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大军攻陷巴格达:人类文明的浩劫,智慧之城毁于一旦

2003年4月8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军占领了巴格达,是为了入侵。早在七百多年前的1258年2月10日,蒙古为首的多国联军占领了巴格达,也是为了入侵。

恰好伊拉克前元首萨达姆把美国比作新时代的旭烈兀(Hülegü)

旭烈兀(中间端坐者)


旭烈兀是成吉思汗的孙子,蒙古帝国第四代大汗蒙哥、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的亲兄弟。金帐汗国君主别尔哥曾经的部下。也是伊尔汗国的开创者,他正是攻陷巴格达的蒙古大军统帅。

1251年,蒙古黄金家族的宗亲蒙哥在金帐汗国支持下成为新一代的蒙古大汗。蒙哥汗打算在原有广阔帝国疆域基础上再次开疆扩土。蒙哥便将目光放在伊朗、两河流域中国两个方向。

蒙哥让自己另一个兄弟忽必烈负责指挥对中国宋王朝的征伐,而旭烈兀则负责入侵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埃及。五年后,1256年他便派旭烈兀指挥15万人精锐部队去远征。

旭烈兀西征路线


蒙哥自己则在蒙古高原坐镇,哪里出现问题就马上赶过去支援。他最小的弟弟阿里不哥侍奉他们的,并肩负留守祖地的大任。

由于蒙古—多国联军大部分士兵是基督教徒,再加上几个蒙古军将领也是基督教徒。当时西欧还处于宗教狂潮,十字军东征仍未结束,再加上旭烈兀针对的是伊斯兰文明,所以西欧认为旭烈兀的军团是上帝派来帮助他们的,所以旭烈兀的军队在西欧也被叫“蒙古十字军”。

尽管旭烈兀是一名藏传佛教徒,但他并不反对其他宗教的存在。实际上,他的母亲唆鲁禾帖尼、他最喜欢的妻子脱古思,以及几位最得力的部下,包括最得力的将军怯的不花都是基督教徒。

所以当西亚的基督教王国听说蒙古军要西征了,便纷纷派去使者去和蒙古结盟。早在1247年,亚美尼亚国王赫顿一世派遣其兄长桑帕德出使蒙古,向蒙古缔结了盟约。

1259年前后,赫顿一世的女婿即安条克国王博希蒙德向旭烈兀递交同盟。之后,旭烈兀在安条克公国设置了一名代表,并在其首都安条克驻扎了一支蒙古军队。

所以旭烈兀的军队组成部分不光有蒙古人,还有来自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安条克等基督教国家的军队,具体兵力不详。

旭烈兀担任庞大的蒙古远征军统帅不光他是现任大汗的亲弟弟,而且他也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旭烈兀曾经以中层军官的身份参加了蒙古对东欧的讨伐。拔都去世后,旭烈兀就成为成吉思汗孙辈中最厉害的将才之一。

旭烈兀从蒙古出发,以短程旅行的方式,经过撒马尔罕之后,于1256年1月2日渡过阿姆河。在此之前,由当时蒙古西征的第一战将怯地不花统领的先锋部队已经出发。

蒙古军队


往后旭烈兀的军队速度势如破竹,出征那年便消灭了横行中东已久的哈萨辛组织。这支曾令昔日塞尔柱帝国等中等政权害怕得发抖的恐怖教派终于被铲除了。

接着旭烈兀的目标是在巴格达,也就是当时所有伊斯兰国家名义上的领袖所在地。巴格达也正是阿拉伯阿巴斯王朝(中国称黑衣大食)的首都。

自750年到1258年,阿巴斯王朝共存在了5个世纪。历史公认8世纪中叶至9世纪中叶这100年间是它的鼎盛时期。

阿巴斯王朝疆域东接中国边境、西濒大西洋岸的庞大帝国内民族众多,信仰不一。阿巴斯王朝曾经击败了拜占庭帝国和唐朝等强大政权。

但在10世纪之后阿巴斯王朝便迅速走向衰落。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愈演愈烈,统治阶级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1055年,崛起于中亚地区突厥部落的塞尔柱人攻占巴格达,成为左右没落时期哈里发的新主子。塞尔柱人领袖突格里勒被赐予“苏丹”的尊号。

