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的蜀国到底有多强?

吴国,孙权继父兄打造的江东三世政权可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加上有长江天险,土壤肥沃,所以东吴的实力其实是不容忽视的,但是内部并不团结,顾,陆,朱,张四大家族官员众多且并不团结,氏族在其中占了很大的地位,加上东吴后期孙权的政治偏向,以及人才匮乏,难免走上灭亡的道路。

然后蜀国,三国演义里对蜀国有很大的倾向性(刘氏后裔),但真正的正史里可以看出,蜀国其实并不是我们从演义里所看到的那么好。首先就是内部政权问题,刘备带着自己的荆州集团入西川与当地的益州集团矛盾纠纷不断。而且众所周知,刘璋管理西川时胸无大志,对外毫无扩张之心,加上当时西川门阀,诸葛亮数次出祁山都失败的真正原因应该就在这里。内部政权的不巩固,以及对外扩张的索求无度,导致西蜀政权早就岌岌可危。当然,领导的昏庸和奸臣当道也是原因之一。

最后魏国,魏国无疑是势力最大的国家,面对当时的孙刘两家联合抗曹还是有所压力,但却并不影响大局。虽然内部也有纷争,但整个魏国说小了来其实都是曹氏家族势力,外部势力哦度很难渗人,当然司马懿这头潜伏了30年的除外,当然魏国最后胜利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人才!魏国从来不缺人才,这个无论是在正史还是演义中都可以看出来。后期的魏国,已经三国中实力最强。






客观地说,蜀国并不弱,三国排名前期应该是魏蜀吴,后期是魏吴蜀。三国时期,魏国基本在占据了半壁江山,无论政治经济军事来说,曹操都稳稳地控制着天下三分而有其二的局面,而吴蜀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它们的由来也基本是刘备孙坚在正统的汉家朝廷混不下去的结果。曹操一直代天子讨不臣,在南征北战的过程中处于攻势,而吴蜀都是处于守势,赤壁之战也是吴蜀联合反抗曹操的讨伐。其中吴国基本是全程在防守,除了小规模的配合蜀汉进攻曹操,它们最大的进攻战役在于杀关羽夺取荆州。而反观蜀国,关羽死后还能动员起号称七十万的大军讨伐东吴,吓得孙权几乎要向刘备称臣,但可惜的是刘备不允许,其他的小规模进攻包括了诸葛亮的六出祁山,平定南蛮少数民族和姜维的九伐中原。由此可见,蜀国的军力前期是强于东吴的,武将有关张赵马黄,文有卧龙凤雏,而他们经不住岁月的凋零,这个客观原因还是跟他们的疆域有关。当时曹魏的中原是天下最好的地方,人口土地众多,经得起消耗。孙权的江东虽然尚未完全开发,但是自古有渔盐之利,仅次于曹魏。刘备占据的两川之地虽然号称天府之国,易守难攻,但是在那个时代根本养不活足以支撑庞大帝国的人口和军队,以至于后来诸葛亮自己都要屯田来休养生息。结果是诸葛亮在出师表的时候已经表达出了再不打等士兵老了就没兵了这样的感慨,正是这个原因最开始三足鼎立的局面最先垮塌的会是蜀国,后来是魏国和吴国,最后由继承了曹魏遗产的司马家篡魏立晋,一统天下。





不好意思,真实三国历史中,蜀国是最弱的势力,一点都不强。


当然,如果只看《三国演义》,肯定会认为蜀国是当之无愧的最强力量:诸葛亮大智若妖,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张飞喝断当阳桥,赵云长坂坡七进七出……这样的力量,怎能称之为弱呢?


然而真相是,小说创作与真实史实存在差异,诸葛亮固然多智,五虎将固然英勇,但除了这几个大家耳熟能详的角色之外,蜀国再无其他资产了。图霸天下,光有这么几个人是远远不够的。


三国时期的历史情况是曹魏占据中原,天下十四州有十州在手,人口、土地、军事力量、资源储备都是三国中最强;吴国地处江南,生活富庶,孙氏父子从小便扎根于此,手握三州,众志成城;至于蜀国,鼎盛时期也只有一州在手,而且几乎是全民皆兵的状态,占据地理优势勉强自保而已,而且这份天险也并不是刘备用军事力量打下来的,众所周知,刘备是被请进去的。


