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化工友们大聚会

文/林艾


前化工友们大聚会

那还是四年前一个夏日,我在集宁新区遇到了原察右前旗化肥厂的老厂长李海旺。他说过几天化肥厂工友们聚会你能参加吗?有些老同事三四十年没见面了,岂有不见之理!2017年7月18日上午,一百六十多名前化退休人员在原盟宾馆欢聚一堂。望着一张张熟悉又陌生的脸,真是百感交集。大家相互询问对方的姓名,努力寻找着青春时代的痕迹,回忆着当年工友们的音容画貌。

前化工友们大聚会

四十五年前的今天,原察右前旗化肥厂的姑娘、小伙子们乘坐火车、汽车汇集在了察右前旗土镇,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建厂工作。当时的化肥厂刚刚筹建,只有部分厂房、宿舍等基础设施,其他一切都要靠自己的双手创造。锅炉等机器设备由火车拉运到土贵乌拉火车站,大家齐心协力地运回工厂。十几台三四十吨重的锅炉,人们在锅炉下边垫上滚杠,从火车站一步一步地挪回厂区。车站至化肥厂大约三四公里,卫生材料厂到厂区还是四五百米长的土路,工人们乘坐汽车到山上捡石头,手搬怀抱一块块地铺好,修建了一条柏油路,为的是将各种设备顺利运回厂房。

前化工友们大聚会

厂区的高音喇叭不停地播放着振奋人心的革命歌曲,鼓舞人们发扬战天斗地的革命精神,为早日建成化肥厂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工人们大多都是十七八岁的姑娘小伙子,他们经历了上山下乡的磨砺,如今穿上工作服感觉真好。女工们身着工服、头戴工帽站在机床前留下了靓丽的倩影 。化肥厂的小伙子、姑娘们行走在街上,成为了土镇街道上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前化工友们大聚会

周立群、刘忠诚、李海旺、石六九、任凯等工人正值风华正茂,他们一心扑在工作中,不怕脏不怕累,那里艰苦冲向那里。可以说没有穿过一件干净的衣服,全凭真材实干走上了领导岗位。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是中国人口年龄结构最年轻的时代,走到哪儿都是生龙活虎的年轻人。不像现在街上转悠的是老年人;公园跳舞的是老年人;出门旅游的也是老年人。据专家们论断,2035年全国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占三分之一,这就更让我们怀念那个朝气蓬勃的社会。

目前,冠状病毒还在全球蔓延,一条条鲜活生命的消失,让人实属无奈伤感。

前化工友们大聚会

这也让我联想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前化发生的一次恶性突发事件。工人谢xx只因为一些琐事想不开,便撬开了厂部的弹药库,盗取枪支进行报复行动。先后打死了厂长、车间主任,还有抢救伤员的田大夫。这些人刚刚四十出头,就永远离开了世界。他们似乎比“病毒感染者”更为不幸,“感染者”起码还受到各级政府的关怀,享受过抢救、治疗等措施。可枪击事件的遇难者们刚从生产第一线回家,还没顾上喝一口水,吃一口饭便倒在了枪口下,像田大夫舍生忘死抢救伤员而献身,更值得我们尊重。一个人能够平平安安活到老实属不易,在“7.18”联谊会上,大家深切缅怀这些为共和国的化肥事业而献身的领导和同志们。

前化工友们大聚会

刚建厂初期我被分配到了厂部的供销科,具体工作是与其他工友们一块儿从火车站往汽车上装煤,那时也没觉得多脏多累。经历了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能够成为挣工资的一员,高兴还顾不过来呢?装卸煤炭虽然与农村锄割没多大区别,但心情好多了。后来我们又随厂部的大货车去集宁、呼市等地拉运机器、钢材、水泥等设备材料。那时全是人工装卸,没人偷懒和吊儿郎当。墙上挂几张劳动模范、五好工人的奖状,真是莫大的荣誉。人们一心一意为建设社会主义贡献着自己的点点滴滴。

前化工友们大聚会

曾记得农村来的合同工赵大胡子(名字忘记了),他熟通机器设备的装卸。经他手捆扎、摆放、包装的物品万无一失。他总像给自已干活儿一样兢兢业业,此人不到五十岁就离开了人世,英年早逝的还有部分因公或因病死亡的工友们,他们为共和国的化工事业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当时国家还没有改革开放,粮食产量很低,全国各地陆续建立的一批中小型化肥厂,对农业增产丰收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前化工友们大聚会

