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攻宋45年,这45年宋朝在干嘛

#蒙攻宋45年,这45年宋朝在干嘛呢#

端平入洛是蒙宋战争的起始,这场战争直接暴露了南宋军队作战能力的欠缺,使得宋军的主要作战方针全部都是防御性。

窝阔台伐宋期间,正好也是蒙古第二次西征,蒙古分兵之后并没有尽全力攻打南宋,主要是中路的湖北和西路的四川地带,还被宋将孟珙等光复了不少失土。所以这个阶段宋朝其实并没有处于败势。

1241年窝阔台大汗死后,蒙古召回了所有西征和南伐的军队,这时蒙古出现继位问题,大汗之位分别由乃马真后,贵由汗,海迷失后把持,直到1251年拖雷家族的蒙哥才当选为新一任大汗,同时展开蒙古第三次西征以及对宋战争。

蒙哥任命其弟忽必烈为漠南汉地军政事务,忽必烈通过这次任命,与北方汉族结成同盟,获得治理汉地的经验,为将来元朝的建立打下基础。忽必烈率军从陕西出发,攻灭大理国,使得南宋面临腹背受敌的险境。而南宋根本无法再分兵对付云南方向的蒙古军,所以只好大规模的在西南后方增补修筑城墙防御。岳家军的时代,金人其实兵力并不多,刚打下的北边也不知道怎么治理,相反宋军实力强大,靖难之役只是因为皇帝昏庸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而已。所以那个时候,宋朝有反击的实力,金朝甚至连统治中原地区的信心都不足,不然就不会搞一个伪齐出来了。打个比方,北宋本来有七个矿,原本三个矿的金朝突然袭击打下了两个矿,但那时候金朝矿还没开好,根基不稳,所以岳家军才有实力重整旗鼓,差点就把两个矿也给打回来了。

但到了南宋后期就完全不一样了,整个亚洲的资源都掌握在了蒙古手里,相当于南宋两三个个矿打蒙古二十个矿,这45年南宋无论做什么都不可能翻盘的,而且越到后来希望越渺茫。除非蒙古自己出问题,否则南宋亡国是迟早的事。楼上说得对,南宋能坚持45年已经是世界历史的奇迹了。

对了,蒙古人很擅长学习的,一路西征,学会了火药、投石车等技巧,最后打下南宋城墙的投石车(也就是回回炮),来自伊斯兰的工匠。题主你根本不懂,战争是越打到后面优势的一方越优势的,因为他占据了更多的资源。就拿二战来说,日本知道自己国力不如美国,所以就必须毕其功于一役一次性歼灭美国舰队。但是中途岛输掉后,日本离胜利就越来越远了。

南宋和蒙古也是一样,除非在蒙古立足未稳的初期迅速把蒙古打翻,否则蒙古站稳了脚,越到后来,蒙古就越难打,南宋就越没机会取胜。你也不看看,后来一分为四的蒙古帝国,世界那么多国家是花了多少力气才逐渐、分别、慢慢地翻盘回来的。

忽必烈由于跟汉人的关系非常亲密,引来蒙哥的不满,于是蒙哥废除了忽必烈漠南汉地军政事务的职位,亲自率军南下攻宋,主攻四川地区。结果是蒙哥在钓鱼城下被被炮火击伤而死。于是攻打四川的蒙军带着蒙哥的尸体返回蒙古,而忽必烈率领的东部蒙军包围了鄂州(武昌),接到蒙哥去世的消息后,与赶来增援鄂州的南宋丞相贾似道议和撤军。蒙古随后陷入了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的内战,也正式分裂了统一的蒙古帝国。

综上所述,蒙哥汗攻宋由于蒙哥汗之死导致战役被中止,南宋得到了难得的休养时间。但是败象已出。贾似道向宋廷谎报鄂州和议的真相,得到宋理宗的嘉奖,开始把持朝政大权。1264年宋理宗去世,继位的宋度宗仍然让贾似道主政。蒙古对南宋的多年战争,导致南宋滥发纸钞补充军费,而引发通货膨胀。

蒙哥死去后的第二年,忽必烈自立蒙古大汗,但并没有得到大多数蒙古汗王的支持,1264年,阿里不哥战败投降,同年忽必烈正式建立元朝,设立了一系列的政府结构,以汉法治理汉地,同年以燕京为中都,1267年从上都迁都到中都,以在中都城外修建了新的大都城。

忽必烈的统治跟之前的蒙古大汗有着本质性的不同,之前的蒙古大汗是通过当地的汉世候统治汉人,并没有一套正规的政府系统。忽必烈废除汉世侯,以皇帝的身份统治汉人,在北方建立了一个与南宋对立的正统王朝,这模糊了汉人对于南宋正统的认同感,忽必烈治理北方有功,使得一批北方汉人加入了元朝军队南下攻宋。