对于蜀地来说,刘备军团完全是外来力量。刘备、张飞是河北人,关羽是山西人,黄忠河南人,马超祖籍陕西,诸葛亮出生于山东……发现了吗?蜀国建国的核心力量,没有一个是蜀国人。不是本地人,就意味着没有可用的宗族关系,刘备政权和蜀国的国民之间是存在距离的。而且,这种状况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在人才的储备方面捉襟见肘,蜀地名仕大多瞧不起刘备,也不愿为之效力。


因为人才储备不济,所以蜀国在核心力量相继去世之后,就走向了断崖式的下跌。刘备晚年出征吴国,夷陵之战几乎是一触即溃,这才上演了白帝城托孤的戏码。到了公元262年,司马昭对蜀地的认定便是四个字“师老民疲”,进而一举灭亡蜀国。


如果蜀国真的很强,怎么会是三国中最先灭国的一个呢?






三国时期的蜀国,到底有多强?本就是一个益州牧硬生生地整成了蜀汉帝国,能强到哪里去呢?

豹眼不清楚为何许多人替刘备、诸葛亮感到遗憾,似乎他们只是运气不好,否则就可以一统天下。

但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


汉高祖能做到的,刘备为啥做不到

豹眼一直在想,刘邦咋能依托西蜀进而平定天下,咋刘备就做不到呢?

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并不仅仅是有多少兵力,更要看重有多少能统领军队打仗的将领。

刘邦有萧何,刘备有诸葛亮;刘邦有张良,刘备有诸葛亮;刘邦有陈平,刘备有诸葛亮;刘邦有韩信,刘备有诸葛亮。

且不说诸葛亮能不能比得上萧何、张良、陈平、韩信,事实上,刘备只有诸葛亮,但也没有真正发挥出诸葛亮的全部能量,仅仅是委托诸葛亮筹办粮草而已。

刘邦登基称帝,萧何居功第一,但没有张良、陈平,没有韩信,萧何就是一个任劳任怨的劳模,最后啥也不是。





刘备的韩信在哪里?

刘邦几乎是屡败屡战,情况跟刘备基本相同。

在刘邦兵败彭城后,韩信与张耳率兵数万,先破楚军于京、索之间,后平定魏国,请命北伐拿下代国。

刘邦全军覆灭,剥夺了韩信全部精兵。韩信背水一战,击败赵国,派人降服燕国。援助刘邦并击败项羽派往赵国的奇兵,平定赵国城邑。

刘邦成皋兵败,再次剥夺韩信精兵,韩信收集赵国残兵败将进攻齐国,全歼龙且二十万楚军。

项羽与刘邦签订鸿沟协议后,听从张良、陈平建议,撕毁协议,进攻项羽失败。韩信率军与刘邦会师垓下,并指挥刘邦所有军队围歼楚军,逼迫项羽战败自杀。

整个楚汉战争,刘邦主要是抵抗项羽的主力部队,但外围作战几乎是韩信一人完成。

反观汉末三国时期,刘备率军与曹操、孙权周旋的时候,刘备的韩信又在哪里呢?




蜀汉人才济济,但没有形成一个强大的团队

没有史料记载刘备最强大时有多少兵力,但十几万是有的。这点兵力不必说与曹操相比,就是与孙权相比也是弱势。

但战争的胜负并不仅仅在于兵力的多少,韩信的情况就说明了这一点。

韩信也是数万兵力起步,但包打天下。这点兵力,刘备还是有的,但带领这些兵力百战百胜的将领在哪里呢?

蜀汉人才济济不假,但像韩信这样的军事天才还没有。别的不说,就说关羽,一个襄樊都吃不下,还能包打天下吗?

关羽之败,纵有一万个理由,但终究是失败了。

马超很厉害,但被曹操像赶兔子一样跑到了西蜀投靠刘备,这能与韩信相比吗?

其他的人还能办到吗?魏延镇守汉中十多年,给他几万军队拉出去逛逛,能走多远呢?

