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珍惜那份平庸的感动

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不论是它的历史、文化、宗教,还是艺术,都是我们祖先留给世界的无上瑰宝!

这份无法估量的财富,不仅仅是佛教的领地,也是我们普通人,可以在天底下地上面,与神明共处的理想空间。因为,那看似波澜壮阔、炫烂繁华的天界景象,不过是理想化的人世间而已。

面对如此宏大壮美的情景,在盛大的时空之间游走,难免会落入"看得懂"或是"看不懂"这样的语言陷阱中,这个"陷阱"是那些所谓的半调子专家、学者或是社会名流给我们设置的。让我们深深怀疑自己那份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动,是否太过平庸?甚至是太过简陋?

其实恰恰相反!

石窟"艺术"本质上就是要给我一种简单明了的感动即可。它不是艺术学院的教室;匠人们的生活无比艰辛,他们没有无聊到要向我们炫耀布局的精巧、风格的融合、技法的纯熟等等。

这些石窟造像要感染每一双眼睛,吸引住每一缕思绪。

云冈石窟,珍惜那份平庸的感动


云冈石窟,珍惜那份平庸的感动

所以一旦走进洞窟,我们能感觉到震撼,感觉到它的超凡脱俗,这就是一种"懂";进而我们感觉到这些造像形态各异、庄严堂皇、生动传神、惊为天人,这就是更深一层的"懂"了;我们感觉到一见钟情、久久不忍离去、甚至想融入其中,渴望聆听那些神明高妙的教诲,那么就是彻底的"看懂"了!

我们不必妄自菲薄,应该珍惜那份真心诚意的感动。

云冈石窟,珍惜那份平庸的感动


云冈石窟,珍惜那份平庸的感动

一进入景区便是气势恢宏的昙曜广场,广场中心有尊昙曜塑像。昙曜是云冈石窟的开创者。

塑像是艺术作品,只能凭个人喜好谈论喜不喜欢。我个人不喜欢这尊塑像,于是是绕了过去。虽然可以绕过塑像,但绕不过去昙曜。

因此,就借议论塑像,来谈谈昙曜。

在了解昙曜身世时,无意间看了塑像作者在中国作家网上一篇名为《塑以载道一一昙曜塑像记》的自述文章。我个人感觉,文章作者不能直抒自己的胸臆,行文艰涩而扭曲。

(引原文)何以塑?诸名士谓,遁"马识善人"之典故构思造型,可获得情节人物之双重意味,有神意!

这段文字中,透露出无奈的情绪,也刻意要传递出一点内情。分析一下原文:作者先是说,以"马识喜人"典故作为塑像的立意叙事,是"诸位名士"授意的;文章在其关于昙曜样貌设计时,又一次提到"名士们"否定了作者原先构想,而作者屈从了"名士们"(不引原文了)。那么,这两次提到的"名士"是同一些人吗?作者没说,但他们却有两个共同的特征:其一是有决定权,否则作者不会屈从;其二是有媚俗倾向,对历史和昙曜的处境不很了解,如果有,也很肤浅……

云冈石窟,珍惜那份平庸的感动

那么,出自《魏书•释老志》的"马识善人"的典故说了什么呢?

大致是说,北魏文成帝东巡,路遇由中山(现今河北省一带)返京(北魏先后有三个都城,此时的京指平城)的昙曜,文成帝的坐骑咬住昙曜的僧衣不走了,文成帝感其佛法高深(暗示是昙曜做法),于是让昙曜做了沙门统(管理佛教事务)……

云冈石窟,珍惜那份平庸的感动

王权神授是世俗观念,但昙曜以神迹来获得个人权力,这就有违正信的佛教了,而是趋从了迷信的佛教。这是在权力斗争波谲云诡时,文成帝面对世俗社会的权宜之计,而非昙曜这样的大德高僧愿意参与的情景剧。

因此,决定拿这件事作为塑造昙曜的岀发点,"名士们"的肤浅与媚俗,是对大德高僧昙曜缺乏应有的尊敬。

云冈石窟,珍惜那份平庸的感动


云冈石窟,珍惜那份平庸的感动

有关高僧昙曜最早的记载,是梁时慧皎所著的《高僧传》。慧皎与昙曜近乎是同时代人,应该有关于昙曜身世、作为的很多线索才对,但《高僧传》并没有为昙曜单独立传,而是在玄高(麦积山石窟的开创者)传的条目下,附有21个字的记述,这21个字对昙曜的籍地、生卒、师门、功绩等一摡不言。

原由大致有三:一是,当时正处南北政治、军事对峙,门派间也有主次之争,南朝人慧皎,难免有重南而轻忽北方佛事的倾向;二是,南北交往阻隔,未必能详悉北方佛事,出于谨慎;三是,昙曜是首开帝王像貌融入佛造像之先河者,在云冈石窟开凿前,昙曜就主持了天梯山石窟的大佛造像(龛高30余米,主佛像高28米),是当之无愧的"石窟鼻祖"。这也就有了为什么是昙曜五窟,是北魏五帝的集体陈列,他的"帝王化佛教造像"做法,在当时有非议,是有意忽略。

云冈石窟,珍惜那份平庸的感动

虽然后代魏收奉敕编撰的正史《魏书》等文献,对昙曜的记述有所弥补,但依旧难免"荒凉"。

昙曜的处境如履薄冰,历经"太武法难",入魏后,又以不介入僧团,不介入政治派系争斗,避开了"玄高案"的牵连;孝文帝时,又游刃于冯氏、孝文"二皇"之间,将云冈五窟的开凿进行到底,他不仅能独善其身,还有超凡的大智慧……

云冈石窟,珍惜那份平庸的感动

在游览云冈石窟时,身边还有位老朋友,两人看着聊着,来来来回回不记得走了多少趟,从早上9点进入到下午5点半搭乘景区末班接驳车离开,唯一清楚的记忆是中饭没吃。

我们的感动是难以言说的,是简单和平庸的,之所以真快乐,大概是因为,我们不被那些有决定权"名士"打扰,不被他们左右吧。

云冈石窟,珍惜那份平庸的感动


云冈石窟,珍惜那份平庸的感动


云冈石窟,珍惜那份平庸的感动

20190806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4

标签:云冈石窟   佛教   佛事   开创者   造像   北魏   善人   大德   名士   塑像   石窟   高僧   典故   平庸   原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