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影 | 江西进京列车记

开行“进京列车”,一向是各铁路局的大事。尤其是在建国初期,航空运输不甚发达,很多路局的进京列车往往承担着所在省领导赴京公干的重任。为此,绝大多数进京列车都有着高端的车底、优质的服务,如11/12次、1/2次、25/26次等,都是耳熟能详的“红旗列车”。而“吴头楚尾”的江西省,“进京”之路,却没有那么平坦。


进京之梦

1966年10月,上海至北京的55/6次延长到福州,改称45/6次,在江西省内经由资溪、鹰潭。抚州和鹰潭也就成了江西省首批拥有进京列车的地级市。但是,南昌到北京却始终没有直通列车,去北京须到鹰潭、株洲、长沙甚至上海等地转车,极为不便。

铁影 | 江西进京列车记

福州至北京的特快列车(图片来自《江西铁路百年图志》)

直到1978年8月1日,南昌的首趟进京列车147/6、145/8次列车才姗姗来迟。列车经由长沙、株洲,沿京广线一路向北到达北京。然而,这趟车还是过于“绕路”,均速较低,“直通”色彩反而被冲淡了。尽管如此,它依然是南昌人进京的首选,还承担赣西至京广线郑州以北地区的客流,“一票难求”是常态,卧铺车厢甚至需要凭介绍信购买。

铁影 | 江西进京列车记

147/6、145/8次列车开行现场(图片来自《江西铁路百年图志》)

1993年10月,147/6、145/8次列车升格为特快,改称69/70次。1996年6月11日起,69/70次改经当时刚刚开通的京九线运行,换用25G型空调车底,同时增开南昌至郑州的475/478、477/476次列车,经浙赣、京九线运行。

铁影 | 江西进京列车记

京九铁路全程开通纪念磁卡(拍摄:傅桂贞)

1997年4月1日,铁路实施第一次大提速,北京西至南昌增开453/454次直通旅客快车,经京九线运行,后套跑赣州。1998年10月1日,铁路实行第二次大提速,475/478、477/476次列车延长到北京,改为345/348、347/346次,次年又改用25K型车底,替换下的车底换给453/454次。至此,南昌至北京的直通列车形成了三趟车“高低搭配”的格局,运输压力有了很大的缓解。

铁影 | 江西进京列车记

453/4次被冠名为“雷锋号”(图片来自《江西铁路百年图志》)

铁影 | 江西进京列车记

T167/8次被冠名为“映山红号”,“映山红”即为江西省花杜鹃(图片来自《江西铁路百年图志》)

铁影 | 江西进京列车记

T167/8次上的“映山红号”水牌(拍摄:罗昊琛)

铁影 | 江西进京列车记

453/454次列车开始套跑赣州时的报道,机车为东风4B3693(图片来自《江西铁路百年图志》)

此后,历经波折,2000年10月,345/348、347/346次最终改为T145/148、T147/146次,67/68次改为T167/8次,453/454次改为1453/1454次,三趟车的车次沿袭至今。同时,2005年7月1日,吉安至北京西又开行 “井冈山号”K133/134次列车,经停南昌,客观上也为南昌进京增加了运力。

铁影 | 江西进京列车记

北京至深圳的几趟列车成为赣南人民进京的重要选择(图片来自《江西铁路百年图志》)


猪头成群

2007年4月18日,铁路实施第六次大提速。K133/134次列车延长井冈山站,T167/168次列车在北京至庐山间改由京广、武九线运行,京九线北京到南昌间开行Z65/66、Z67/68次列车,车底为全列国产25T型,比T167/168次列车快了近3个小时,达到了“夕发朝至”。其中,Z65/66次列车为全卧列车,其中还挂有一节RW19T高级软卧车,全程均采用东风11G型机车牵引。

铁影 | 江西进京列车记

拂晓的晨雾中,Z67次列车跨过江西人民的母亲河——赣江(拍摄:张一飞)

铁影 | 江西进京列车记

行进在京九线赣江大桥上的Z67次列车(拍摄:张亦航)

2009年11月11日,K133/134次列车升级为直达特快列车,车次改为Z133/134次,使用25T型客车。自此,南昌“三猪进京”的格局正式形成。

铁影 | 江西进京列车记

Z133/134次被冠名为“井冈山号”(拍摄:章益萄)

