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行之七:杨老屋

历史与现实,在此处,无缝衔接。

据说,此处的老房为清初所建,已经经历了三百余年的历史洗礼,堂屋的墙壁仍然巍然屹立。堂屋右侧的残垣断壁正向我们诉说着风雨如晦的岁月。

此处,是我家的远房,名曰:杨老屋。据初步考证,大清朝,并未有中举的先人。尽管杨老屋书香四溢,但是,先人多以农耕为主。到了民国时期,堂屋右侧的一房终于在读书后发迹,大伯在金陵大学深造,随国民党迁至宝岛台湾之前,已官至省府某厅主要负责人;二伯,在我的印象中,走得早了些;三伯,曾被错划为“右派”,一生勤勉,恪尽职守,在县里粮食系统工作,口碑不是一般地好;四伯,安徽老报人,退休前为某报的总编辑。我们这一代,在祖训中成长,所有的堂兄、堂姐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我们杨家人,历来低调,精忠,甚至愚忠,无怨无悔。就拿上面提到的三伯,即使被错划为“右派”,从未有过半句抱怨。

什么叫满门忠烈?如果你走到此处,历史和现实,都会告诉你。

故乡行之七:杨老屋


故乡行之七:杨老屋


故乡行之七:杨老屋


故乡行之七:杨老屋


故乡行之七:杨老屋


故乡行之七:杨老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风雨如晦   金陵   愚忠   恪尽职守   残垣断壁   报人   省府   都会   满门   堂兄   堂屋   右派   先人   故乡   现实   旅游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