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文献看社会:分析早期澳大利亚文学中土著人的形象

早期澳大利亚文学在实质上是白人创作的英语文学,土著人的形象完全取决于白人的阐释。

白人与土著人殖民与被殖民的关系,决定了土著人的形象不可能得到公平、真实的描写。

误解与成见中的土著人

欧洲人对澳洲土著人的成见,在现存的唯一两份早期英国关于澳洲土著人的文件中就有反映。

1688年,威廉姆·丹皮尔把澳洲土著人描写成与他们完全不同,而与残忍的野蛮人相似的世界上最悲惨的民族;

1770年,詹姆斯·库克认为尽管土著人过着恬静的、没有任何污染的游牧生活,但他们仍然是地球上最不幸的人们。

把狩猎、采集的人当作野蛮人的观念起源于16世纪英国人与非洲人的接触。

由于受到已有的解说黑人肮脏邪恶,白人干净纯洁的影响,英国人把非洲人当作非基督教徒的野蛮人。

英国人认为,非洲人残暴、好色、叛逆而奸诈,与非洲类人猿相差无几。

后来英国人进入非洲进行奴隶贸易,并为自己的行为找到了借口:这些非洲人不是人类,而是可以开发、买卖的东西。

他们认为只有英国才是文明的,才适合统治那些“原始”种族。

于是,黑皮肤种族就与“原始”和“野蛮”联系在一起了。

然而,在18世纪,法国哲学家提出了“高尚的野蛮人”这一概念:

生活在尚未开发的自然环境中的、远离城市束缚的人,身心更为健康,更能与同伴和自然完美和谐相处。

那些以狩猎、采集为生的民族被看成是这类人中的典型范例。

因此,第一批到澳洲的欧洲人对土著人持两种不同的观点。

受过教育的少数人倾向于把澳洲土著人浪漫化,称之为“高尚的野蛮人”,而没有过多少受教育的多数人则对他们有偏见,称他们为“野蛮人”。

这些成见极大地妨碍了欧洲人与土著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因为他们的交往不是建立在“土著人也是人”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误解土著人“不是天使就是魔鬼”的基础上。

压迫与反抗中的土著人

殖民者的终极目的注定他们与土著人之间的摩擦有增无减,矛盾不可和解。

大卫·柯林斯在《英国殖民地新南威尔士记》中指出,到1788年4月底,土著人与殖民者之间的暴力冲突时有发生。

沃特金·坦奇在《新南威尔士杰克逊港殖民地总述》中暗示,土著人的攻击主要是出于对白人流放犯偷窃他们的渔具和武器的报复。

结果,这些早期的攻击,使“凶残的野蛮人”这一恶名一直延续下去。

不论出于什么原因,土著人的攻击都会受到白人的报复,如此一来,相互攻击的恶性循环就在白人和土著人之间形成了。

1803年,殖民地的第一份报纸《悉尼新闻公报和新南威尔士广告人》问世。

在那时,暴力冲突也只发生在殖民地和所谓的“文明”殖民地周边地区,那里土著人被沦为殖民者嘲笑的对象。

早期的《公报》杂志反映了白人对土著人的嘲讽和藐视。

他们又给土著人强加了一个骂名———“无知的野蛮人”。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土著人一直以丑陋、滑稽的形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直到原来的凶残的野蛮人这一恶名消失为止。

随着殖民地开发的范围越来越大,白人与被赶到边远地区的土著部落之间的交往也越发频繁。

随着从悉尼到阿德莱德的陆上交通的扩展,殖民者和游客不断涌入,白人与土著人之间的仇恨也沿着墨累河蔓延。

随着血腥冲突的报道不断增多,土著人又被牢牢地扣上了残暴、奸诈和野蛮的帽子。

汤姆斯·米歇尔爵士在航行中与土著人发生了多次冲突,于是他把土著人描述成“心中只有仇恨没有廉耻和信誉的人”。

冲突与融合中的土著人

殖民者从与土著人不断的流血冲突中逐渐意识到,要实现对土著人的统治,单纯依靠武力是不现实的。

殖民者开始较为客观地了解土著人,对其实施的政策也发生了改变。

尽管偏见与仇恨依旧存在,但文学中殖民者对土著人的态度和印象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

在1838年迈阿尔溪大屠杀后的庭审中,屠杀28个土著人的7名凶手被判处绞刑。

在当天的报纸专栏上,数篇文章对这一宣判进行了激烈的辩论。

许多白人义愤填膺地认为屠杀土著人的白人罪不当死,因为土著人对白人社会是一种极大的威胁,但并不是所有的新闻媒体都持有相同的观点。

1833年,R·M·莱昂在斯旺河殖民区的《珀斯公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西澳大利亚土著人风俗及语言一瞥》的文章,该文大量引用了土著人的文字,而且在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土著人的同情。

在小说中,他对黑人和白人两个种族可能和睦相处持一种罕见的乐观态度。

结语

澳大利亚早期文学作品中的土著人形象,是欧洲殖民者在澳大利亚殖民历史的一面镜子。

欧洲人初到澳洲,怀着偏见,土著人被描写成为远离文明的野蛮人;

在殖民进程中,殖民者与被殖民者冲突矛盾加剧,土著人成为凶残的野蛮人;

随着殖民策略的改变,欧洲人逐渐理解土著人的野蛮,并不断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土著人要彻底摆脱野蛮人的形象,就必须改变被动由白人书写的状况。

只有发展土著人自己书写的文学,只有土著作者突破白人文学的樊篱,土著人的形象才能得到客观、公平的展示。


参考文献

1 黄源深.澳大利亚文学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 W.里德.澳大利亚土著神话传说[M],史昆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8.

3 吴祯福.澳大利亚历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2.

4 阮西湖.澳大利亚民族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土著人   澳大利亚   土著   殖民者   澳洲   历史文献   欧洲   英国   殖民地   白人   冲突   形象   社会   文学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