的儿时记忆构图,我们都拿出手机拍拍拍,想留下几分美好几分快乐,分享给亲朋好友。

热情好客的村民给我们端来星星村的老鹰茶、还拿出核桃花、刺梨果、崖蜜、彝乡酒请我们品尝。清风徐来,坐看云起,有蝶舞萤飞,品美味佳肴,人生此等逍遥自在,夫复何求?沉默了流金岁月,打开了童年时光。

我们知道,你看的见的岁月,可能清晰可见,或是山峰起伏的远山,或是远山那边远山,你看不见的,还有纷繁多彩的大千世界。

  现在,老谢已经回到电力公司开始了他原来的正常工作,而他心心念念的还是星星村。他说,从我背起行囊,从我踏出星星村的门槛,朝着它目送的大千世界走去,我常常在繁华的城市里,聆听从星星村的每一个消息,常常在日出日落的时候,细读它从蓝天中给我捎来的清新和回忆。

  时至今日,在每一次跋山涉水中回到它温情的怀抱时,我依然在下车的那一刹那,就远远看得见它深情的眼神。故土难离,绝不是一种说辞,它是一种感觉一种缘分。万千情丝,在内心漂泊的日子,一直都会静待它的召唤。

  青山听风雨,微信连城乡。这一村又一村,生活在大山乡村的人们,我们许多人从这里走来,又从这里走出去,在来来往往的人生路上,它一直都在其中。

  夜已深,容我新词铸句,简语书章,捕捉一番对于星星村别有的情感。风霜雪雨,厚重的年月,美丽乡村永不褪色,不管何年何月,乡村依然是我们心里和岁月中最美的那道风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峨眉山市   故土难离   乐山   星星   环路   乡愁   售货员   枯叶   萤火虫   山头   村里   村民   名义   乡村   蝴蝶   岁月   故事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