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3亿老年人口或许离不开乡土田园?

今年,“十四五”开局之年,同时,也是各级领导班子换届之年,更是一些政策密集出台之年,都在为了下一个五年奋斗目标,铆足劲、加油干,一年接着一年来。

聚焦“三农”,下沉市场更是热火朝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展乡村建设行动,让这个过去被边缘化的角落,再次,回到聚光灯之下。

历经“脱贫攻坚”之后,告别绝对贫困的农村,基本实现小康社会。接下来,农村将朝着共同富裕迈进。

共同富裕,谈何容易,这就需要乡村振兴的扎实落地,乡村建设的稳步推进,更接地气。

实现乡村振兴,资金来源、产业落地,是不可或缺的痛点。

说白了,乡村要振兴,就要学会搞钱,引进适合的项目,把产业做起来。

无论,是贫困山区的农村,还是一般农业地区的农村,或者是发达地区的农村,乡村振兴都需要投入巨额的资金量,基本上国家财政惠农资金,还是远远不够。

这就需要,把原有农村沉睡的资源激活,变成农民就业、增收的源头活水。

多年以来,每年中央一号文件,从城乡统筹、到城乡一体、再到城乡融合,从美丽乡村、到田园综合体、再到振兴乡村都是试图想破解这个世纪难题。

未来五年,3亿老年人口或许离不开乡土田园?

这里有烟火、有生活、有故事、有乐趣,忙里还能偷闲,这个东方乡土田园,延续了几千年,正成为当下“亲近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热点。

城乡在对流,休闲成潮流,需求在多变,“生态、文化、健康”是焦点。

农村,能否借此机遇,谋求向上发展的空间,就要聚焦乡土田园,通过项目包装吸引资本下乡,带动产业发展。

乡村田园,如何激活沉睡的资源?

古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美好的乡土田园生活,不仅只存在陶渊明的诗里,存在于我们很多人的梦里,其实,那是融入中华民族血液的文化基因,是我们向往的生活方式。那是一种,有着田园的一切美好,有着乡土的优美环境、清新的空气、绿色的美食;还有,那青山绿水,一切都如诗如画,令人舒适,令人轻松,令人自由......

通过深入挖掘,乡土田园能够策划、包装的资源包括:

1、景观资源

乡村景观经过悠久的历史演变,山、水、生物等风光展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本质,和谐的景观通过视觉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心灵上受到美的熏陶,产生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进而沉淀浮躁与喧嚣,释放郁闷与压抑,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起到养生、保健、治疗的作用。

2、空气资源

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具有养生功能。现代科学证明,当负氧离子浓度达到4000个/ cm3时,可以满足人类疾病预防及治疗和健康长寿的要求。富含负氧离子的空气可以与其它活动一起,形成特色的养生产品。

3、农耕活动

“以动养生”是我国古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朴素的养生观念。原始农耕,可让人们体验古老农耕文化,感受对天地的敬畏之情;农场租赁,可利用都市人闲暇时间修身养性;科技农场,让人们在农业科技的魅力中得到养生锻炼。

4、人文资源

乡村人文资源包括乡村文化、民间习俗和传统节庆等。乡村人文资源是乡村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人与人及与天、地和谐统一的相处方式,展现了乡村悠久且和谐的整体面貌,是以和养生的基础。

乡村的生活习惯、民俗活动以及对自然的敬畏思想等,都是养生的人文资源,让游客参与到乡村丰富多彩的民俗艺术中,或者让游客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人,让乡村的人文活动陶冶游客的身心,实现乡村养生与传统文化传承的双赢。

5、饮食资源

乡村的“以食养生”主要体现在时令养生和有机养生两方面。时令养生指根据季节,注重“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不同养生之法,坚持“不时不食”的理念;有机养生则是指由乡村提供的绿色、无污染食材构建的养生食品。

6、环境资源

良好的环境有助于人的睡眠,而睡眠与人体健康与否有密切关系。城市睡眠环境和乡村睡眠环境有很大差异,乡村中的各种声音构成了一首美妙的催眠曲,人们更容易养成健康的生物钟,进入深度睡眠,进而实现“以睡养生”的目的。

通过以上资源分析,离不开“养生”两字,“以静养生、以气养生、 以动养生、 以和养生、以食养生、以睡养生”这六个脉络,融合贯通,需要更精准的策划、规划设计,包装到具体的项目里,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样以来,乡土田园遇上养生,就给“农康旅”充分的发展空间,而且背后有一个巨大的朝阳产业在支撑。

未来五年,3亿老年人口或许离不开乡土田园?