吃瓜群众就不必操心了,魏延是不是那块料,刘备比所有人都清楚。

马超一直想回到西凉去,并非绝对是刘备不放心。马超在西凉的确是有些影响力,但恐怕只会给刘备添麻烦,未必能有所建树。马超、韩遂等十部反叛都难有作为,马超单枪匹马能走多远呢?刘备一样是很清楚。

论单打独斗,他们对付不了曹魏、孙吴的群狼战术。更要命的是,他们自始至终没有形成一个稳固的团队。分兵把守,这就更削弱了其战斗力。





团队作战,弱化了曹魏集团个人声望,但其战斗力却爆棚

受演义的影响,刘备“五虎上将”的名气远远盖过曹操的“五子良将”。但历史的真实是无论单打独斗还是团队作战,五虎上将都不是五子良将的对手。何况曹操还有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真等嫡系将领。

曹操不仅要面对孙权、刘备,还要对付北部游牧民族的骚扰及内部反叛势力。曹操讲究的是集团作战,相对弱化了每一个将领的能力和功绩。

在每一次重大战役中,曹操集团二三流战将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部分势力,无论是演义还是史书都没有完全、真实的展示出来。

在以往的问答中,豹眼曾经说过,曹操的军事势力是金字塔式的结构,而刘备军事实力的组成却是麻杆式的,高度是有了,但缺乏厚度。


因此,豹眼认为,刘备的军事力量除了“五虎上将”之外,可以单独一战的就只有魏延一人。

豹眼并非有意排斥刘备,任何一个人能一统天下,豹眼都认为是幸事。但不得不说,刘备、诸葛亮心比天高,但实力的确是不允许哦。

从军队的数量来说,刘备无法与曹操相提并论,就是与孙权相比也差了一半。

就鼎盛时期刘备的战将而言,“五虎上将”绝没有见谁灭谁的能力,在局部战役中,或许有些优势,但放在大的整个战役中,没有一人能担当起独挽狂澜的重任。

关羽万人阵中斩杀颜良,那是在曹操整个集团的运筹之中,这正说明了曹操团队作战的威力;

赵云长坂坡之战的勇猛还是汉水之战的“一身是胆”,都是败中脱险;

张飞长坂坡一声断吼只是困兽夺命一搏,毕竟不是张辽逍遥津之“威震江东”。

张飞、赵云等人的勇猛多体现在求生之中,没有化作实实在在的胜绩,这就是差距,说到底就是整体实力不够。

回到题主的问题,在刘备鼎盛时期,除了“五虎上将”个人实力可以与魏吴单独一战以外,别无可以称道之处;蜀国建立以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都先后去世,刘备已经没有了与曹魏、孙吴一战的本钱。刘备不服,但夷陵之战足以说明了一切。

与其说蜀国到底军事实力有多强,还不如说蜀国到底有多弱。

汉中之战后,刘备的精锐就剩关羽荆州那三万左右的兵力;

襄樊之战后,经过两年的休整,刘备才勉强凑集了三万五千左右的兵力讨伐孙吴;

夷陵之战后,蜀国也就只剩下刘备永安城一万残兵、赵云一万援军以及魏延驻守汉中的兵力。其他地方的兵力也就只能维持地方秩序,就是防御曹魏、孙吴的能力也不够。

刘备病逝,南中叛乱,诸葛亮美其名曰“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但史实是如果诸葛亮平叛的话,该动用哪里的兵力呢?

经过休养生息,诸葛亮发动了北伐,但豹眼认为,每次诸葛亮动用的兵力最多就是五万人左右,这也是北伐没有实质性收获的根本原因。

蜀国灭亡时,在册甲士十万二千人,其中姜维统五万精兵在剑阁抵抗钟会,诸葛瞻父子率三万在绵竹全部阵亡,另有两万驻守永安防御孙吴。

从这个数字来看,就基本清楚蜀国军事实力有多强了,确切地说是多弱。

诸侯争霸还是凭实力说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必说姜维,就是诸葛亮一直活着,也不会有奇迹发生。

不愿意洗洗就睡的人,就躺在床上意淫吧,只能祝愿他们做个好梦,把孙吴、曹魏灭掉了。


注: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删除。




三国时期,蜀国最强的时候,应该是在公元221年,刘备拿下汉中时期,是整个蜀汉的顶峰。那个时候,蜀国拥有了整个益州和半个荆州,兵员总数在15-17万人左右,并且这些部队中,大多数都是常年征战下来的精锐部队,其实力与魏国和东吴都有的一拼。