塞尔柱人阿拉伯成为帝国的实际统治者,但没有取哈里发而代之,而是利用巴格达的哈里发在政治宗教和思想上的社会影响来巩固和发展他们的势力,建立塞尔柱帝国。马利克沙当政时期(1072—1092),塞尔柱人的势力达到巅峰。

后来塞尔柱帝国也陷入分裂,几个苏丹政权兵力。但同时塞尔柱人还要肩负起来自欧洲的十字军入侵

这层关系听起来比较复杂,我可以这么比喻。阿巴斯的哈里发相当于日本天皇,只是这个国家精神上的领袖。而塞尔柱相当于日本战国时代的足利幕府,这个国家名义上政府。各地苏丹相当于日本各个大名,相互征伐同时还要抵御外敌。

旭烈兀西征时阿巴斯王朝哈里发是穆斯坦绥尔,在欧洲中东史书那里穆斯坦绥尔是个昏庸的家伙。总之古今大部分史学家对穆斯坦绥尔是批评态度,但这样显得有些事后诸葛亮。

当旭烈兀大军距离巴格达260公里的时候,旭烈兀写信要求阿巴斯王朝向他臣服。尽管蒙古之前已经毁灭了花拉子模、塞尔柱等中东国家,而且蒙古人在中东和中国各地犯下令人发指的暴行,但穆斯坦绥尔依然不畏惧旭烈兀。

被蒙古迫害的汉民


并且穆斯坦绥尔强硬地警告旭烈兀不要入侵巴格达,写给他的信中这么说道:“你这个没有经验的年轻人啊,才得志几天就自以为是世界之主。你还不知道从东方到西非,从帝王到乞丐,所有信奉安拉者,皆为我的臣仆,我可以把他们召集起来。”

但令穆斯坦绥尔失算的是,埃及马穆鲁克王朝,叙利亚阿尤布王朝等伊斯兰政权要么是应对十字军入侵,要么畏惧蒙古,总之皆没有派兵协助他抵御蒙古人。

最后,旭烈兀本人从蒙古军营出发,经克尔曼沙赫和霍尔湾南下到底格里斯河畔。到1258年1月18日各路蒙军已经重新会集,旭烈兀在巴格达东郊扎营。

蒙古军的数量远多于巴格达守军,穆斯坦绥尔在位之前,阿巴斯军队就已经荒废已久,早已不是那个征战欧亚大陆的阿拉伯军队。

令穆斯坦绥尔雪上加霜的是,阿巴斯政权内部也出现问题,他的宰相为了苟且偷生已经派人秘密向旭烈兀请降。

1月17日,穆斯坦绥尔派出2万人部队试图趁蒙古军阵型未稳,尝试进攻,蒙古军队采取经典战术打了就跑,让阿巴斯军队步步紧逼。

蒙古战士


阿巴斯军队被蒙古军引到一处平原,而蒙古人趁机破坏了这里的水坝,引水淹没了这个平原,阿巴斯军队大部分士兵被淹死。

第二天,1月18日。旭烈兀下令军队进攻巴格达城东部,站在巴格达高墙上已经肉眼可见外面的蒙古大军。巴格达城中的一切危矣。

1月22日,蒙古将军拜住率军占据底格里斯河西郊阵地,而在河的另一边旭烈兀亲自率军并和怯的不花逐渐完成对巴格达的包围。

1月30日,蒙古军从各个巴格达各个方向展开攻城战,蒙古军携带的配重投石机(法兰克砲)、弩炮等攻城设备纷纷派上用场,蒙古军站在高于地平面的土丘上用这些工具猛攻巴格达城。

