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养活了十四亿中国人,对吗?3个“力量”,会诠释这一切

又是一年麦收时,从南到北,一路向西,都在忙着开镰。农民,是这个季节的主角儿,夯实着“大国粮仓”的基底。

不过誉地说,农民,养活着十四亿中国人,毋庸置疑!

如果,农民都不种地了,有些人,真的就会饿死,粮食危机,随之而来。

农民,是特殊的群体。每个人,往上数三代,谁都祖辈不是农民呢?

过去的70年,农民群体,一直在做贡献,不管是进城务工,搞城市建设,还是原地种庄稼,谋求生计,都在默默地耕耘着这块田。前30年是工农业剪刀差,后40年是城乡土地剪刀差,这两大剪刀差,帮助我们国家积累了原始资本的第一桶金。

以至于今天,“国强民弱”的现状。总之,到了反哺农民,该还这本历史性的欠账了。

从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来看,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9万人,也就是说,有五亿之多的农民,还在农村,这其中,也有2.8亿的农民工。

农民,随着时代的变迁,是新中国发展、进步、成长的缩影和生动映照。

农民养活了十四亿中国人,对吗?3个“力量”,会诠释这一切

这是因为,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决定力量。而作为占人口比例最大的农民,无疑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乃至今后历史发展最好的见证者。

过去的农民,历史演进的关键力量

从历史的轨迹来看,传统社会中的农民因不掌握生产资料,处于被剥削、受压迫的社会地位。处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农民,日复一日、周而复始,重复着简单的农业生产,这种自给自足的小生产方式决定了农民生活的封闭性和狭隘性,同时这种单一、封闭的生产生活状态又进一步形成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农民的保守、不思进取、重经验而轻科学、重感性而轻理性等复杂的社会心理。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这段时期的农民经历了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到阶层结构、社会心理等多方面的变化。在生产方式上,农民经历了由分得土地时的个体经营转变为到合作化时期的集体统一经营;在生活方式上,农民经历着从传统到现代的变迁,是现代文明慢慢渗透到农民生活中的过程;在阶层结构上,农民从单一的政治分层为主的阶层结构逐渐向以财富、权力、社会声望等的多元社会分层的过渡,在社会流动上,农民经历了由建国初期的无序流动向人民公社时期的停滞,凝固的转变;在社会心理上,农民从自我主体意识的增强到被政治化的运动所限制下的个体意识的缺失,从对民间神灵的崇拜转为对领袖的崇拜,从求富的心理到均平心理的转化。

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闸门,农民从此也开始了向现代化变迁的新时期。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在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信息化的浪潮中,经受了现代化的洗礼,从生产方式到生活方式、从社会地位到社会心理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生产方式上,农民经历了由集体生产到家庭经营的转变,家庭成为生产和经营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获得了生产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在不断增长;在生活方式上,农民逐渐改变了自给自足的小生产方式的生活状态,正在从单一同质性的阶层结构转变为与市场经济相称的,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多元异质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农民的流动性较之前逐渐增大;在社会心理上,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农民,其社会心理也表现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状态,既有现代性的民主法治意识,又有传统道德观念,既有竞争意识、时间观念,又有传统小农的自由懒散。

农民养活了十四亿中国人,对吗?3个“力量”,会诠释这一切

例如,1978年安徽小岗村的冬天,18个农民已经秘密分田到户、包干到户,而且第二年获得大丰收。1982年,第一个中央一号文件为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正名。1983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改革的一项战略决策正式确立下来。从人民公社体制束缚中解放出来的农民,焕发出巨大的活力,中国农业连续六年大丰收。家庭联产承包,是农民的伟大创造,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这场社会大变革发端于农村,很快就“燃烧”到全国。交公粮的年代,也就开始了,一交就几十年,相信很多的70、80后,还会犹心想起当时的场景,农民的负担,也就来了。

现在的农民,农业发展的欠缺力量

从第一个中央一号文件到第十八个中央一号文件,“三农”工作重心发生历史性转移,但“大国小农”的基本农情没有改变,农民始终是农业的主力军。

反哺农民的时机来了,1号文聚焦“乡村振兴”,并全面推进,开展乡村建设行动。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一定要从农村的实际出发。这个转移,又回到了大变革发端的农村。

这是因为,当下的农村内生发展动力枯竭,处在“空心化、老龄化、光棍化”的大环境下,农业发展到了“后继无人”的处境中。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农民历经三代人,老一辈的农民,即将退出历史舞台,已经干不动了。由于“粮贱伤农、打工比种地收入多、种地有风险、农民种田机械化程度不高,设备不够齐全”等多种因素,70后不愿意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谈种地,已成普遍现象。

现在,优化农民阶层,重塑农业从业者结构,显得尤为重要。就地培训农民,塑造“新农人”,壮大职业化农民群体,吸引更多返乡、下乡就业、创业者,才能提振农业发展,守住14亿人口的粮袋子。

农民养活了十四亿中国人,对吗?3个“力量”,会诠释这一切

那么,我们的饭碗靠什么端在手里呢?

