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鼎:明朝前中期官员,上书指出冗官问题,竭力替国家开源节流

#头条创作挑战赛#

左鼎是明朝前中期的一名官员,出生在永新,于正统七年成功考中进士,等到第二年的时候,他便被授官为监察御史,负责前往山西一带巡按。

到了正统末年时,土木堡之变爆发,英宗皇帝朱祁镇被瓦剌人劫掠而走,兵事和灾荒接踵而至,国家多灾多难,尤其是靠近北部边疆的一些省份,老百姓更是难以生存。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身为山西监察御史的左鼎上书朝廷请求蠲免太原诸府的税粮,以帮助当地老百姓减轻压力。


后来也先派人请和,左鼎就此上书抗言不可,但朝廷最终还是选择同也先和谈了。而过后,因为山东和河南两地发生大规模饥荒,左鼎被委派过去巡视处理,老百姓在其帮助下逐渐安顿下来。

景泰四年时,左鼎又上了一封奏书表示:“如今国家正值多事之秋,然而边疆地区的军政不立、将士无用,致使瓦剌气焰嚣张,频频入侵。而身为国家栋梁的诸位公侯,其座旁所在的多是些像貂蝉一般的美女,朝廷的财政收入一年比一年少,老百姓的收入也一年比一年少。”

“以我国天下之大,土地兵甲之众,却不能做到守疆卫土,御敌于国门之外,边疆地区的军政着实存在着重大问题。”


“此外,国家的冗官问题也很严重,比如在国初的时候,主事每司只有二人,如今却有十人之多;全国的监察御史起初有六十人,如今却有一百多人;六部侍郎的人数也比开国初期翻了一倍;还有增设了不少抚民、管屯官。一些地方官员人数也增加了不少,比如河南参议原先只有两人,如今却有四人,河南佥事原先只有三人,如今却七人。而布政司和按察司的人数也都各自增加了十多人,无论是京官,还是外官都存在着严重的冗官现象,官员数量太多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左鼎的上书得到了朱祁钰的嘉纳,没过多久,他又继续上书表示:“国家承平发展了数十年,然而无论是国家,还是老百姓其积蓄都没有感到明显增加,一旦遇到战事兴起,就要强行摊派横征暴敛,给老百姓造成巨大的灾难,这是国家谋划者的过错。”


“臣请求抑制工商业,严厉禁止闲游懒惰之人,竭尽全力地让他们回去种田,同时大力裁减冗杂人员以节省不必要的浪费,一些不紧急的工程以及没有实际用处的僧侣都可以罢免了。”

左鼎目的是给国家开源节流,然而他的奏书被下发到户部商议后,最终不允许施行。左鼎为官清廉勤奋,声誉卓著,在英宗皇帝朱祁镇复辟之后,被提拔为左佥都御史,但第二年便病逝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官员   明朝   开源节流   国家   军政   御史   山西   河南   边疆   朝廷   老百姓   人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