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中的肿瘤筛查结果有什么临床意义?体检真的没有用吗?

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中,贾玲的《一波三折》中除了小品本身,也反映出了体检本身对于老年人的很多问题。

体检中的肿瘤筛查结果有什么临床意义?体检真的没有用吗?

其实很多人对于体检存在一定的误解,体检的目的在于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以利于在早期发现疾病后采取治疗。但是很多人认为,体检没问题,是花了冤枉钱,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

体检真的没有作用吗?

癌症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2012年我国新发癌症病例350万,死亡250万,相当于每10秒钟就有1人被诊断出患癌,每14秒钟就有一名癌症患者死亡。

那么问题来了,有没有办法早期发现肿瘤呢?有办法!

今天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体检中很多好年人都非常关心的一个指标,肿瘤筛查。我们来看看这几项指标究竟都反映了什么问题。

体检中的肿瘤筛查结果有什么临床意义?体检真的没有用吗?

什么是肿瘤筛查?

血液检查是体检中查出早期癌症的重要手段,检测血液中各种肿瘤标志物指标是否升高,则可发现、鉴别各种恶性肿瘤。这些肿瘤标志物存在于血液、体液和组织中,可检测到的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的这些物质,能反映细胞恶变各个阶段的表型及基因特征,有助于临床上对肿瘤的诊断、辅助诊断及鉴别诊断,可指导治疗、分析病程、判断疗效及预后、监测复发或转移、危险度分层等。

体检中的肿瘤筛查结果有什么临床意义?体检真的没有用吗?

肿瘤筛查中指标都有什么意义?

血清甲胎蛋白

甲胎蛋白(AFP)目前临床上主要作为原发性肝癌的血清标志物,用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及疗效监测。

临床意义

成人血清AFP含量检测:60%~70%原发性肝癌患者AFP含量增高,睾丸癌,卵巢肿瘤,恶性畸胎瘤,胰腺癌,胃癌,肠癌,肺癌等患者AFP含量也增高。

体检中的肿瘤筛查结果有什么临床意义?体检真的没有用吗?

血清癌胚抗原

癌胚抗原(CEA)不仅在胃肠道的恶性肿瘤中可以升高,在乳腺癌、肺癌及其他恶性肿瘤的血清中也有升高。因此,癌胚抗原是一种广谱肿瘤标志物,在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病情监测、疗效评价等方面,有重要临床价值。

临床意义

CEA升高常见于大肠癌、胰腺癌、胃癌、乳腺癌、甲状腺髓样癌、肝癌、肺癌、卵巢癌、泌尿系肿瘤等。

体检中的肿瘤筛查结果有什么临床意义?体检真的没有用吗?

血清糖类抗原125

糖类抗原CA125是通常作为卵巢上皮癌的肿瘤标志物。

临床意义

CA-125是最常用的生物标志物用于卵巢癌检测。监测CA-125血清水平也可用于确定卵巢癌对治疗的反应(无病生存时间与CA-125下降速度相关)和预测患者治疗后预后。

体检中的肿瘤筛查结果有什么临床意义?体检真的没有用吗?

血清糖类抗原199

糖类抗原199(CA199)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是迄今报道的对胰腺癌敏感性最高的标志物。是存在于血液循环的胃肠道肿瘤相关抗原。

临床意义

胰腺癌、肝胆系癌、胃癌、结直肠癌的CA19-9水平分别是正常均值的683、535、279、115倍。而阳性率以胰腺癌为最高,故CA19-9是胰腺癌较好的标志。

体检中的肿瘤筛查结果有什么临床意义?体检真的没有用吗?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细胞角蛋白19片段是肺泡上皮细胞凋亡时,其细胞中含有的角蛋白的碎片降解后变成可溶性物质而进入血液,使血中含量增高。

临床意义

非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标志物。特别是鳞状上皮细胞癌首选的肿瘤标志物,灵敏度可达60%,特异性可达95%。

体检中的肿瘤筛查结果有什么临床意义?体检真的没有用吗?

血清糖类抗原724

CA724(胃癌抗原)是检测胃癌和各种消化道癌症的化验标志之一。主要见于胃肠道,对胃癌、卵巢粘液性囊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敏感度较高,对胆道系统肿瘤、结直肠癌、胰腺癌等亦有一定的敏感性。

临床意义

CA72-4异常升高在各种消化道肿瘤、卵巢癌均可产生。对于胃癌的检测特异性较高。

体检中的肿瘤筛查结果有什么临床意义?体检真的没有用吗?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是目前诊断前列腺癌的首选标志物,具有更高的阳性诊断预测率。(感兴趣的可以看下之前的文章,有详细的描述)

临床意义

若血清tPSA和fPSA升高,而fPSA/tPSA降低,则考虑诊断前列腺癌,以此来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和正确性。

体检中的肿瘤筛查结果有什么临床意义?体检真的没有用吗?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被发现在与神经内分泌组织起源有关的肿瘤中,特别是小细胞肺癌(SCLC)中有过量的NSE表达,导致血清中NSE明显升高。

体检中的肿瘤筛查结果有什么临床意义?体检真的没有用吗?

临床意义

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血清NSE明显增高,60%–81%小细胞肺癌病例NSE浓度升高。

神经母细胞瘤时,NSE阳性率可达96%–100%,其测定值明显增高,血清NSE水平与病期及预后相关。

血清NSE增高还可见于甲状腺髓样癌、嗜铬细胞瘤、转移性精原细胞癌、黑色素瘤、胰腺内分泌瘤等。

体检中的肿瘤筛查结果有什么临床意义?体检真的没有用吗?

总结一下,在体检过程中,对受检人根据其风险度选择合适的肿瘤标志物,尤其是在高危人群中可以使用肿瘤标志物,对筛查肿瘤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合理的应用和科学的结果解释,可以使肿瘤标志物成为探索高危人群肿瘤早诊早治的有益组成部分。

我是韶云鹏,一个专注泌尿外科科普的医生,如果文章对您或身边人有用,感谢点赞关注转发,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3

标签:肿瘤   临床意义   特异性   抗原   恶性肿瘤   糖类   血清   胃癌   肝癌   肺癌   癌症   蛋白   患者   细胞   胰腺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