1268年,元军包围襄阳,把襄城和樊城分割开来,用回回炮击毁了樊城,在1273年迫使守将吕文焕为保襄城百姓而投降元军。而襄阳的救援请求全部被贾似道截住,宋廷未向襄阳增援,这也导致了吕文焕认为南宋大势已去,从而投降元朝的结果。

襄阳被攻下后次年,忽必烈发布了《下江南檄》,告诫伐宋主将伯颜不要滥杀汉人,南宋在长江中下游的防御将领大部分被吕文焕招降,这也印证了当时的汉人认为南宋气数已尽。伯颜沿着长江顺流而下,并没有遇到太多阻碍,随后拿下南宋首都临安。伯颜也遵守忽必烈的指令,并没有在江南滥杀,维护了江南地带经济的稳定。

综上,蒙元攻宋的这45年间,尤其在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后,国力处于上升的状态,而南宋在内忧外患的夹击下国力不断衰退,与蒙古元朝之间的对抗完全处于防守状态,只能拖延灭亡的时间,而不能改变被灭亡的结果。话说联蒙灭金后,南宋朝廷对北上收复失地有过激烈的讨论,恰逢当时蒙军回撤(内部动乱),因此中原地区力量出现真空,于是宋军兵分两路,先头部队先到达开封,等待后续部队到达后再到洛阳,进而控制黄河与长江间的广大地区,然而,很多事情远远超出宋廷意料。

蒙古灭金,可以是说手段用尽,掘开黄河,致使北方大部变成泛滥区,先头宋军在轻装进发时就因此而严重影响了行进速度。嗯,是轻装,这么多人还需要不断补给粮草,后面的运输队基本到后面过不来。宋军先锋进入东京开封后,被蒙军洗劫后的开封城已经不足三百户人了,粮食也是所剩无几,一片萧条,这一点是远远超出南宋朝廷预料的,后续部队抵达开封后,宋军继续进发,进入洛阳。在洛阳城内,宋军发现了蒙古军刚刚离开留下的痕迹,是的,刚刚离开,这意味着宋军带着几天的口粮就这么进入了蒙军的包围圈。本次北伐的结果可想而知,宋人在100多年前被灭国跨江南渡后首次短暂收复开封的行动就以损失大量精锐和无数粮草的结局收尾。此次打击不仅让南宋朝廷损兵折将,更重要的是,宋人此后再也没有北伐的信心。

好的,这是当时的大背景,下面说说这四十年,北伐失败后,南宋朝廷深知主动过江给了蒙古伐宋的借口,因此开始大量修筑要塞,依托长江天险,分为三大防区,从西向东依次为:以秦岭为界的四川,以长江中下为界的襄阳,东边为两淮地区。其中,秦岭蜀川地形最险,两淮地区由于靠近临安,驻扎了大量的宋军,中部依托长江天险,发挥宋军的水战优势,让蒙军在开始的进攻中没有占到多少便宜,宋军依托坚固的城防,让蒙军吃尽了苦头,这里不得不提一个地方,钓鱼城。

钓鱼城位于今天的重庆,之所以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能够闻名于世,是因为在蒙军南下的过程中,大汗蒙哥就战死在钓鱼城下,当地的总兵依托蜀川地区的地形,依托山地悬崖,建起了一种能够自已自足的堡寨,以往围城能够坚守必须要保证城内粮草充足,如果能够自给自足,就不会担心粮道的安全。

在此期间,蒙古帝国发挥了财力优势(此时的蒙古财力雄厚),训练了战力极高的水军,在襄阳一带击败宋朝水军,而两淮地区的宋军也因将领不和,朝廷态度等一系列因素,接连溃败,蒙军势如破竹,于1276年攻陷临安谢太后与宋恭帝投降蒙军,陆秀夫等逃出临安的大臣在福州立宋瑞宗为帝,继续维持宋朝的国祚。这中间,答主不得不吐槽一下,这种不利的情况下,南宋小朝廷内部仍然争斗不休,甚至是被称为宋末三杰的陆秀夫等人也是处于相对的敌对状态,宋廷随仅剩的水军在海上漂泊无定,在泉州受挫后,逃亡珠江口一带。

最后的时刻,崖山。1278年,宋廷在退往崖山后,宋军将百余艘战舰以铁锁相连,抵御元军的进攻,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后来的结局,宋军水师大败,宰相陆秀夫背着宋幼主投海自尽,随后,十余万南宋军民相继投入大海,誓死效忠宋廷。

最后说句题外话,了解宋朝前答主也是对宋朝没有太多好印象,然而仅仅只是大致了解一遍了后,答主现在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精彩的时代,古典中国发展到了极致,宋朝给辽,给金每年的岁币,比起宋朝全国因为稳定安宁的收入实在不值一提。宋军的战斗力也并不差,这点是很多人都会误解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蒙古   宋朝   襄阳   临安   元朝   长江   汉人   南宋   朝廷   大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