蒙古攻城器械


从这一刻开始起,巴格达人被困在了恐惧中。每天有无数石头弹、箭镞甚至燃烧武器投入城中,摧毁了街道,并且杀死了不少市民。据史料记载,仅被蒙古军每天这么围攻一周,巴格达街头上到处遍布尸体。

城内大部分要么因为恐惧,要么为了专心抵御外敌,所以没人给这些死于蒙古攻城武器的平民收尸,任由这些人尸体在外面暴晒,或则被野狗、老鼠啃食。

巴格达这座城市被蒙古人围绕着猛攻整整50天。守城战的惨烈程度可以后面的土耳其人攻陷君士坦丁堡、德川家康攻陷大阪城相比。

城外的旭烈兀不打算给巴格达所有人任何逃生的机会。不得不说蒙古侵略军的军事行动十分细密周全,军队已经在底格里斯河上搭建两座浮桥,分别位于河的上游与下游,用来封锁河流上的一切逃生通道。旭烈兀还加派1万士兵配置攻城武器驻守浮桥。

果然旭烈兀的做法奏效了,穆斯坦绥尔的一个官员在围困环境已经被逼上绝路,他尝试用船逃生,然而刚出城没多久。蒙古军利用攻城设备向他的船发起攻击。

蒙古军围攻巴格达情形


三艘船因为遭遇攻击而翻覆,船内每一个人都死了。但这位大官坠入河中后竟然还奇迹般逃回巴格达,暂时地活了下来。

接着蒙古军所有弓箭手站在巴格达城四周向城内射箭,很快箭簇铺天盖地般射入城内,攻城战进入到了高潮。

蒙古弓箭手

到了2月1日,一座城门庞的塔楼在铺天盖地的轰炸下分崩离析,蒙古军随后占领了整段东城墙,掌握了巴格达城的重要战略地。这时穆斯坦绥尔意识到大势已去。

由于蒙古军在围攻期间,曾许诺投降就放过城内所有学者、神职人员、商人等。穆斯坦绥尔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决定派遣使者向旭烈兀请降。

但对于旭烈兀而言,穆斯坦绥尔的投降太迟了。旭烈兀拒绝了他的投降,决定用武力打开巴格达的城门。所以蒙古军持续对巴格达狂轰滥炸。

穆斯坦绥尔只好接着连续派遣两个使团来到蒙古军大营,以表投降。为了显示自己诚意,使团携带了重礼。

期间,阿巴斯军队的总统帅苏莱曼沙被在一次战斗中被蒙古军俘虏,这个将军曾经数次击败蒙古军。他和他的700家眷及奴仆被押到旭烈兀的大营。

旭烈兀说:“我听说你会算命,你怎么没有预料到今天?”

苏莱曼沙没有理会旭烈兀,然后他和他一家老小所有人被蒙古军屠杀。苏莱曼沙和他的副将首级也被蒙古军悬挂在显眼位置。

2月10日,巴格达的巴士拉地区被蒙古军摧毁,哈里发穆斯坦绥尔带着3个儿子,以及城内地位最高的3000人出城,其中还包括先知穆罕默德的后人,他们来到旭烈兀大营前正式向其投降。

旭烈兀一开始礼貌地接待了穆斯坦绥尔和他的人,然后在旭烈兀要求下,穆斯坦绥尔命令巴格达一切军民放弃抵抗。

这一刻起,巴格达沦陷。旭烈兀耀武扬威地带着大军进入了这座伊斯兰甚至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接下来介绍下巴格达城的建城历史,750年阿拉伯帝国发生内乱。阿巴斯王朝(黑衣大食)取代了倭马亚王朝(白衣大食)。阿巴斯王朝开国哈里发曼苏尔需要一座新的首都。这个首都能担当起超过1000万平方千米国土的大本营。

阿拉伯帝国

于是曼苏尔亲自去两河流域挑选合适的城市作为新首都。最终他在幼发拉底河一带发现了合适的地方,这片区域甚至被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感叹为优质领地。