一、是中国坚决地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违法者加倍惩处,以至于赔得倾家荡产;

二、是靠对农业不断地投入,加大力度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像农田水利的建设,像粮食补贴之类的等等。

三、是靠袁隆平、鲍文奎、何中虎这样的科学家,日复一日地在实验室枯燥地做实验,顶着烈日在田里耐心地育种,把农业“卡脖子”的核心技术,要牢牢掌控在国人手里。

比如,今年,从上到下,三申五令的强调,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的现象。其目的,就是坚守国家粮食安全的根基。尤其,最近,中央财政安排200亿元左右资金,对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发放补贴,以稳定农民收入。以后,谁种粮,就补贴谁。职业农民,未来时代的弄潮儿。因为,好人赚钱的时代,即将来临。

未来的农民,农业变革的中坚力量

未来的农民,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的关键期,主体性会大大提升。而且,以“新农人”为主的职业农民,充当着农业变革的主角。

中国农业,正处于从近代化农业朝着现代农业全面演进的阶段,而在这个过程中,政策、资本与技术的结合,产生的风暴级化学反应,则将带来整个产业的颠覆与重构。

我本人认为,未来农业变革,将会朝着“大农业与小农业"的趋势发展,科技赋能陪伴左右。

大农业,以”主粮“为主,大米、小麦、玉米等,在主要产粮区域,以“规模农业、平衡农业”为出发点,规模化生产,稳住农业基本盘,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还有一些区域,适度规模经营,让“小田变大田”,经过土地确权、土地流转、土地托管,整理低产农耕地,投资建设高标准农田,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让农业规模化、机械化、智慧化,科技化,从会种地到“慧”种地发展。 重点放在,促使农业发展的大项目上,让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能够有效衔接,比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国家农业科技园等。

农民养活了十四亿中国人,对吗?3个“力量”,会诠释这一切

小农业,以“五谷杂粮、瓜果蔬菜”为主,毕竟我国大多数区域,属于丘陵山区,规模化生产难以实现,只能以“特色农业、精品农业”为出发点,打破认知边界,立足“农业”,注重产业的叠加与整合,尤其跨界融合,增加附加值,延长消费链。严守耕地红线的前提下,农耕文明与“农文旅、农商旅、农康旅”融合,有效补充,从产品创新、业态创新、效率创新重塑农业产业,衍生出:农文旅、农商旅、农康旅,提升种地的溢价能力,让小农经济,走向更优的发展道路。比如:田园综合体、休闲农业园、家庭农场等。

农民养活了十四亿中国人,对吗?3个“力量”,会诠释这一切

大农业与小农业,双剑合璧,打破农耕惯性,才能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解决改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本质问题。

这样一来,也就解决了农民收入问题,扩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培训了职业农民,提升了农民的职业技能,优化了农业从业者的结构。

农民养活了十四亿中国人,对吗?3个“力量”,会诠释这一切

打破农耕惯性,用更科学合理的方式种田,将是职业农民的基本技能。未来的农民,真正将会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农业变革的中坚力量。

农民,养活着14亿的中国人,毋庸置疑,我们的衣食父母。农民的智慧是从泥土里生长出来的,这时候,默默无闻、土里土气的农民,尤为可爱,更值得尊敬。

任何时候,我们的饭碗都要端在自己的手里,碗里主要装的是中国粮,是农民群体从地里种出来的,只有手中有粮,心中才不会慌。

文 / 李国民 / 跨界融合策划人 / 三农研究 专注(乡村建设、文旅、农旅)等项目的前期策划、规划设计!

从开发到运营,选项目,抓政策,打市场,盯运营;请关注“唯美乡村”微信公众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剪刀差   农民   财经   农耕   社会心理   生活方式   耕地   生产方式   阶层   乡村   中国人   土地   力量   农村   结构   农业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