3亿老年人口,面临如何选择乡土田园?

人口老龄化走高,人口结构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这给以乡土田园为场景的“农康旅”发展带来了红利期,构成了新兴领域发展的蓝海。

从老龄人口方面看,在2019年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人口已达2.54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8.1%,也就是说每10个人里大约就有2个老人。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3.50%,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预计,2025年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增至3亿人,2022年起预计将保持在1000万以上的老年人口增速。

从养老机构方面看,据民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养老机构3.8万个,较2019年增长10.4%,较2015年底增长37.2%。2015-2020年,我国养老机构床位数逐年增长趋势。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养老机构床位483.1万张,较2019年增长12.6%。面对快速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我国养老院入住率却不高。截至2020年7月底,我国已建养老机构床位429.1万张,收住老年人却只有214.6万人,养老床位空置率高达50%。养老院空置率高受传统养老观念影响大,在我国仍有绝大一部分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虽然子女或者亲属的负担有所增加。但是,一方面,付出亲情带来的满足感,增加家庭凝聚力、传承记忆其实也是普通人幸福的体现;另一方面,传统养老院,服务配套设施单一,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专业护理人才不足,部分养老院的选址和定价不合理等等,入住率也就难以提高,而且子女们也很难放心托付。总之,我国养老服务供给的主体是公办养老机构,截至2020年6月底,全国养老机构和设施总数为22万个。2.5亿的老人,全国的养老机构和设施只有22万个,也是僧多粥少。

从养老方式方面看,我国的养老方式主要有三种: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是以家庭为单位对老人进行赡养,满足老年人的生活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机构养老是老人到养老院、养老公寓、养老社区等机构进行养老;社区养老则是以居家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辅的养老方式。大致比例为,90%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3%机构养老。

从养老产业项目看,养老产业包括养老服务和养老地产,还要跟大健康产业融合起来。据统计,全国各区县已经成功招商并开工建设的康养项目达5000余个,但已经开张并且实现盈利的并不多,供给与需求的错位仍是目前康养产业发展的难题。从供给角度看,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从土地供给端为康养产业进一步扩充土地资源;投资机构被康养产业这块“万亿大蛋糕”吸引,房产、旅游、科技等企业开始大手笔投资康养领域,为其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另外,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关注三农问题,其中对农村养老问题作出部署,提出要健全县乡村衔接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推动村级幸福院、日间照料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发展农村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

总的来说,传统意义的“养儿防老”很难解决中国当下及未来的养老问题,需要探索适合中国特色的养老解决方案。

那么,这三亿老年人口,不仅有城市老人,还有农村老人,怎么办?去哪养?怎么养?如何养?

本人认为,在“房住不炒”的趋势下,以地产商为主的重资本下乡圈地搞康养地产,几乎已经败北,而且惨痛的代价值得借鉴。未来五年,以轻资本下乡,而且是有情怀的资本,才可能玩得转,农康旅就是不错的选择,还能在“希望的田野”上大展身手。

未来五年,3亿老年人口或许离不开乡土田园?

乡土田园,需要立足农业,玩转“农康旅”

乡土田园,处在农村,不能忘本,必须立足农业,从产业扶贫到产业振兴,站在“农业+”的基础上,打破认知边界,注重产业的叠加与整合,跨界融合,增加附加值,延长消费链。

站在“农业+”的基础上,引入康业产业,一方面,可以打破当前乡村振兴过程中“千村一面”的产业发展瓶颈,又可以扩大“一村一品”的品牌边界,从单一的农产品拓展到养老服务产品及其相关衍生品。另一方面,可以弥补城市养老资源的不足,同时促进乡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城乡之间资源的有效流转,缓解当前乡村面临的老龄化、空心化问题。

城市老人,在城里养老的成本居高不下,下乡养老可以给农村带来现金流,促进乡村经济发展,而且成本还合理,还能拥有一个“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的配套空间,跳出将老人当作“照顾对象”的思维,从传统的“养老”变为“享老”,何乐而不为呢?同时,也可以改善农村养老配套服务,优化产业空间,解决更多原住民的就业,盘活闲置宅基地的合理利用。

那么,什么样的项目,适合落地“农康旅”呢?