虽然巴格达是曼苏尔建立的,但是巴格达的土地历史比阿拉伯帝国还悠久得多。根据考古证据和史料证明,早在远古时代,这片土地已经有社区了。

后来这里兴起了巴比伦古城,以至于近代英国人误以为巴格达就是巴比伦。古欧洲文明的征服者亚历山大征服巴比伦后,将这里定为首都。后来亚历山大也在巴比伦病逝。

巴比伦


亚历山大死后,他的帝国也随之分裂。其中疆域最大的塞琉古帝国将首都设立在巴比伦附近,并命名首都为塞琉西亚。塞琉西亚也成为了希腊—罗马时代世界上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公元前一世纪,塞琉古灭亡后,占领西亚的帕提亚帝国以塞琉西亚城为基础修筑了都城泰西封。之后新的波斯帝国——萨珊王朝依然以泰西封作为国度,泰西封成为了波斯文明的中心。

泰西封


4世纪前作为波斯首都的泰西封城防相当脆弱,别说被罗马人攻陷过两次,甚至还被游牧部落状态的阿拉伯攻陷过。当然这也有波斯之前不重视泰西封的原因,因为泰西封当时并未成为波斯帝国经济中心。

到了4世纪,萨珊王朝最伟大的皇帝沙普尔二世时期,泰西封城墙已经加固,它不再像之前攻打帕提亚和波斯时轻易能攻入城内。它已经脱胎换骨——对于以擅长攻城战为闻名的罗马军团来说泰西封已固若金汤。

沙普尔还在泰西封修筑了豪华的宫殿,至今为止在泰西封遗址还看得到萨珊时代的建筑痕迹。

637年,正在崛起的阿拉伯人从衰弱的萨珊王朝手中攻陷了泰西封,阿拉伯人将泰西封洗劫一空。泰西封一度成为空城,之后阿拉伯倭马亚王朝将首都设在大马士革

直到倭马亚王朝灭亡后的762年,曼苏尔哈里发来到这里,再次改变了这座城市的命运,曼苏尔是一个眼光很准的人,巴格达不但是风水宝地,而且这里还拥有五千年前苏美尔文明时期的水利系统。

而“巴格达”最为广泛的含义是“花园”。还有说法巴格达在波斯语意思是“神赐之城”。也就说是巴格达这个名字并非阿拉伯人命名,而在更早就有了这个名称。

虽然是巴格达是伊斯兰为国教的帝国首都,但是在8世纪,巴格达拥有大量基督教徒,看上去比中世纪的罗马更像是基督教城市。毕竟巴格达比罗马等欧洲城市距离基督圣城耶路撒冷要近得多。

根据史料记载,曼苏尔聚集了数十万劳工兴建巴格达这座新首都,每个劳工待遇都不错,至少日薪3克银子。当时3克银子就能买到一整只羊。

曼苏尔还亲自监督巴格达的建造,并且还运用了希腊、中东文明的几何学。巴格达的道路设计就足以说明其“条条大路通巴格达”

巴格达城复原


巴格达的西北门道路可以直通叙利亚,东北门道路可以直通中亚地区。而且巴格达的道路可以容纳大量军队在这里行走。

巴格达建城后,整座城市布局就是圆形。曼苏尔在这座城市耗费了大量资金,但他却没有太多时间在这座城市享受。巴格达建城九年后,775年,曼苏尔哈里发就去世了。

但十几年内,随着的大量人口迁入,巴格达的人口实现了爆炸式增长,为财富的迅速繁荣打下基础。从阿拉伯沙漠到中亚,来自世界各地的民族迁入这里,巴格达成为了世界上最为多元化城市。

巴格达以清真寺和公共浴室多著名。浴室是为宗教规定的净体蒲要而设, 同时也是居民的一种悠闲的享受, 妇女也可以在规定的日子到公共浴室沐浴。到公共浴室沐浴是普遍的,关于浴室的数目原有若干说法, 都嫌夸大。比较可信的是, 在布耶朝白哈•道莱当政时, 933年计算浴室有3000所

