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发展从‘村落’向‘社区’转型是大趋势!两大路径,谁更适宜

乡村的发展,已经上升到一个高度,惠及到5亿多人的生活。

“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就是为了解决,当下的农村、农业、农民还没有满足的潜在需求,这个需求是发展乡村、振兴乡村的一个最重要机会。抓住了这种满足需求的过程,就能把“三农”问题解决得好一点了。

无论是贫困山区的乡村,还是一般农业地区的乡村,亦或发达地区的乡村,要突破发展的瓶颈,都需要投入巨额的资金及资源,才能或见成效。

目前,大多数的农村,经历了“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脱贫攻坚”等重大政策推动的蜕变,初见成效,有了一些示范村、样板村的案例。但是,这还不足以解决大多数地区农村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

为此,我们在今后的乡村建设行动中,优先考虑多种突出问题,以当地农民的多元化需求,基本的村情民意为导向,来夯实里子工程。

从238万的自然村落发展趋势来看,村落濒临解体,很多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转移到附近的行政村或者乡镇来了。这样以来,公共服务,仍然是自然村落发展的短板,村民的基本服务,就无从谈起,更别提生活质量的提升了。

我们再看“村落”,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村落具有以下几个典型特点:明确的领域感,相对模糊的社区边界,多层级的公共空间形态,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的交往空间,与自然的高度融合,稳定的邻里关系,强烈的集体意识等等。

由此,我们对乡村的村落属性,要有全新的思考。怎么创造更加丰富的空间组织结构,提供更加丰富的生活体验;能否让服务设施更具普惠性;能否重新定义村落的物理边界、社会边界与经营边界;能否增强村落的内生发展韧性。

这就需要,从“人居”的视角看村落,它是未来乡村发展的希望和期待。

乡村发展从‘村落’向‘社区’转型是大趋势!两大路径,谁更适宜

本人认为,乡村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一个有着“居住”概念的混合体,这里不仅有乡村旅居,还有田园康养,体验性的人居环境,还有科技感赋能的生活社区。

因为,人们的价值观出现了“拐点”,生态文明价值观已经占主导地位,喜欢乡村的人越来越多。

乡村不仅是农民的栖居地,一个生产粮食、五谷杂粮、瓜果蔬菜的地方,还是一个离大自然最近,可以医治现代工业文明创伤的地方,许多难以治愈的城市病都在乡村生活中得到康复。

一种清晰的模式,越来越明显,乡村“社区化”的发展,已经到来。

乡村发展,从“村落”向“社区”转型,一定是必然趋势。

实用性村庄规划设计,是乡村社区化发展的基础

基于实用性村庄规划设计的前提下,一定要考虑进去社区化发展的必要性。各类村庄,按需求规划设计,然后,开始建设行动。规划引领,建设落地,必须做到: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结合区位优势、资源条件、基建配套等,多规合一、找准定位,操控全盘,采取跨界融合的思路,给农村发展寻找更多的理由,侧重强落地性。

另外,除了把乡村规划编制好之外,结合人居环境整治、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共服务提升,对物流、天然气、污水处理等设施要重点“补缺”。缺什么,补什么,也不能重复性建设,劳民伤财。

只有这样,才能为乡村社区化发展,打好基础。

乡村社区化发展,两大路径,看谁更适宜

看当下,望未来。乡村,也要寻找更适宜的打造路径,应变更多的不确定性,凸显内生的发展韧性。乡村社区化发展,有两大路径,值得关注:

1、田园社区

田园社区,是指记得住乡愁,又具有高品质的现代化生活场景,体现城乡融合发展要求的新社区。田园社区的九大场景,包括:邻里场景、教育场景、健康场景、创业场景、建筑场景、交通场景、低碳场景、服务场景、治理场景。

田园社区注重的是品质生活,不仅服务原住民和新移民,还会有“三创一闲”人,即文创人、农创人、科创人、休闲人。

原住民:解决就业和增收问题,成为产业工人和高端服务人员;用人才观念培育新农民,确保农民参与和受益,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乡村发展从‘村落’向‘社区’转型是大趋势!两大路径,谁更适宜

新移民: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以精英人士、城市文青等为核心,作为生活第二居所;一是养生养老人群为核心,作为乡村养老首选地。

创客人群:主要分三类:文创人、农创人、科创人。

旅居人群:主要为休闲人,依托农业观光、文化体验、乡村休闲、田园度假等资源和功能项目,吸引城市消费人群回归田园生活,来乡村旅游、休闲、度假。

田园社区是一个高品质的生活空间。尤其,一些老年人,可以拥有一个“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还可以经营家庭农场等。

乡村发展从‘村落’向‘社区’转型是大趋势!两大路径,谁更适宜

2、未来社区

未来社区,又称“智慧社区”。在数字文明的驱动下,数字化正在加快走进农村、走向农民,一些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村,开始探索其发展方式了。尤其,在城乡融合发展先导区,中国的长三角区域,当下正在展开的乡村未来社区建设,为各种新技术的功能施展提供了真实的社会依托和凭借,极大地推动了城乡要素的平等交换和双向流动,形成了具有创新意义的城乡融合平台及运作模式,揭开了新时代中国城乡融合的新序幕。

乡村发展从‘村落’向‘社区’转型是大趋势!两大路径,谁更适宜

未来社区,以“人的生活场景”营造为核心,实现新型乡村社区的构建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升级。关注点从乡村本身转移到村民生活上,以“人”为核心搭建乡村多元化的生活场景。

除了原住的村民,比如,适合当下的Y世代、Z世代们的生活场景,游戏、动漫、二次元、沉浸式体验、国潮文创等,挖掘极佳的价值和服务,跨界融合到乡村发展的更多可能性上。

乡村发展从‘村落’向‘社区’转型是大趋势!两大路径,谁更适宜

尤其是,培养新农民、推广新技术、提升农村创业创新的“双新双创”成为乡村社区发展的关键。因为,新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三产融合的增加值;依托新技术建构城乡均等化的乡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提升乡村社区治理服务水平。

文化味、科技范、生活化,能够勾勒出未来社区的美好,而且,还能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乡村社区旅游或短期居住。

乡村发展从‘村落’向‘社区’转型是大趋势!两大路径,谁更适宜

未来社区,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以‘高品质生活’为中心,引领着乡村发展的潮流。

总之,不管是田园社区,还是未来社区,乡村的发展,一定是养老有人管,房子有人住,土地有人种,产业有人做,消费有人来的理想状态。这样,才能提升农民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文 / 李国民 / 跨界融合策划人 / 三农研究 专注(乡村建设、文旅、农旅)等项目的前期策划、规划设计!

从开发到运营,选项目,抓政策,打市场,盯运营;请关注“唯美乡村”微信公众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村落   乡村   社区   边界   中国   村庄   城乡   适宜   田园   村民   路径   新技术   场景   趋势   需求   农民   农村   未来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