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促进法,三个“五年”梦,保驾护航农村未来的走向?

一部促进法,三个“五年”梦,保驾护航农村未来的走向?

农村,经历了“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脱贫攻坚”重大政策推动的蜕变下,“三农”工作重心发生历史性转移,聚焦到“乡村振兴”,并全面推进。

而且,这一不可逆的国家性战略,有了定海神针,并经过三次审议:

第一次审议,“五大振兴”写入草案;

第二次审议,突出党对乡村振兴工作的领导;

第三次审议,提出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

4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乡村振兴促进法。从此,我国促进乡村振兴正式有法可依。

以后,凡是从事乡村振兴领域的事情,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了,成了“国家乡村振兴局”的尚方宝剑。

一部促进法,惠及亿万农民,并带来历史性的机遇期。

乡村振兴,不能够眼巴巴地盯着,以农民的土地为中心,而要以“农民”为中心、以“产业”为中心,以“乡村经济”发展为中心,谋求永续发展。

这次审议中,聚集点明显发生改变:用地上,严格控制;多维度来保障农民权益;强化乡村人才振兴,作出多项制度性安排;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成为重点,并增加了相关规定。唯一的遗憾,没有一条详细规定,返乡、下乡力量参与乡村振兴的相关产业投资,后期产权保护有没有保障。因为,近年来政策的不稳定性改变,很多通过招商引资下乡的创业者,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案例,比比皆是,有些甚至锒铛入狱。

乡村振兴战略,过了快五年的预热期,而且第二个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年规划编制准备工作,由发改委牵头,已经开始研究启动。

其实,中国的农村问题,还是非常的严重,表象的东西,迷惑住那些整天开研讨会、报告会的人,缺乏实际的上山下乡调研。虽然,宣告完成了全部脱贫任务,相当多的地区还会出现返贫的风险,众多突出问题还没解决,活生生的写照就摆在面前。比如:近期,陕西洛南的“数字脱贫”、“文字脱贫”的现象。

目前,农村较为突出的问题,有七个:人口问题、土地问题、产业问题、婚姻问题、养老问题、大病问题和传统习俗的衰竭问题。

乡村要振兴,所有配套政策,都是为解决这七大问题,切切实实来服务的,这才是关键。

一部促进法,三个“五年”梦,能否让中国的农村,呈现一副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景象,需要夯实基础,稳步推进。

一部促进法,三个“五年”梦,保驾护航农村未来的走向?

第一个五年,考验的是规划与建设。

今年年底,县域国土空间规划,将会全部完成。接下来,农村会开展土地整理,节约用地空间,编制村庄规划及设计。乡村振兴的上半场,热火朝天地干起来。

乡村振兴,是反哺农民的事业,一切都得以农民为中心,是农民的振兴,包括:老农民、新农人。农民,才是重中之重。农民的居住环境,农民的就业及增收渠道,农民的养老,农民子女的教育,农民的就医等等。

首先,厘清村庄分类,按需谋求规划及设计。百万自然村落,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1、大都市郊区的城乡融合型村庄;2、产业集聚群带的村庄;3、文旅资源丰富地区的村庄;4、偏远、普通、廉价的村庄。

其次,细分之后,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结合区位优势、资源条件、基建配套等,做好顶层设计,找对发展方向。

最后,各类村庄,按需求规划设计,开展建设行动,实用性要强,突出其核心点。农村,单一、平庸的(农业规划、旅游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产业规划等)规划思路,难以适应,目前的需求。必须,多规合一、找准定位,操控全盘,采取跨界融合的思路,给农村发展寻找更多的理由,侧重强落地性。

一部促进法,三个“五年”梦,保驾护航农村未来的走向?

第二个五年,考验的是执行与落地。

村庄规划及设计,相继完成,乡村振兴的中场,靠的是强有力的执行及落地。开展乡村建设行动,一定是基于“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提升、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共服务的提升”基础上,执行规划设计方案,一杆子干到底,就得靠“乡村振兴促进法”的加持,防止执行时大多错位变形。同时,要发挥原住民的主观能动性,让其积极参与进来,毕竟“唯有每天与土地打交道的人,才懂农村如何发展”,乡村是为农民而建,一定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建成农民想住的乡村。

第三个五年,考验的是场景与运营。

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要聚焦农民收入问题,在地解决农民就业及增收渠道,缩小城镇收入差距,通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盘活用好经营性资产。

乡村振兴的下半场,要靠发展“乡村经济”为中心,解决农民就业及增收渠道,这就得靠产业来支撑,植入合适的场景业态,怎么能变现,形成正向的消费链条,换来真金白银。

1、要做好乡村物产的运营;

2、要做好乡村文化的运营;

3、要做好乡村生活方式的运营。

如:度假环境优良且具有中高端度假群体吸引力的村落,就以精品民宿为场景业态;处在中小城市近郊、过夜需求不足的乡村,则以休闲农场或乡野乐园为场景业态;而对于自然或者文化遗产突出,具备研学旅游发展潜力的乡村,则适宜以乡村博物馆、研学营地为场景业态。

一部促进法,三个“五年”梦,保驾护航农村未来的走向?

在运营过程过程中,场景业态要不断地更新换代、迭代升级,始终要从经营效率最大化出发,整合有效可利用的资源,形成消费链条,激活乡村价值的变现率。

农村,只有产业搞起来了,场景业态丰富了,农民就地接受培训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相关配套服务,不断完善,才能过上富裕富足的生活,提升农民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向着小康生活迈进了更大一步。

一部促进法,三个“五年”梦,保驾护航农村未来的走向?

一部促进法,三个“五年”梦,开启未来乡村发展的新时代。

文 / 李国民 / 跨界融合策划人 / 三农研究 专注(乡村建设、文旅、农旅)等项目的前期策划、规划设计!

从开发到运营,选项目,抓政策,打市场,盯运营;请关注“唯美乡村”微信公众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洛南   农村   空间规划   有法可依   富足   村庄   乡村   场景   渠道   走向   土地   农民   战略   未来   政策   产业   财经   中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