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行之五:扫墓祭奠

这场雨,已经下了三天,天气预报云,三天后,才能放晴。这就是著名的江南的雨,淋淋漓漓,不知疲倦,空气湿漉漉的,似乎也是沉甸甸的。雨纤纤的,风细细的,万家杨柳沉醉在这青烟幔帐里。

故乡的这场春雨似乎不是雨,是酒。这缠绵悱恻的细雨一来,彷佛世间一切都被熏醉了。我们这些读书人,最大的缺点就是,不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能寻出一丝浪漫或者愁苦。如果你来我的故乡皖西南,和春雨来一场约会,在雨中徜徉,那千年的婉约,万年的柔情会一定会涌上你的心头。只是这雨下得太多太长,不免会生出一丝淡淡的愁气和忧伤。

今日份的日程,扫墓祭奠。想来甚是愧对列祖列宗。自从十三岁背井离乡,流浪远方,清明扫墓祭奠,我都是缺席的。据先民讲,清明扫墓不必等到清明节,可以提前。至于清明上坟可以提前几天为好,过去有民谚“早清明,晚十一”,清明祭奠先人越早越好,可以在清明前一周、甚至两周都可以进行。所以,今天,扫墓祭奠正当时。

恰好,昨天,把83岁的小姑接回家,早餐后我便扶着小姑上车。母亲说:“这么大的雨,怎么上坟呢?”“没事,不惧风雨,祖宗护佑。”我说。说来也真是有几分灵异,当我们到达爷爷奶奶坟墓时,雨突然停了。爷爷奶奶和父亲葬在一排,其间还有家族其他长辈。我在爷爷奶奶和父亲墓前,将纸钱焚化,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燃放鞭炮,最后叩头行礼。小姑在爷爷奶奶坟前长跪不起。小姑说,这是爷爷奶奶去世后,第一次到爷爷奶奶坟前扫墓叩头,七十多年的头一回啊!姨奶奶和表姑父的坟紧邻父亲的坟墓,我如法炮制,烧香、燃鞭、磕头。

爷爷、奶奶、父亲、姨奶奶和表姑父,祭奠完毕。我们又移步到大婶、大伯和三叔坟前,仍然是烧香、燃鞭、磕头。大伯当然是小姑的大哥,小姑给大伯磕头时,口中念念有词,只是我不忍问她到底和她的大哥说了什么。

祭奠完毕,上车,正欲打道回府,突然间,豆大的雨点打得车窗玻璃“哗哗”作响。你说神奇不神奇?

坐在车上,听着车窗外的风声和雨声,我想起了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中的诗句“听风听雨过清明”,自是应景佳作。

黄庭坚《清明》有云: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其实,桃李未笑,愁字确确实实真真切切。扫墓回来后,小姑的心情显得颇为沉重。我只得宽慰小姑:“姑,您的哥哥和弟弟他们兄弟四个说不定正在看着我们呢!他们在另外的一个地方也可以把酒言欢,对酒当歌。我们活着的人,生容易,活着不容易,所以,我们更要活好。您是我们父亲兄弟姊妹中,唯一活着的,您不仅要活好,还要活老。您一定要答应我。”小姑淡淡一笑,笑得好没把握,叫我真是心痛啊!

故乡行之五:扫墓祭奠


故乡行之五:扫墓祭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黄庭坚   表姑   故乡   幔帐   春雨   彷佛   荒冢   小姑   大伯   桃李   坟墓   清明   奶奶   大哥   父亲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