巴格达古公共浴室


值得一提是,这些浴室面积都非常最大,最大的浴室犹如一个销品茂那么巨大。从这些数字和巴格达的面积来估计, 9世纪的巴格达有150万人,最多近200万人。和唐朝长安和后来宋朝开封并列为当时世界上唯二人口破百万的城市

到了哈伦拉希德成为哈里发时期,对巴格达和阿巴斯王朝而言可谓荣耀巅峰。哈伦拉希德执政后,每天都在对外征战,钻研科学和学术,为巴格达大兴土木。而且哈伦时代,阿拉伯贵族生活到了最为奢侈的时候

哈伦拉希德身上发生的事情非常之多,他的一些生平故事甚至被改编为了小说,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大部分故事原型都是来自哈伦这位帝王,哈伦说是《一千零一夜》的主人公也不为过

哈伦拉希德


但哈伦拉希德并不是败家子,到了809年这位哈里发去世时,为国库留下了9亿第纳尔的积蓄。

8、9世纪的巴格达,19世纪的伦敦,20世纪的纽约都是人类历史上的名副其实的世界中心。

当时阿巴斯王朝,以巴格达为中心的伊拉克省份每年收入是帝国境内第二富裕省份埃及的收入四倍,每年国库收入高达1.6亿银币,约合480吨白银。伊拉克省份是阿巴斯王朝最富裕的成份

哈伦拉希德死后,他的两个儿子争夺哈里发位置。最终其中一个名叫马蒙的皇子成功击败他的兄弟夺取皇位。马蒙虽然在813年通过暴力手段上台,但是他统治的二十年是阿拉伯科学和文学事业的最高峰

马蒙为巴格达新建了一个建筑,名叫“智慧宫”,他的作用相当于今天的国立图书馆和科研院。智慧宫里专门研究希腊罗马的法律,印度的数学和医学,波斯的文学等。

828年,马蒙还亲自修筑了一个天文台,这是伊斯兰文明第一个天文台。马蒙还亲自参与研究天文,当时他为了想看看地球周长是不是2.4万英里。马蒙率队来到巴格达西北部做实验,最终成功验证了这个答案。地球实际周长为24902英里

马蒙为了求知,不惜出重金雇佣国内外的科学家、医学家、文学家、音乐家等大家。马蒙为了得到拜占庭珍藏的希腊古籍,还与敌国拜占庭建交,以此好从拜占庭借阅珍贵的书籍。

智慧宫


马蒙时代标志着阿巴斯王朝乃至伊斯兰文明达到了一个顶点,但正所谓盛极而衰。到了9世纪60年代阿巴斯王朝内战不断,而后阿巴斯内部的突厥民族趁机做大,在945年波斯化的突厥人甚至攻入了巴格达

