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鸡零狗碎


故乡的鸡零狗碎

——地名里的历史文化点滴

西文学

淡茶寡酒斋主

我们运城有两个柳河东。一个是今人山西儒学会的会长,姓柳,自号柳河东。另一个是唐人柳宗元,世称柳河东。从我们新城庄南行三十余里,有几个村子,分别叫东文学、西文学、南文学、北文学,是由一个村子衍生成的四个村子,代代相传是柳宗元故里。因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后人以文学为村名,有纪念先祖文学成就的意思在里面。至今,在西文学,还有一块“宗元第”门匾,保存完好。

柳氏世居河东,这个世,得从战国末期说起。鲁亡后,柳下惠的后裔在楚为官,秦灭楚后,柳氏一脉便辗转来到河东定居,与薛姓、裴姓并为河东三著姓。特别是入唐后,柳家与李氏皇族关系密切,只高宗一朝,柳家同时居官尚书省的就达22人之多。也正因为如此,武周时柳氏屡受打击排挤,柳宗元曾祖父官至中书令,因得罪武则天而死。到柳宗元出生前,门第已不再显赫,尽管这样,其父亲仍与范阳卢氏结亲。范阳卢氏,史家有四海大姓崔、卢、王、谢之说:“望出范阳,北州冠族”。柳宗元启蒙,就由母亲亲授。

柳宗元少年成才,21岁就进士及第,很快成为王叔文革新派的重要人物。可惜,永贞革新失败,改革派核心人物被逐出朝廷,贬放偏远,“二王八司马”中王丕显病死,王叔文全家被杀,身为改革派第三号人物的柳宗元,不仅自己时时面临性命之忧,而且时时有灭绝九族之祸。那个时候,同宗同祖的河东柳氏一脉为躲祸四处迁徙,河东柳氏,自此不振几百年。现在的几个文学村柳姓村民,或者只是那时柳氏旁系的后裔。

柳宗元后裔,三世不名,河东柳氏,似乎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明清以降,王屋山下,沁水河畔的西文兴村,江北柳氏在沉寂了500多年之后,如春风拂来,舒展开万千枝条:明清两代柳氏家族有文、武状元各一人,举人六人,学而优则仕,学不仕则商,在太行深处,代代相承,修起了一进十三院的文人府邸。2012年12月,西文兴村以柳氏明清民居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西文兴村现有50多户人家、200余口人,村民多为柳姓,仍存有“河东世泽 ”及“司马第”两块门匾。这支柳氏,传是柳宗元后人避难,由长安万年返回河东祖地后,不断迁徙,元时迁至翼城,明代初年在太行深处的西文兴村隐居下来。避祸是真,柳氏后人是真,但强要说是柳宗元直系后裔,存疑,这和浙江青田、江苏江阴戴君桥柳宗元后裔一样,柳则柳矣,嫡信嫡乎?

“五谷为生,耒读为本,忠恕廉洁,忧国忧民,弃府始徙,盛名勿扬……成名勿宣门庭,得志勿忘饥民”,这是《河东柳氏族谱序》的家训。似乎只有柳宗元身后世居河东的柳姓后人秉承了这一训诲——盛名勿扬。我们新城庄村西南二里许的张仙村,多柳姓,小时候就想,这些柳姓多少应和柳宗元有点关系,这样的话,乡村风起,杨柳依依,每根枝条都有柳宗元雅韵流风。更况还有村子,名字就叫文学!

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生前的政治遭遇与死后的寂寞,不就这首诗么?!

故乡的鸡零狗碎

故乡的鸡零狗碎

故乡的鸡零狗碎

故乡的鸡零狗碎

故乡的鸡零狗碎

故乡的鸡零狗碎

故乡的鸡零狗碎

故乡的鸡零狗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翼城   卢氏   柳河   西文   太行   门匾   河东   司马   改革派   鸡零狗碎   枝条   后裔   明清   村子   后人   故乡   旅游   文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