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鸡零狗碎


故乡的鸡零狗碎

故乡的鸡零狗碎

——地名里的历史文化点滴

北辛

淡茶寡酒斋主

酒聚聊天,不知怎么,朋友说:“你们临猗,是犹太人的散居地,街上乡下,经常可见高鼻深目、满面胡须的汉子。 ”一语惊醒梦中人,让我想起了高中时的一个同学,高鼻卷发,一脸的连鬓胡,似电影里的特务,同学见面,不称其名,直呼老特(方言读tei),或者就是从开封走来的犹太人后裔吧。

话得从北宋初年说起,公元10世纪末的一天,一个一百多人的犹太社团,从布哈拉取道丝绸之路,经过千山万水,进入了中原,来到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开封。大宋皇帝热情地欢迎他们的到来:“归我中夏,遵守祖风,留遗汴梁。”官府允许他们和汉族一样,具有居住、迁徙、谋业、就学、置买土地的自由,可以保持自己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使这批流浪他乡的犹太人感受到:汴梁就是他们的“东方圣城”! 从此,他们在开封繁衍生息。起先,这批犹太人用希伯来文化维持本民族的独立性,说希伯来语,起名用希伯来文,长年念诵《摩西五经》,并在开封的闹市区建起了一座壮丽恢宏的“一赐乐业(以色列音译)教清真寺”,人数也由刚来汴时的七姓八家,发展至73姓500余家,被汉人称作蓝帽回回。为了适应生存的环境,这些犹太人纷纷改取汉族姓氏:“示巴”改为“石”,“亚当”改为“艾”,“列维”改为“李”(巧的是,我那位同学,姓李)……因为战乱,也因为黄河决口泛滥成灾,给古城开封屡次带来灭顶之灾, 幸存的犹太人迁移至全国50多个市县,其中在山西,有两个地方,一个是太原,另一个就是临猗。我那个同学的祖上,就是在一次战乱或者一次水患之后,流落到了临猗。虽然他们顺应环境,很快与当地居民结合,如一滴水藏进茫茫大海,但基因还在血脉里流传,时不时有迥异于汉人的体貌特征突显:高鼻深目,满脸胡子,一头卷发(老Tei,以为然否?)……

开封一族的犹太人已广为世知,但他们不是最早到达中国的犹太人。在此之前,公元70——135年之间,罗马军队占领了以色列后,焚毁了耶路撒冷,杀害了百万犹太人,幸存的以色列人开始分散天下,走向世界各地寻找着新的家园。这期间,有一支一万余人的希伯莱人的队伍,手捧着《旧约全书》,按着上帝的指引,向着东方,长途跋涉,历尽艰辛,最后从西域进入了中原,这一族,就是五胡乱华之一的羯胡,到石勒时,以山西、河北为中心建国,是为后赵。后赵大将冉闵发布了让汉人崛起反抗的杀胡令,羯胡或者向西路跑,这是其先祖来时的路,或者躲到北辛庄、北辛安、石辛庄、辛庄、赵辛庄等有这样名字的村镇,因为羯胡生聚的地方,叫北辛。 在中国历史上,羯胡人三次大规模的流散到各地,也将北辛这一地名带到了各个地方,故有“遍地北辛庄”的说法。北辛或者北辛安,是羯胡的老话,“北”不是东南西北的北,而是来源于古希伯来语的“Bethel”,是圣经中记载的一处圣地,在以色列耶路撒冷城北一通灵上帝神迹的古镇就叫北辛,另一处圣地叫北辛安,这就是我国辛庄的源头 。

我就读的高中所在地临晋镇北边的峨嵋岭上,有个村子叫北辛。据《临猗县地名志》说:“元末明初,该村原处于现村南2里之处,本名水南村,由于地势低洼,屡遭水患,明中期大水后,移住道场村西之铁佛寺附近。清初始建成新村,因处于临晋之北,故名北新村,后演变为北辛。 为北辛乡、北辛行政村驻地。”缪矣,不是什么“北新”演变为“北辛”,而是人家压根儿就是北辛!这里深藏着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不经意时,这个族群的日常用语会泄露一点秘密,比如说,客人,北辛人会说“且人”,这和东北的“来且了”一样,都属犹太语系。唉,地名故事,那些历史,那些乡愁,还隐藏着哪些不为我们所知的秘密呢?

故乡的鸡零狗碎

故乡的鸡零狗碎

故乡的鸡零狗碎

故乡的鸡零狗碎

故乡的鸡零狗碎

故乡的鸡零狗碎

故乡的鸡零狗碎

故乡的鸡零狗碎

故乡的鸡零狗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临猗   汴梁   希伯来   耶路撒冷   汉族   犹太   后赵   圣地   以色列   鸡零狗碎   水患   中原   汉人   犹太人   地名   故乡   同学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