铁影 | 江西进京列车记

南昌站内待发的“猪头”(拍摄:张一飞)

铁影 | 江西进京列车记

东风11G奔驰在京九线上(拍摄:黄文超)

铁影 | 江西进京列车记

京九线上奔跑的直特(拍摄:张一飞)

在南昌局,三趟进京直特的地位是难以撼动的。“三猪”不仅用着最高端的车底,还有着态度最好的服务。南昌一位车迷曾经毫不掩饰地表示:“‘三猪’的列车员小姐姐是最漂亮的”。同时,跑“三猪”的司机往往也是经验丰富的老司机。

2013年10月11日,济南铁路局由于错误修改LKJ基础数据,将本应在12月31日施工完成后才应该启用的京九线菏泽站7道数据,提前公布并于当日0时启用,在限速45km/h的区段,将列车允许速度值改为110km/h,导致Z133次客车以105 km/h的速度超速进入限速45km/h地段。好在当值的南昌司机经验丰富,立即制动并向菏泽站报告,避免了“4.28”事故重演。事后,当值司机受到重奖。

铁影 | 江西进京列车记

南昌机务段内,东风11G享有“遮阳棚”的待遇(拍摄:张一飞)

铁影 | 江西进京列车记

南昌机务段(拍摄:张亦航)

铁影 | 江西进京列车记

南昌客技站里,保洁师傅在为直特的车底刷车(拍摄:罗昊琛)

同时,“大猪”的柴油机响彻云霄的轰鸣,25T车厢的洁白整齐、直特列车一骑绝尘的气势,令人油然而生一种震撼与感动。南昌最著名的车迷组织“房顶休闲会所”就把“昌北观猪”列为日常活动,观车地点时常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铁影 | 江西进京列车记

“房顶休闲会所”观车图(图片来自微信公众号“房顶”)

铁影 | 江西进京列车记

夜行的直特(拍摄:章益萄)

2010年9月,笔者从葫芦岛来到江西求学。因直通的K1124次经常没卧铺,笔者最终选择了最稳妥的“动车换三直”方案,自此硬卧“百发百中”。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处于反向客流中,另一方面也说明京赣之间的运力的确足够充足。


“和谐”时代

2013年2月6日,京九铁路全线电气化改造完成,消灭“电网下的油车”被提上了日程。2014年春运前,南昌机务段配属15台HXD1D型电力机车,并在北京至福州的春运临客T345/346次列车上成功拉通进京交路。

铁影 | 江西进京列车记

T346次列车通过昌福铁路抚州底盘厂特大桥。历史上“346次”也是一趟江西进京车(拍摄:罗昊琛)

春运后,HXD1D正式担当Z65/6和Z67/8的本务。由于吉井铁路电气化改造尚未完成,Z133/4列车依然由东风11G担当本务。

铁影 | 江西进京列车记

换用HXD1D的Z65次北京西站待发(拍摄:罗昊琛)

铁影 | 江西进京列车记

HXD1D占据了段里常停DF11G的棚子(拍摄:罗昊琛)

2014年4月调图中,T345/346次列车正式图定,缩线为北京至三明北,车次改为T91/92次,后于2014年12月的调图中变更车次为Z71/72次。

铁影 | 江西进京列车记

2017年拍摄的Z72次,原色车底依然不少(拍摄:罗昊琛)

同年,铁总开始清理“超长交路”,南局乘务进京交路拟从阜阳断开,机车不换。由于北京局司机不会操纵HXD1D型电力机车,6月初,南昌局紧急增配一批HXD3D型电力机车,并自6月28日起投入到进京交路。9月初,Z133/4也更换为HXD3D交路。

铁影 | 江西进京列车记

HXD3D0071号车牵引Z67次通过龙子湖(拍摄:罗昊琛)

铁影 | 江西进京列车记

HXD3D型机车5月底入段,6月初即上线,机务段不得不用菠萝、活性炭等吸收“新车味道”(拍摄:罗昊琛)

从进京交路上换下的东风11G,俨然成了“过气网红”,多数被转配到沈局、哈局,在沈丹、绥佳等支线非电气化线路上发挥余热。

铁影 | 江西进京列车记

新锐的3D和落寞的猪,摄于2014年9月。一年后,0073在厦门折返段破墙而出(拍摄:罗昊琛)