后来厂部新进了六七台解放牌大货车,厂领导便让我们装卸队的年轻小伙子学习开车,经过老师傅的精心指教,我们顺利的拿到了驾驶执照。那个年代少有娱乐活动,每年都要举行集宁、乌海、包头、大同、张家口、呼市、银川等城市传统篮球赛。厂部组织车辆拉上不当班的工人前去集宁观看。那个年代交通法规还没有货车不准载人的规定,要是现在一百分都不够扣的。我们还拉着职工们去大同口泉的“万人坑”接受阶级教育,那个时候还没听说过旅游这个名词,就连近在咫尺的云冈都没进过。

当时工厂比行政单位待遇高,能够享受煤炭、大米、白面等待遇。像财务科的王树森、话务室的王连弟等人分别由银行和邮电局调入。化肥厂真是人才济济,篮球队名列全旗比赛前茅,文艺汇演独占鳌头。厂区更是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外埠省市都要前来购买化肥。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是察右前旗化肥厂最辉煌的时期。

前化工友们大聚会

化肥厂投产不久,我们便去阿拉善左旗拉运原料煤炭,就是把贺兰山的煤运送到乌吉线(乌达——吉兰泰)的本井车站,再装上火车匹运回当地的化肥厂。车队的小伙子们一年四季吃住在贺兰山边缘生产建设兵团遗留的几栋砖瓦房内,每天开车行驶在拉煤的重复路线上,生活单调、乏味,没有任何文化娱乐活动。每当厂部带着几部电影片去大漠戈壁慰问时,人们早早洗漱完毕,坐在露天场地,享受着一天最为幸福的时光。

每当过了春节车队便要前往阿拉善,走时就像部队长途行军或者搬家一样的繁琐。从厂部到阿拉善上千公里的路程,要带足所需的汽油,因为计划经济沿途没有加油站。还要带上粮食、油类等物品,因为异地不供应外来人口的粮食。有一年过了正月十五,车队还没有出发,七八辆解放车换轮胎弓子板的,焊水箱的,还有离不开老婆孩子的,磨磨蹭蹭不知何时才能出发。眼看着厂部的原料不多了,老厂长孙世义发怒了,今天就是住到集宁也把这些车给我开出厂区。人们再也扛不住了,黄昏时分出发,集宁便成了下榻的第一站。

前化工友们大聚会

那时黄河上没有几座大桥,从乌海到阿拉善靠摆渡过河,就是把大货车开上大木船,小机船拖曳着大木船驶向对岸。有时候因为凌汛等原因渡口停运,还得绕道鄂尔多斯到银川南边过大桥,才能到达目的地。就这样春夏秋冬度过了五个年头,一直到内蒙古煤炭转运站接手拉运事宜以后,才告别了大漠无垠的地方。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实在让人难以忘怀。

前化工友们大聚会

在“7.18”联谊会上,部分老领导和老同志们纷纷上台发表感言,有些人还做了精心的准备,原化肥厂工程师王全贵写了三页稿纸,他从化肥生产工艺流程到操作规程一一回顾,讲了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我们随着他的话语仿佛又回到了四十年前,每一件事情就像刚刚发生过的清晰。还有两个定居香港和加拿大的工友发回了手机信息,表示了不能参加工友联谊的遗憾。从上海、太原等地的返回的老工友们与大家频频举杯,共同祝愿合家欢乐,身体健康。

岁月无情,回首往事,想当年我们风华正茂,浑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力气。如今退休回家,就像旧机器般的惨不忍睹。也像部分老工友们现场发表感言一样,人老了收入高低不是唯一,身体才是第一本钱。我们比起父母那一辈不知要强多少倍,他们出生在贫穷战乱年月,拉扯的儿女又多,没等享福就远离了世界。我们年青时代受过一些苦,随着改革开放的硕果,住楼房,私家车,国内外旅游。可以说我们是最为幸福的一代人。老工友们多保重,好好享受国泰民安带来的福利,就像一首歌中唱到的,我真的再想多活五百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集宁   阿拉善   乌海   上个世纪   大漠   银川   前旗   厂部   工友   化肥厂   厂区   厂长   老年人   煤炭   工人   化工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