这是巴格达历史上第一次被异族人攻入,尽管巴格达城遭遇了部分破坏,但后来入主巴格达的政权依然对这里有进一步建设。而且巴格达依不失去世界上重要一席地位。

就像日本战国时代的京都,尽管堕落,但依然是最为神圣庄严的地方。军阀们都不敢随便毁坏这里。

而巴格达的知识研究在13世纪蒙古入侵前夕,依然繁荣兴盛。1233年,也就是旭烈兀攻入巴格达前25年,这里还新建了一所高等学府——穆斯坦绥里大学

知识的海洋巴格达

即使在蒙古入侵前,阿巴斯王朝灭亡前夕。巴格达依然是一座资料宝库。在阿巴斯王朝统治的500年里,阿拉伯文化界迎来了繁荣兴盛的时代。

尽管这一时期埃及、伊朗、中亚等地先后脱离阿巴斯王朝的统治。哈里发政权旁落。

毫不夸张地说,8世纪和9世纪的巴格达是当时人类文明的巅峰。

当1258年12月10日,旭烈兀和蒙古联军进入这座城市时候,意味着巴格达乃至伊斯兰文明史无前例的至暗时刻已经到来

蒙古军攻入巴格达

从成吉思汗到旭烈兀时代,蒙古的三次西征都给西亚和中亚带来了严重的灾难,最能体现蒙古人破坏力的就是人口锐减

虽然人口的缩减与交战过程中的死伤以及带来的饥馑、瘟疫有关,但最主要的原因是蒙古军在占领后对当地实行肆无忌惮的屠杀和掳掠。据后来伊尔汗国的《世界征服者史》记载,1219年20万蒙古大军冲入中亚,讹答刺城(今哈萨克斯坦)化为废墟。

《世界征服者史》说:“内堡和城墙被夷为平地,然后蒙古人撤离,那些刀下余生的百姓和工匠,蒙古人把他们掳掠而去,或者在军中服役,或者从事他们的技艺。”

在花剌子模国都撒马尔罕,成吉思汗将中亚被征服的居民排在蒙古军前充当炮灰,诱杀撒马尔罕5万守军,并斩杀3万土库曼降军。然后从居民中挑选三万名工匠分赐勋属、三万名壮丁充作随军役夫。

乌尔根奇,由于蒙古军在这里遭到最顽强的抵抗,伤亡慘重。蒙古军攻下城后为了泄愤,除部分妇孺、工匠外,其余的男性居民被分列于蒙古军之间,全部死于刀箭之下。

当恐慌的巴格达人列队走出城市,分成几队向蒙古军投降时,蒙古人却违背之前放过城内大部分民众的承诺,将他们押往营地,然后在那里无情地屠杀他们。

14世纪叙利亚历史学家伊本.卡希尔在他的著作里描述被蒙古人屠杀的巴格达城里人大多数都是科学家、医学家、文学家等社会精英。而且蒙古人连他们家眷也被放过,也当牛羊一样宰杀。

蒙古军屠杀巴格达市民


蒙古人对巴格达的屠杀持续了40天,这些天里巴格达市中心成为了一片火海,宏伟的阿巴斯王朝宫殿化作焦土,历代哈里发陵墓也被蒙古人摧毁,以及城内所有清真寺、学校、医院、图书馆等场所统统从地面上消失

关于蒙古人屠杀的细节实在是太过残忍,这里就不多叙述。不光是蒙古人,由于蒙古军里基督教徒很多,极其厌恶穆斯坦绥尔的格鲁吉亚人在针对巴格达屠杀时额外卖力,甚至部分基督徒由于对穆斯林过于痛恨,所以犯下恶行时候比蒙古人更凶残

而同样信仰基督教的亚美尼亚还在史书里对巴格达大屠杀幸灾乐祸,甚至将蒙古人攻入这里称之为“天罚”。

而被蒙古人俘虏的穆斯坦绥尔哈里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座由自己建立起来的城市毁灭,从750年建立的阿巴斯王朝到这一刻也算正式灭亡

到后面,蒙古西征军的大将怯地不花都看不下去了,怯地不花建议旭烈兀不要再屠杀了,不然这里成为蒙古人的领土后无法就无法给政权带来财富。

旭烈兀经过多方面考虑,终于下令结束了对巴格达的屠城。巴格达只有极少部分居民幸村下来,据说这些居民在蒙古屠城期间统统躲入肮脏的地牢,下水管道里。

旭烈兀为首的蒙古军到底屠杀了多少巴格达平民数字说法不一,当事人旭烈兀后来写给法国国王路易九世的一封信中自称杀了20万人

而大多数当时史学家认为蒙古军屠杀了80万人,甚至也有说法是200万人(这个说法不可信,都超越巴格达巅峰人口了),最少的版本都不低于10万人。总之巴格达从这一刻起失去了世界中心的地位。

死者和垂死的人在街道上堆积如山,巴格达成为了一座死亡之城。堆满的尸体被雨水淋湿后开始腐烂,整个城市充斥着恶臭,接着引发了瘟疫,病毒一路扩散,最远传到叙利亚,又有许多人因为瘟疫而死亡。

