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山庄普宁寺,草原帝国的巅峰时刻

承德,是清康熙之后围绕避暑山庄及外八庙的建设,逐步建成的。在康熙五十三年《溥仁寺碑文》中个有"名号不掌于职方,形胜无闻于地志"的记述。

换言之,在1714年前,这里掌管天下地图的职方氏,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地方,而地形、地貌及风水格局,地方志也从来没有记载过。

因为是先有避暑山庄及外八庙,后有热河城(承德),所以,承德就有了城在景中,景在城里的基本格局。从我个人游览的体验而言,建议购买联票,三天内有效,足矣从容游览。

避暑山庄及外八庙范围很大,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最大的皇家园林,其面积相当于两个北京颐和园。按《热河志》统计,清朝所建设的大小景苑、群体建筑有184组,其中360多个建筑物有题名。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康熙三十六景和乾隆三十六景。

避暑山庄普宁寺,草原帝国的巅峰时刻


避暑山庄普宁寺,草原帝国的巅峰时刻

普宁寺,是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中第二大寺院,是乾隆为纪念自己两次平定准噶尔部落叛乱而建,其主要建筑是仿造"桑耶寺"。普宁是关外最大的佛教寺院,内有世界最大的金漆木雕千手观音像……

准噶尔汗国彻底亡灭,使清成为当时世界范围内最大的,游牧民族建立的大帝国,也是世界范围内游牧击败农耕的绝唱。

以下概要梳理,并说明:

避暑山庄普宁寺,草原帝国的巅峰时刻


避暑山庄普宁寺,草原帝国的巅峰时刻

大清在大明的基础上,大规模的开疆拓土。大明在其晚期的疆域,基本上局限在长城以南,大约只相当于收复了幽云十六州的北宋再上大理国和小半个西夏的领土。

大清在顺治元年(1644年)入山海关,击败李自成攻占北京,自带东北和内蒙古。

康熙元年(1662年)初,清廷以擒获永历帝诏告天下,标志着彻底的扫除南明政权。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攻台成功,迫使郑氏台湾归顺,隶属福建省,置所设于厦门。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康熙亲征第一次击败准噶尔汗国,收服外蒙古。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清军第二次击败准噶尔汗国,收服青藏。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0年),清军平定准噶尔汗国余部,完全控制卫拉特区域,确立对天山以北广大地区的直接治理权,收复新疆。

避暑山庄普宁寺,草原帝国的巅峰时刻


避暑山庄普宁寺,草原帝国的巅峰时刻

我们抑起头闭上眼睛,可以想见到我们今天的版图。如此大的版图,长久的治理好才是关键。

大清的统治者,接受了元朝用单一文化身份,采用种姓制治理,而迅速灭亡的教训。开始用多种身份的帝国治理,在不同的文化区,生态区,经济区采用不同的治理方式,最高统治者也以不同的身份面目出现。

对中原以皇帝的身份出现;在满蒙以大可汗的身份出现,在藏地以文殊菩萨转世的身份出现。

关于"文殊菩萨转世"来由说法不一,我个人愿意采信《青史》说。

顺治九年(1652年),西藏格鲁派领袖五世达赖喇嘛阿旺桑嘉措在清廷多次邀请后,启程朝觐大清皇帝。在到达京城后,向顺治投《请安奏书》称:文殊大皇帝明鉴……

明代时所著佛教史书《青史》中,称汉地为文殊菩萨教化地,而西藏为观音菩萨教化地。

避暑山庄普宁寺,草原帝国的巅峰时刻


避暑山庄普宁寺,草原帝国的巅峰时刻

身份多元是治理的战略,而在战术上,大清的办法就是建庙。大清早期的统治者,深知游牧军事集团的高机动性,这种高机动性对中原财富地区产生了巨大威胁。

康熙曾说: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因为,牧民可以移动,庙不能移动。建庙,可以将信教的牧民活动半径限制住。如果说,元朝藏区已经是政教合一,那么清朝就更彻底,是政教军合一了。

避暑山庄及外八庙建筑多为汉、藏混合,普宁寺并非特例。其实,大清也是将儒家文化大力推广的时代。

避暑山庄普宁寺,草原帝国的巅峰时刻

20100809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避暑山庄   准噶尔   热河   乾隆   大明   承德   佛教   中原   清廷   文殊   顺治   帝国   统治者   巅峰   菩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