铁影 | 江西进京列车记

东风11G型内燃机车0163号车牵引快速列车运行在绥佳线上,此车原配南昌机务段(拍摄:罗昊琛)


高铁奔驰

与此同时,南昌也开通了进京高铁列车。

2014年9月16日,沪昆高铁南昌西——长沙南段开通运行,开行北京西-南昌西G491/494和G487/490次两对高铁。如同36年前的147/6、145/8次,这趟车依然是“走湖南,上京广”绕路进京,号称“高铁版T145/8”。同年12月10日,杭长高铁开通,G33/4次延长至南昌,经由京沪、宁杭、沪昆高铁。

铁影 | 江西进京列车记

2014年4月,南昌西所首列CRH380A6158号车动车组入所(拍摄:罗昊琛)

铁影 | 江西进京列车记

CRH380A001号车和“更高速度试验列车”SY-01在南昌西动车所(拍摄:罗昊琛)

铁影 | 江西进京列车记

CRH380B动车组驶出南昌西站(拍摄:罗昊琛)

铁影 | 江西进京列车记

SY-01列车锋利的车头造型,得绰号“大宝剑”(拍摄:罗昊琛)

然而,两对“绕路车”耗时近8个半小时,票价也要七八百元,群众表示并不值当,好在南昌局并未因“保障高铁上座率”而停运普速列车。但无论如何,这三对高铁把江西硬拉进了全国的高铁网。

铁影 | 江西进京列车记

沪昆高铁赣江大桥(拍摄:罗昊琛)

铁影 | 江西进京列车记

开过东江特大桥的高铁列车(拍摄:罗昊琛)

2015年7月,合福高铁开通。G33/4次改经京沪、合蚌、合福、沪昆高铁运行,全程少了150公里左右,票价也有所降低。但“绕路”的本质和沿线稀少的客流,让这个车于次年1月10日黯然恢复原路线。

铁影 | 江西进京列车记

上饶普速高铁十字交叉站(拍摄:罗昊琛)

铁影 | 江西进京列车记

“大十字”的壮观景象(拍摄:罗昊琛)

铁影 | 江西进京列车记

婺源李坑风景区里,合福高铁上的CRH380B动车组(拍摄:罗昊琛)

直到2017年9月武九高铁开通,江西的“高铁进京之路”才平坦下来。G491/494和G487/490次改经昌九、武九、京广高铁,全程时间缩短了2个小时,票价也便宜了近200元。从高铁“洼地”到高铁“高地”,现实版的江西高铁发展“逆袭”的励志故事,正在上演。

铁影 | 江西进京列车记

G491次驶过九江八里湖特大桥(拍摄:罗昊琛)


结 语

2010年9月,我坐上1124次,历时40余小时,从辽宁前往江西求学。

2015年1月,我乘坐G491次高铁,历时8小时,从北京直达南昌。

不到五年的时间,江西的铁路发展已经弯道超车,“环江西高铁网”的落魄,已随长江滚滚东流,一去不返。40年间,江西的进京列车经历多次升级提速,从速度、餐饮、车厢环境等多方面带来越来越好的乘车体验,成为江西铁路百年发展的缩影。

从南浔到京九,从鹰厦到赣龙,从向乐到昌福,江西铁路网越织越密,昌九、武九、沪昆、合福、衢九等高铁的建成通车,更让江西直接迈入“高铁时代”。如今,昌景黄、昌赣、吉抚武温等一系列铁路正在建设,江西 “五纵五横”的铁路网主骨架,已经呼之欲出!

“渔舟唱晚,响彻彭蠡之滨”。苍茫浩渺的鄱阳、百转千回的赣江,穿越千年的历史,度过岁月的沧桑,默默记录着这片土地上或喜或悲的每一篇故事。曾经的种种曲折和苦难,犹如孕育洪荒的烈火,终将涅槃出美丽的凤凰。愿这片土地,重新拾起赣地先贤们见势谋事浴火重生的闯劲,包容四方,吐纳她绵厚的诗意与激情。



(感谢为本文写作做出突出贡献的章益萄、张一飞、罗靖峰、张亦航、陈昕、熊一文、黄丹越、鄢俊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京广线   江西   赣江   井冈山   列车   江西省   电力机车   机务段   车底   东风   南昌   车次   北京   次列车   铁路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