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府,阙里故居的延续

孔府游览,面临着一些重要的概念区分。要理清这些概念,知道我们今天所游览对象到底是什么?才能在游览中找到自己的乐趣,而非是去过一个有一堆古建,叫"孔府"的景点。

首先,孔府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在这之前是什么?

孔府,阙里故居的延续


孔府,阙里故居的延续

据清康熙时,衍圣公孔传铎第四子,孔子第六十八世孙孔继汾所撰的《阙里文献考》记述:孔子授徒之所,在城中(曲阜)有个叫二石阙的地方,也就是孔子故宅所在。

汉元帝封孔子十三代孙孔霸为"关内侯,食邑八百户,赐金二百斤,宅一区",这是孔子后裔府第的最早记载。

到了宋代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时,直集贤院上书申明历代对孔子及其嫡裔的封号极为混乱,"革唐代之失误,法汉代之旧制",封孔子第四十六代孙孔宗愿为"衍圣公",宋徽宗时封为世袭"衍圣公",此时孔府也就被称为"衍圣公府"。孔子嫡长孙为"衍圣公"之封号,至此延袭到民国九年(1920年),年仅48岁的孔令贻因背疽发作去世,成为最后一位"衍圣公",这一封号共持续了865年。

孔府,阙里故居的延续


孔府,阙里故居的延续

换言之,在宋代前孔子的四十五代嫡长支们,都是居住在阙里故居(即孔子故居),也叫"袭封宅",主要任务是看管孔子遗物和奉祀;"衍圣公府"是宋代之后的事。

而现有孔府具体位置,是在"袭封宅"东面择地而建,格局与规模基本上是形成于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之后,共有九进院落,及厅、堂、楼、轩等463间。即便如此,孔府依然是中国现存的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衙宅合一的古建筑群,有"天下第一家"之称。

孔府,阙里故居的延续

清光绪九年(1883年),孔府内宅大火,将内宅主要部分烧毁,光绪十一年耗银八万余两,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复。

孔府,阙里故居的延续


孔府,阙里故居的延续

孔府内宅大火据说烧了三天,之所以不能及时扑灭,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内宅为眷属居住的地方,男人不能擅自进入内宅;另一原因是,孔府内没有水源,平时用水是通过特制的水槽(也称石流)将水送入内宅。孔府的挑夫将挑来的水倒入石流,水是隔着院墙流入内宅水缸里的,然后由佣人分发到各处用水的地方,这在救火时真是杯水车薪,呼不给吸。

孔府内宅"道德森严"实属不得以而为之,因为内宅"空巢"和"留守"的情况都十分严重。一旦用急,没有足够劳力。据说大火时,衍圣公孔令贻命各院将铜钱铺在路上,挑水入宅救火的人,可以随意就地取钱……

孔府,阙里故居的延续

前面谈到《阙里文献考》及作孔继汾,有红学者认为《红楼梦》中(第35回)说有"衍圣公孔继宗",实际上是代行"衍圣公"职权的孔继汾其人。

他所书的楹联:肝脑涂地,兆姓赖保育之恩;功名贯天,百代仰蒸尝之盛。

这恐怕算是一种对"孔府"贴切和高屋建瓴的概括了。

孔府,阙里故居的延续

20190823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孔府   集贤   故居   长孙   光绪   曲阜   内宅   故宅   食邑   孔子   封号   宋代   大火   文献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