1、田园乡村

什么样的农村,适合做“农康旅”,还得因地制宜,考虑区位优势,资源支撑条件,再考虑开发建设。

未来五年,3亿老年人口或许离不开乡土田园?

这类项目,以农旅融合为特色,以田园康养为理念,以田园乡村为生活空间,以农事活动为生活内容,以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为生活目标,走“精致化、微度假、低密度”发展之路,重点围绕“五大要点”进行开发营运。

(1)构建配套完善、自然生态的田园乡村基底。

(2)融入多类型康养项目,充分利用优美的田园环境。

(3)将艺术融入田园乡村,提升项目品质和调性。

(4)打造创意农事体验项目,让游客在劳动中康养。

(5)在田园中开展体育运动项目,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

2、分布式乡村度假综合体

中国的自然村落,分布在山河大川的各个角落,过于分散,呈分布式的形态。不利于统一建设农村基础配套设施。环境比较恶劣,资源匮乏,交通设施不好的村庄,往往会形成很多空心村,长期以往,大量的闲置宅基地长期荒废,浪费极为严重。

未来五年,3亿老年人口或许离不开乡土田园?

可以,把相对区位比较好的空心村,通过“房宅合作社”整合集中起来,并进行整体改造,打造成为高品质的分布式乡村度假综合体,形成独立的“共享度假小院”,适合中国传统家庭理念的“三代人”旅居康养,成为除城市外的第二居所。老年人,利用工作日开启旅居康养行程,周末返回家中与子女团聚,经济的同时还规避了节假日的拥堵,还提高了旅居资源的使用率。

这样的村落,需要符合以下要求:(1)村落生态优良;(2)房屋空置率高;(3)建筑风貌良好。

这样的项目,是乡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1)闲置宅基地,整体打造;(2)高端“旅居康养”品牌塑造;(3)村民充分参与及社区营造。

3、农康旅综合体

农康旅综合体,秉承国家有关大健康、养老、农业文创、运动康复、医康养等诸多产业政策的利好精神,不断进行模式创新及探索,提供一个长期居住、康养、慢病调理、艺术生活、家庭亲子的健康生活保障,形成一个以“孝顺”为初心的田园文化康养社区,旨在探索田园健康服务,让老人来得安心、住得开心、玩得舒心、子女放心,实现全家亲子快乐和谐地团聚生活。

未来五年,3亿老年人口或许离不开乡土田园?

由养老转变为享老, 突破传统的养老模式,采用“大社区+健康养老”的开发模式,通过“田园+”业态,实现农旅康养业态整合,盘活地块,带动农村产业发展,营造一种创新的田园康养生活方式,形成具有本地文化特色的乐活田园旅居型复合模式。

让入住的城市老人,在农旅、康养、田园社区等丰富业态和内容的规划之上,生活得无比丰盛。

这里将会配套养老公寓、数字化健康医疗门诊、温泉会所、健身馆、易经文化会馆、太极研学、特色餐饮、民俗工坊、茶馆、酒馆、花房、剧院、书吧、菜场、超市、农庄、咖啡馆、社团、活动广场等各种业态。

这里每一周、每一个月都会有各种不同的活动,这里将有中国的桃源梦,有本地的文化梦,有城市的田园梦。

城市老人,在这里可以重新规划未来,并用所有的溢美之词,来咏颂生命。在这里,时光很慢,生活很充实。

“十四五”时期,一些具备发展“农康旅”项目的村落,一定要抓住这个机遇期,合理利用资源优势,做好顶层设计,采取跨界融合的策划、规划设计手法,精准落地项目。

农村,将来一定会是有着“人居”属性的的混合体,不仅有乡村旅居,还有田园康养,更有体验性的人居环境,及科技感赋能的生活社区。

总之,乡村振兴之后,农村会变得生态宜居,为老年人提供休闲养生的聚集地,或许是避暑性目的地,或许是避寒性目的地。生机勃勃的田园风光,对老年人来说,有着很好的吸引力。

未来五年,3亿老年人口,或许真离不开乡土田园。

也就应了那句: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文 / 李国民 / 跨界融合策划人 / 三农研究 专注(乡村建设、文旅、农旅)等项目的前期策划、规划设计!

从开发到运营,选项目,抓政策,打市场,盯运营;请关注“唯美乡村”微信公众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乡土   田园   老年   人口   养老院   综合体   乡村   老人   农村   未来   机构   产业   项目   文化   健康   财经   资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