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从游客视角看五台山

去看五台山。但五台山的概念非常之大,仅是范围一个话题,教界和学界说法就不同。而我们所说的五台山,仅仅是指旅游景区。

五台山景区分为七个片区,由南向北依次为:南台,怀南,清凉,九龙岗,台怀,三台和东台景区。

就游客游览体验而言,核心景区是台怀镇;而必走线路就是塔院寺至菩萨顶。

敢如此说,可以先从五台山特殊的地理环境,再从历代皇室的礼佛活动的线路,两个方面进行阐明。

五台山,从游客视角看五台山

五台山台怀镇一角


五台山,从游客视角看五台山

塔院寺远望

在交通不发达的时代,人们唯有从太原(并州)方向,徒步翻越重山峻岭,到达五台山的中心台怀镇,再由台怀镇去向外台五峰。

这种由一条路进入,而后分出五支,每一支路的终点为五座台顶。最中间的一脉末端上的小山头,被视为"灵鹫山",也就是现今五台山菩萨顶所在的地理位置。佛教界和学界都认为:旧王舍城周围的五峰与五台山地形近乎一致,仅仅需要调转180度。这个与灵鹫山的相似之处,奠定了五台山冠绝世间各大佛教名山,称佛教名山之首的尊崇地位。

五台山,从游客视角看五台山

塔院寺内景


五台山,从游客视角看五台山

塔院寺大雄宝殿

更有人认为,王舍城的"灵鹫山"只是恒河平原上的一个小山丘,无法在尺度上跟号称"华北屋脊"的五台山相提并论,进而预示了佛教在印度的衰落和在中华的兴起。

关键是,这个说法并非妄议,有佛经为证!唐代《佛说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经》中有:"尔世,世尊复告金刚密迹主菩萨言,我灭度后于此瞻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振那(即中国),其国中有山,号曰五顶,文殊利童子游行居住,为诸众生于中说法"……

五台山,从游客视角看五台山

大显通寺山门,相传始建于东汉,是五台山第一座寺院


五台山,从游客视角看五台山

碧山寺局部


五台山,从游客视角看五台山

圆照寺局部


五台山,从游客视角看五台山

圆照寺金殿


五台山,从游客视角看五台山

圆照寺局部

明代释镇澄所撰的《清凉山志》,清康熙时大喇嘛老藏丹巴缮的《清凉山新志》,清汪本道的《清凉山志辑要》等九部志书,共记述了9个皇帝亲历五台山祭拜。

第一个上五台山祭拜的皇帝是北魏孝文帝;其后隋炀帝;宋代太宗;元朝有两位皇帝和一位太子;明代虽然没有皇帝亲临五台山,但是历代中皇室敕建、敕修和敕赐最多的一朝;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多次上过五台山。其中康熙五次上五台山,传说是为了寻找在五台山出家的顺治皇帝。

五台山,从游客视角看五台山

菩萨顶局部


五台山,从游客视角看五台山

菩萨顶局部


五台山,从游客视角看五台山

菩萨顶光明寺内局部

从地理环境和历代皇帝登上记述看,虽然内五台有很多文化价值很高的寺院,但游览性却不高。最具游览价值的寺院,当属塔院寺、显通寺、圆照寺和菩萨顶。

五台山,从游客视角看五台山

这长长看不到尽头人流,不是旅游团,而是全国其他寺院组织来参拜的信众。

目前,台怀镇上有多处规模很大的新建寺院,但客群选择显然不是一般游客。因此,不看也可。

五台山,从游客视角看五台山

塔院寺是五台山的地标性寺院,白塔内有佛祖舍利,也是历代皇家登山落脚处。毛泽东、周恩来等人1948年4月,告别延安去西柏坡途中,就落脚入住过塔院寺的方丈院。

沿塔院寺拾阶而上,依次看到的几大寺院,都大有讲究,历史悠久,人文故事丰富。相传显通寺始建于东汉(公元68年),是五台山首座寺院;圆照寺、菩萨顶、光明寺是清顺治帝后多个皇帝登临敕封的…

总体来看,这条线路是条皇家登山游览线路,看完上述四大寺院,至少可以说来过五台山了。

20190805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西柏坡   名山   佛教   文殊   光明   地理环境   东汉   景区   寺院   菩萨   历代   视角   局部   皇帝   说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