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每天接待客户十余人次,200万银行柜员将要何去何从?

客户都不来银行了,全国都是在手机上操作,在都用微信、支付宝,多么方便快捷。每当想起这样的情况,我想很多柜员都是担心自己未来会不会失业?这几年手机功能越来越完善了,根据中国银行协会数据显示银行业电子渠道分流率从77%提升到了90%,银行网点的客流量大幅下降。

平均每天接待客户十余人次,200万银行柜员将要何去何从?

以前给很多的银行网点带来重大的打击,由于禁止人群扎堆,大多用户都会选择在网上办理业务,约200万的银行网点,都会选择开展线上业务。

“很多客户不来,我们就要主动出去展业”去年4月份我们就开始接到很多电话营销的任务了,每天要打100通电话差不多才能完成任务,某银行武汉分行经理说。越来越多的网点开始进行撤销,根据中国银保监会的官网信息显示到2021年以来注销网点已经到了1500多个。

平均每天接待客户十余人次,200万银行柜员将要何去何从?

一、银行纷纷转型

今年6月份,一家以电子竞技为主题的银行网店开始运营,该网点的建设仿佛犹如一家网咖,里边还有一大堆电子竞技体验区配合10多台电子设备。还有一副二次元手办墙,装修的风格也以b站的二次元风格为主。平安银行说这是攻略年轻一代的重要手段。

但是这种方式并没有预期想象的那么热闹,根据工作人员讲,每天有20~30位用户上门,这其中大多数以年轻人为主。到了午休时间很多年轻人会过来打游戏。

平均每天接待客户十余人次,200万银行柜员将要何去何从?

而在腾讯等互联网公司的边上,邮政储蓄银行则在银行内部开了一家咖啡馆。原来在这个寸土寸金的南山区附近,周围有大量的公司,对于很多的白领来说,这是一个洽谈业务的好地方,很容易开发出来潜在的客源。

近些年来柜员离职率高,业务开展困难,逼得银行纷纷采取各种手段开拓市场,我们无法明白客户的需求怎样维护客户,况且还有这么多的任务。只有大量的客源才会有更多的业绩转型,都是无奈之举,一位银行柜员这样说的。

平均每天接待客户十余人次,200万银行柜员将要何去何从?

一些银行还建立了无人银行、智能银行。但这样的形式需要大量的硬件和运营成本,需要大量的高科技基本也只不过是一个空壳,关键问题是还是没有人来。

二、网点运营越来越困难

线下网点多是中国银行业特别是大型银行的显著特点,银行通过增设网点吸引客户,实现业务扩张,增加市场份额。2020年的数据统计大概约有10.67万网点。

有专家指出,线下网点是银行成本最昂贵、管理最困难、风险最集中的渠道。如果地理位置分配得不够合理,将会成为银行的一笔重要的财政负担。外资银行高管表示新开的网点性价比虽然大幅下降,但是网点要开在比较好的地段,租金就必然很贵。

比如说北京的核心区一年的租金至少有1,000万。即便是人员配置达到合规要求与监管对接都要耗费大量的成本,那个时候银行就会做出一些评估,评估投入的成本与收益是否合算。

平均每天接待客户十余人次,200万银行柜员将要何去何从?

像是正常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大城市的范围中一个网点如果没有1~3年的经营,基本上是没有办法回本的。我们现在不考虑拓展客户,更多的是考虑怎样把现在的网点做精做细,柜员补充道。

网点衰落与现在用户的现金支付减少密不可分,在过去现金支付的时代,需要通过网点进行钞票的提取。现在微信支付宝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同时手机银行的功能越来越完善,使得线下的网点变得越来越艰难。

2016年银行曾经做过一次行长调查,今年你几次去了网点?调查结果令人十分尴尬,有很多支行行长,一年都没有去过网点。而且有去网点的行长,很多人都是去注销卡。

此后的日子里,网点的改造便成为了重点之重。近些年来,社区支行小微支行猜测比较多,因为他们的功能比较单一,在用户的负荷需求之下很难满足客户需要,而且这些银行没有进行顶层设计合理规划,有不少银行在网点建设上贸然前进,脱离了客户的实际需求

近些年来,六大国有银行合计减少了2600多个网点。而很多股份银行开始布局新市场,近些年来仍然铺设网点,但是相比于过去,其增长速度已大大减缓。

平均每天接待客户十余人次,200万银行柜员将要何去何从?