从巴格达大屠杀幸存下来的居民由于样子太过于狼狈和肮脏,走在残破不堪的街头犹如一群僵尸来到人间。史料记载旭烈兀见巴格达被破坏后样子太过于惨不忍睹,他早在2月16日就离开了巴格达城,在附近军营休整。

巴格达这座由曼苏尔哈里发建立的繁荣城市亵渎得相当严重,灌溉系统和农田以及城市布局被蒙古人毁于一旦。

旭烈兀毁灭巴格达后,他还要处理一个问题。便是如何处置已经是阶下囚的穆斯坦绥尔。据史料记载旭烈兀召见穆斯坦绥尔对他进行了嘲讽,然后向他索要财宝。

穆斯坦绥尔给旭烈兀献上2000件尚好长袍,1万件金器和大量宝石,但旭烈兀仍然不满足,他要求穆斯坦绥尔给他更多的财宝!

于是穆斯坦绥尔带人在巴格达挖开了一个蓄水池,里面布满了黄金物件,每一件都重达0.5千克重。这是穆斯坦绥尔和历代哈里发积累下的财宝,但这座金山已经归旭烈兀所有。

穆斯坦绥尔后宫的700名妻妾1000名太监也成为了旭烈兀分配给部下的战利品。刹那间穆斯坦绥尔从世界上最富裕的人变成了最穷的人。

接下来穆斯坦绥尔不光要失去他的财宝和女人,他的性命也要给蒙古入侵者夺走。

史料记载穆斯坦绥尔有几种死法,但所有版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穆斯坦绥尔是不流血而死。我们就挑选其中一个版本来描述。

旭烈兀夺取穆斯坦绥尔一切财产后将他关押在地牢里,并且断绝他任何食物和水。之前养尊处优惯了的穆斯坦绥尔受不了这般待遇,过了几天,他请求见旭烈兀,放低身段要大汗给他吃饭。

旭烈兀同意接见穆斯坦绥尔,然后他将穆斯坦绥尔带了之前属于他的金库那里。旭烈兀指着财宝说:“你就吃这些东西吧。”

穆斯坦绥尔说:“这些不是吃的东西。”

旭烈兀道:“攻入巴格达前,你都不愿意将这些不能吃的东西给我。”证明穆斯坦绥尔对于他而言投降得太晚了,哪怕投降后百般恭顺。

穆斯坦绥尔被带到金库

然后穆斯坦绥尔被旭烈兀关在这座金库里,依然不给他吃的。于是这个45岁的中年男人独自在金库里挣扎了4天

4天后,2月21日,饿的奄奄一息的穆斯坦绥尔被人带到巴格达城外的瓦克夫村,穆斯坦绥尔已经饿得没有力气反抗。他在这里遇见了旭烈兀,还有他的两个儿子。

穆斯坦绥尔已经被折磨得麻木了,他已经可以接受任何发生的不幸。果然如他所料这一天正是他的末日。

然后旭烈兀当着他的面把他两个儿子所弑杀,穆斯坦绥尔则被装进麻袋里,然后让战马给踩踏而死。

旭烈兀杀害哈里发,毁灭巴格达后,他于3月8日离开了这里。之后旭烈兀命令3000名士兵清扫街道,恢复当地秩序。

而旭烈兀从这座城市掠夺的财宝,部分被进贡给了蒙哥汗,部分藏在一个岛上,之后旭烈兀也安葬在这座岛上。

巴格达的人口、生产力和财富在蒙古人进入后,在近几百年来都处于倒退阶段。甚至在16世纪土耳其帝国的苏莱曼大帝攻下巴格达前,这座城市依然没有恢复元气。

蒙古人不光毁灭了一座精美的城市,杀害了大量人口。蒙古人还毁灭了人类文明的无价之宝——当年历代哈里发所珍藏的图书都被蒙古人销毁,蒙古人无法销毁的则将大量书籍丢进巴格达附近的河流里,河流甚至被墨水染黑,可见蒙古人对科研成果的无情挥霍

