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南京兵部尚书为何惨遭背刺

明朝北廷覆灭的消息传到南京的时候是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的夏四月,虽然明朝的北方打得天翻地覆,但是南方的大多数地区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波及。有句话叫做“国不可一日无君”在南京的众臣于是开始商议拥戴新帝登基。此时,福王朱由崧以及潞王朱常淓在江苏,朱由崧是万历皇帝的孙子,朱常淓是万历皇帝同母弟的儿子,所以二人都有资格继承皇位。南京众臣其实更看重朱常淓,他们称朱常淓有“贤名”,所以应当拥戴。

万历皇帝画像

此时在南京的头号明朝重臣就是咱们非常熟悉的史可法,史大人。先来介绍一下史大人:史可法,字宪之,是北京大兴人,在崇祯元年考上了进士,历任西安府推官,吏部主事,吏部员外郎,吏部郎中,崇祯八年又做右参议,分守池州、太平二地。在崇祯十年,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安庆、庐州、太平、池州、光州、光山、固始、罗田,蕲州、广济、黄梅,德化、湖口各地。崇祯十二年,史可法被升为为户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巡抚凤阳、淮安、扬州,同一年就升任南京兵部尚书。

可以说,史可法的意见是举足轻重的。他首先就把福王朱由崧给否决掉了,不仅如此,还列出了不可拥戴福王的七条理由,所谓“七不可”但是对于潞王,他实际上也否决掉了,并没有像一些人说的那样和南京东林复社诸人站在一起坚定地拥戴潞王。

明代锦衣卫。

为什么说他把潞王也否决掉了呢?可以看一看清初笔记《过江七事》的记载“先是,诸臣耳语亦微及迎立事矣,佥推属主兵者。江南北诸绅,则群起拥潞王,曰广曰:神宗皇帝圣子神孙,济济具在也。四十八载之深仁,何负于天下,而轻持其座,别与图功耶?恐天下有起而议其后者矣!”可法闻而是之,曰:“此兵端也!惟分定可以己之!说在获免矣!曰广曰:“虽然,今日之事,守犹创也,可辅则辅之。可法曰:“以齐桓之伯也,听管仲则治,听易牙开方则乱。今吾辈之所立者,岂其不惟是听,而又何患焉?”拥潞者闻之大哗。以询诸绅,又颇于福推恶,司法于是引避不言矣。江干之饯,弘图私谓曰广曰:“渠即不为他人言;亦可不为公言耶!曰广叩之急,乃曰:福、桂两题也。前与凤督商之!凤督者,马士英也。及晤士英图计,以亲以贤,惟桂乃可。”

明代的官兵。

“以齐桓之伯也,听管仲则治,听易牙开方则乱。今吾辈之所立者,岂其不惟是听,而又何患焉?”这话很明显是针对潞王的,主要说潞王耳根子软,没有主见,不能够拥戴为皇帝,所以拥戴潞王之人听到这话之后“闻之大哗”。

后面在礼部尚书姜曰广的强行要求之下,史可法准备去找凤阳总督马士英商议此事,史、马二人商议的结果就是:拥戴桂王。

但此时出了幺蛾子了,朱由崧听说此事之后“惧不得立,书召南窜总兵高杰与黄得功、刘良佐协谋拥戴。刘泽清素狡,先附立潞议,至是以兵不敌,改计从杰等”朱由崧和四将私下接触,马士英是不知道的,所以当马士英返回凤阳之后大吃一惊,自己手下的这四个镇将居然全部投靠了福王,见此情形,老马也只能“度势之成也,敢无支吾;遂隐其前说,且乞附盟。”

可怜的史可法还不知道凤阳方面的变化,方便派人到两广去迎接桂王,同时还在继续给马士英写信,反复强调不能拥戴福王,于是乎这把柄就落在马士英手里了。

马士英这个人最可恶的一点就在这里,你被自己手下的镇将劫持被迫投靠福王,这是没办法的事,但是你不能卖自己的队友史可法啊。朱由崧在崇祯十七年五月份到达南京之后,马士英就在暗地里给史可法狠狠的来了一脚。

明代南方士兵。

“闻南中有臣,尚持异议,臣谨勒兵五万,驻剖江干,以备非常,制危险也!”

这个“南中有臣”究竟指的是谁,朱由崧很清楚,马士英也很清楚,今天的读者肯定更清楚。

当然在这里还是要表扬一下弘光皇帝朱由崧,之前史可法把他骂得那么惨,他登基之后也没有专门去收拾一下史大人,但毕竟人都是有脾气的,你史可法这么讨厌福王,福王自然也没有护你的意愿,于是在弘光朝廷正式建立之后不久,史大人就被马士英给挤出了朝廷,到扬州一带整理军务去了。

锦衣卫军士

所以总结起来就是:朱由崧联合四镇将领在马士英马大总督的后院放了一把大火,马士英发现之后不但不反击,而且干脆和这五个人穿了一条裤子,这六个人联合起来对着正在忙里忙外的史可法史大人狠狠地踢了一脚,把史大人直接踹出了大明王朝的中央最高决策层。

当初,史可法骂朱由崧的“七不可”主要内容是“贪、淫、酗酒、不孝、虐下、不读书、干预有司也”其实这七条用来形容朱由崧的父亲朱常洵倒是挺合适的,朱由崧本人倒未必会抽象到这个地步,但朱常洵是朱由崧的爹,史大人得出这个判断倒也正常,史可法后面又说潞王耳根子软,没有主见“今吾辈之所立者,岂其不惟是听,而又何患焉?”后面的历史也印证了这一点,朱常淓监国于杭州,老油条陈洪范一忽悠,朱常淓就被清军吓破了胆准备投降了。

福王以这种方式登基的恶劣影响在于:四镇将领登堂入室,尾大不掉,割据淮安的刘泽清十分狂妄地说“福王是我拥戴的,他就应该让我享受享受生活!”于是他在淮安大兴土木,日日饮酒作乐,不听朝廷调遣。

清军绿营兵。

这事的责任究竟在谁呢?很明显史可法这里面只是突然被一拳打倒的那一方,马士英在这里面扮演的角色虽然比较猥琐,但是后院起火也不是他所能预料到的。

那责任人应该是谁呢?答案揭晓:福王朱由崧

这位大概是太想当大明天子了,居然直接绕过马士英去勾结四镇,但是他其实估计也没想过一个问题,这些武将今天能够背刺马士英,明天也能够背刺你朱由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南中   南京   管仲   崇祯   凤阳   淮安   大明   明朝   吏部   兵部   尚书   皇帝   大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