三、200万柜员面临转型

在大幅减少网点建设的同时,银行也在加大力度对网点的建设进行改造。现在的网点儿主要是轻量化,简单来说就是减少现金业务。很多智能设备摆放在前面,主要是工作人员指导大家如何使用设备。

对于很多的网点来说,现在很多客户来银行只有开卡和销卡的时候才会过来,平时办理业务的人甚至不到10个,对于一个柜员来说他的工作量大幅度下降。特别是中小城市这种情况表现得更为尤甚。

很多网点负责个人贷款业务的业务员也要和手机银行抢业绩,很多的传统用户对线上业务不熟悉,但是大部分年轻人都知道流程,所以对于很多的线下贷款业务员来说,常常感觉自己有一天会丢掉饭碗。

平均每天接待客户十余人次,200万银行柜员将要何去何从?

邮政银行在之前的年报中曾提到该行租赁到期面积超标,网点将纳入面积挤压计划,压缩网点面积3.6万平米,将3000多柜员调至营销团队。过去的守株待兔的方式已经被淘汰了,甚至很多银行把微信好友作为考核指标之一。

四、老年人依然是网点主力

在去年工商银行的某支行,关于终止营业的申请,被当地工商局驳回批复是这样说的“该区域人口密集老年人占的比重较大,如果终止营业无法满足周边的业务需求。”

有一位深圳的柜员曾经这样说道,他所在的深圳宝安区的某线下网点周围工厂众多,工人需求量非常大,导致该区域开卡需求巨大。每天至少有200多人左右,很多人都通过网点来购买比较复杂的理财产品。来网点办理业务的大多都是些残障人士和中老年人

银保监会也下发了《关于银行保险机构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通知》尊重老年人的消费习惯,熟悉老年人的消费方式,不得强制老年人使用自助提款机办理业务。

有不少银行通过老年人业务实现了业务的逆袭,浙江银行的某业务员这样分析“在银行设立帮扶业务。很多老年客户不需要等待开门,便也有了去处,同时开展一些养生保健的学习,投其所好,实现了银行业务的逆袭”。

平均每天接待客户十余人次,200万银行柜员将要何去何从?

银行已经不会再通过网点来拓宽自己的市场,这一点在发达的一线城市表现特别突出。随着科技手段的进步,很多的国有银行,渐渐地会往贫困落后的地方进行推进,很多的大行也在往县城集中资源。

当前很多电子银行的线上渠道,已经遇到了一种发展的瓶颈,线下网点开始重新被重视。在20年的下半年,互联网贷款互联网存储先后被规范,很多商业银行被要求禁止跨域经营,互联网存款产品,从各大网上的金融平台纷纷下架。

网点所带来的品牌形象以及存在感仍然被难以替代,很多银行的APP在年轻人心目中认知度不高。很多的老年人在存款时如果不通过网点存储,他们是很难有安全感的。以信用卡开拓为例,通过线下开通的用户要比线上开通的用户风险度更低,还款率更高。

平均每天接待客户十余人次,200万银行柜员将要何去何从?

未来网点会怎么样发展呢?其实苹果和蔚来都起了一个很好的示范。这一些店铺最大的特点就是重视消费体验,忽视消费的目的。重视门店的经营质量,而不是盲目地扩张在很多的城市。

建造不少消费体验店,通过扩大品牌影响力增加和客户之间的情感交流。品牌成为了生活方式的代表,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动频繁增加。

不少的银行已经采取了这样的战略,像是美国的知名机构,在标志性的城市建设咖啡馆,客户可以通过5折享受到手磨咖啡,而且还能够预约现场的专家,探讨财务的配置。

未来银行的发展将会从线下的流动客源变成主动开拓渠道,从过去提供的单一的金融服务变成了及社交生活金融多功能领域的转变,线下的流量入口将会被重新打造。

平均每天接待客户十余人次,200万银行柜员将要何去何从?

结语

过去很多人一提起线下的网点就是存钱和办业务,但随着现在科技和金融的发展,它交易的功能正在被逐渐取代。未来网点将会成为银行的形象宣传的窗口,强化它的品牌作用,而绝非是功能性。

这也是现代网点转型的一大方向,相信未来我们的城市将会出现更多多功能的网点,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更符合人性的科学设定,更高标准的服务,更多元化的金融职能。这将是未来网点发展的趋势,那么未来的金融到底会如何发展呢?我们拭目以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客户   银行   客源   行长   何去何从   老年人   支行   网点   年来   困难   平均   需求   未来   功能   业务   金融   用户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