也难怪萨达姆后来公开说没有蒙古人入侵巴格达,伊斯兰文明可以比西方文明更早建造出原子弹。虽然不知道他的话是否准确,但可以肯定蒙古军对阿拉伯科研成果毁坏之严重。

之后旭烈兀在伊拉克和伊朗地区建立的政权名叫“伊尔汗国”,在伊尔汗国统治下巴格达也并未得到很好的发展。更没有恢复到战前的发展水平。

1258年旭烈兀攻入巴格达只是蒙古人对巴格达城的第一次迫害,由于伊尔汗国可汗一开始信仰基督教,所以巴格达大量清真寺被拆除改造为基督教堂,不少穆斯林被屠杀

之后伊尔汗国创立后由于频繁和周边国家爆发战争,国库空虚,蒙古可汗又从统治下的各地搜刮财富,无疑给巴格达和蒙古治下西亚地区所有城市造成负担。

到了合赞汗统治时期,伊尔汗国从基督教改信为伊斯兰教,伊尔汗国又发起针对全国基督徒的迫害,巴格达城内不光基督徒被斩杀殆尽,就连犹太人也遭毒手。

一座城市的沦陷非但不能唤起世界各民族对他的同情,反而还会唤起人们对他的藐视,巴格达不再庄严,别说能否再成为世界中心,甚至后来不少攻入巴格达的军阀都对这里展开屠杀,蒙古人开了个坏头

1533土耳其帝国皇帝苏莱曼任命大维齐尔(宰相的意思)易卜拉欣率领大军从北伊拉克进军。1534年土耳其军队再次从波斯手中攻陷大不里士。接着苏莱曼率军跟易卜拉欣会和,苏莱曼亲自进入大不里士并且为了笼络人心而重赏了当地人。

接着土军继续向东,翻越了扎格罗斯山脉,他们成功抵达了美索不达美亚平原,土军兵临巴格达。当地势力都听说了土军战力强盛,不敢与之正面交锋。有的逃到波斯,有的向土军投降。

1534年年底苏莱曼大帝率军进入了巴格达,当时很多人以为苏莱曼会像他的父皇赛利姆那样将什叶派教徒斩尽杀绝。但苏莱曼却将什叶派和逊尼派教徒一视同仁对待,他很好的在巴格达做好了善后工作

并且苏莱曼下令在巴格达修了不少公共设施,比如宗教庙宇和一些基本建筑。此时巴格达已经早已不是阿巴斯王朝时期的繁荣城市,而是一个残破不堪的旧城池。

之前波斯的君主伊斯玛仪攻入巴格达时候也对这里进行了破坏,虽然破坏程度不如蒙古人。而土军这次攻入巴格达后,带来的不再是屠杀而是重建这座城市

苏莱曼在巴格达呆了半年才离去,但他很好在巴格达落实了土耳其的律法和行政制度。为土耳其从此刻统治伊拉克350年打下了基础。

苏莱曼大帝


苏莱曼征服巴格达的意义和他的先辈穆罕默德二世攻下君士坦丁堡赛利姆征服埃及和叙利亚的意义一样重大。都知道巴格达是昔日强大的阿巴斯王朝首都,虽然巴格达已经失去以往地位。但是巴格达在不少伊斯兰教徒心中有着神圣地位。

今日巴格达

苏莱曼大帝御驾亲征拿下巴格达无疑也是向外界释放出土耳其帝国继承了昔日阿拉伯帝国的地位这样信号。

参考书目

(法)勒内·格鲁塞《草原帝国》

(英)贾斯廷·马罗齐《巴格达》

(中)徐良利 《伊尔汗国史》

(英)卡罗琳·芬克尔《奥斯曼帝国1299~1923》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巴格达   蒙古   斯坦   伊斯兰   波斯   阿拉伯   王朝   蒙古人   帝国   浩劫   大军   人类文明   智慧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