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甘谷大象山,一念一炉香火里

关于大象山确切的资料不多。之所以说不多,是因为可找到的文献只有《伏羌县志》(伏羌县改甘谷县是1929年),而《伏羌县志》为清代同治11年(1872年)修订的;加上甘谷为战乱频发之地,唐朝代宗广德元年时,一度被吐蕃所占据,直至宋太祖时才还归宋,汉文化记载有可能终断过。距此不远的麦积山,没有唐代造像,也可算是佐证吧。

而关于大象山的只有两个内容可以确定,其一,是现在名字的来由,由佛教学者、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提出,而后修改确定的(原名大像山);其二,是高达23米的大佛造像,"(网络百科原文)据考证:甘谷塑佛造像可远溯北魏,先后共经历了四个朝代,三百多年"。这里的"据考证",应该是专家、学者根据造像的特点,作出的一种研判或叫推定。

天水甘谷大象山,一念一炉香火里

一早跟随人流上山,居然没有人收门票,这在4A级景区里,当属极少有的。

进了景区,处处可以感受到完全的生活化氛围,绝大多数佛龛前都有上了年纪的妇女守护,收取香客礼佛的资费。由于本人不烧香,也不叩拜,所以不知道资费多少。

天水甘谷大象山,一念一炉香火里


天水甘谷大象山,一念一炉香火里

景区内大部分建筑是新建,只有少量古建修复再用。整个寺院群建在一道山梁上,只有永明寺稍大,也为新近建筑。据观察,其附属的永明庵倒是一处院落式的古建,猜测是永明寺原址……

天水甘谷大象山,一念一炉香火里

边走边跟香客攀谈,才得知(道听途说,不一定完全准确),大象山寺庙群是县文旅局、镇(大象镇)和个人共同出资,共同经营的。

今天恰好是初一。当地有初一上香的习俗,每逢初一,景区到了中午11点后,才收取门票。而平时,当地人凭身份证门票仅为5元,外地游客为30元。仅此侧面的只言片语,便可感觉到当地礼佛风气的昌盛,山寺香火兴旺的原由。

天水甘谷大象山,一念一炉香火里


天水甘谷大象山,一念一炉香火里


天水甘谷大象山,一念一炉香火里


天水甘谷大象山,一念一炉香火里


天水甘谷大象山,一念一炉香火里

就我本人而言,对香火兴盛的场景是很乐见的。因为,它就是一种特殊的、有趣味的风景。

而这道风景,又透露出汉传佛教的包容、智慧和世俗化的一面。汉传佛教在民间一直是正信、俗信和迷信共存的状态。所谓正信,就是追求佛学本源的"究竟说";所谓俗信,就是追求对人、对社会有用的"方便说",执有俗信的,有佛教的皈依者,也有儒道两家的精英;所谓迷信,就是烧香拜佛,坚信祈求会对自己有好处的人。要特别注解的是,这里的"迷信"并无贬义,而是指尚未开悟的信者。

天水甘谷大象山,一念一炉香火里


天水甘谷大象山,一念一炉香火里


天水甘谷大象山,一念一炉香火里

而汉传佛教本身,对信佛者的要求也很宽泛,只是要求一般信众能够做到:正确的信仰,正当的信誓,正轨的信解,正直的信行,真正的信赖。当然,还有更为便捷的善法,也就是信、进、念、定、慧。

基于这些,佛教是相信祈祷是会应验的,相信强大的信念可以带来超凡的定力,以至于获得解脱。

天水甘谷大象山,一念一炉香火里

感慨就此吧!借宋代天台宗山家派神照本如法师的诗句,来表达我对大象山的游历的感觉: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本来成现事,何必待思量。

20200918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象山   甘谷   香火   吐蕃   大佛   天水   天台   汉传   佛教   香客   造像   县志   景区   资费   迷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