在公元219年也就是刘备拿下汉中之后的一段时期里,蜀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历史最高的巅峰时刻,而在人员上,也是人才最多的时期。

武将方面,有我们熟知的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黄忠和马超,此外还有魏延、吴懿等大将,都属于当时顶级水平的武将;文官方面有诸葛亮、法正、费祎、蒋琬、邓芝等,从人员结构上来说,当时蜀国武将集团的实力明显高于文官集团,文官集团的整体水准在三国来说偏弱,武将集团的整体水平是当时三国最强的。

▲五虎上将,代表着刘备在武力上的巅峰时期

不过即便是蜀国实力最强的时期,刘备也只能单独对战曹魏或者东吴当中的一家,并没有同时对抗两家的实力,所以从外交上来说,还是需要联吴抗曹。

对于当时的刘备来说,最好的发展方案是和荆州的关羽一同出兵北伐,乘着武将集团强大的时候,也就是武力最强的时候全力北伐,争取短时间内打垮曹魏,这样便能奠定胜局。

而历史非常诡异的地方在于,关羽竟然在219年也就是刘备拿下汉中后不久出兵北伐曹魏,这个重大的军事行动竟然没有通知西川的刘备。而当时刘备刚拿下西川和汉中,尤其是曹操把汉中的百姓都迁走了,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巩固西川和汉中的地盘,暂时还不能出兵北伐,关羽一直孤军北伐,虽然一开始非常顺利,甚至水淹七军,但是也架不住曹魏和东吴两方面的夹击,最终兵败被杀。

▲水淹七军只是让关羽获得了短暂的军事优势,但也架不住曹魏和东吴的同时攻击

如果当时的北伐,是西川的刘备和荆州的关羽一同北伐的话,至少不会出现关羽丢失荆州的事情。我们都知道,关羽在水淹七军之后,曹魏不断地派兵增援樊城,导致关羽为了尽快拿下樊城,抽空了荆州的守军,才导致东吴偷袭荆州得手。如果刘备从西川出兵进攻关中地区,那么曹魏最多也只能派于禁的七军援救樊城,关羽的压力也就没有那么大,也就不会从抽空荆州的部队进攻樊城了,如此一来,东吴的偷袭实际上是不能得手的。

所以关羽一路北伐,不跟刘备打招呼,显然是有些贪功了。而刘备的弱势在于,如果他不能乘着219年前后蜀国处在武力最强盛的时刻迅速定下中原,那么越往后面,蜀国就会越弱。

一方面因为蜀国的实力在三国当中是最弱的。不仅地盘最小,而且土地质量(单位面积产量)也不如曹魏和东吴,人口是三国最少的,蜀国人口不足百万,魏国大概有443万人,东吴大概有230万人。当时的人口数量就决定了国家的动员能力,到极限的情况下(也就是人口比军队是10比1的比例),蜀国也就只能动员不到10万人,魏国能动员超过40万人,吴国也能动员超过20万人。

另一方面在于蜀国面临人员老化的情况,在公元220年黄忠病死,222年马超病死,即便没有襄樊战役,关羽没有大意失荆州,这个时候蜀国的五虎上将也只剩下了三位,当然最重要的是刘备最得力的参谋长法正也是病死于公元220年,这是刘备集团最大的损失。由于在襄樊战役后,刘备集团的顶级人才接二连三地死去,使得蜀国到了后期的时候,即便是人才方面也是三国最弱的。

所以刘备在公元219年也就是最鼎盛的时期,应该要压住关羽不能让他独自北伐,而是等自己做好准备之后再行北伐,这样的北伐才能有足够的胜算。

所以综合以上来说,即便是公元219年的蜀国,只是在武力上达到了巅峰,但其军事实力也只能单独对抗曹魏或者孙吴当中的一家,并不能同时对抗两家。同时由于蜀国在国力上是三国最弱的,所以在当时来说,刘备最好的策略其实是按照诸葛亮“隆中对”中提出的方案,西川与荆州同时北伐,才能乘着自己在武力最强的时候定下中原,从而奠定统一全国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蜀国   长坂坡   魏国   蜀汉   项羽   东吴   汉中   荆州   孙吴   吴国   刘邦   兵力   上将   实力   集团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