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霸权从何而来

春阳笔记原创

为什么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可以影响全球金融市场?

为什么美联储能在疫情爆发后,狂印三万亿美元救市?


法国总统戴高乐说过:

美国享受着美元创造的超级特权和不流眼泪的赤字,她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


美元是世界货币,各国的外汇储备大部分是美元,国际贸易结算也主要使用美元。正是因为拥有美元霸权,所以美国可以不断超发货币,掠夺其他国家的财富。


2008年,为了应对次贷危机,美联储开启了4轮量化宽松,新增发了3.2万亿的基础货币。


2020年,为了应对新冠疫情,美联储开启无上限量化宽松,再次增发3万亿美元货币。

美元霸权从何而来

美国对新增发的货币,不需要承担任何兑付义务,但是这前后的两个3万亿美元,却具备着实实在在的全球资源购买力,美元大量增发就会导致美元快速贬值,储备美元资产的国家就要遭受损失。


美国是怎么取得美元霸权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金本位制解体,在一战之前的国际金本位制之下,黄金充当着世界货币,各国货币直接与黄金挂钩,国际贸易结算或者各国的储备资产都以黄金为主。

美元霸权从何而来

国际金本位制解体,意味着黄金作为世界货币的时代结束。世界货币的王座空悬,引发了英、美、法三国在全球范围的激烈争夺,英镑、美元、法郎三个货币集团先后形成。


一战后的国际货币秩序极度混乱,各国货币由于取消了与黄金的自由兑换,大量滥发,竞相贬值。


外汇市场的剧烈波动,让国际贸易失去基础,今天出口商品赚的10英镑,能换三盎司黄金,明天10英镑可能就贬值到只值2盎司黄金,币值的的剧烈波动导致全球贸易大幅萎缩。


英美法三强争霸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了二战结束。


二战期间,美国通过在战争中贩卖军火与物资,大发战争财。


二战结束时,美国已经将全球黄金储备的75%收入囊中。


巨额的黄金储备以及二战后美国的强大国力,提高了美元的可信度,美元终于可以一统天下,成为新的世界货币。


1944年,为维护全球汇率稳定,促进国际贸易,44国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达成协议,以美元为中心的全球货币体系诞生,这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也是美元霸权的开始。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是:

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直接与黄金挂钩,每35美元就可在美国兑换一盎司黄金。

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通过先兑换美元,各国货币实现了与黄金的间接挂钩。

美元霸权从何而来

从图中我们能看到,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黄金还是最核心的财富,美元通过垄断与黄金的直接兑换权,也挤进了全球货币体系的核心。


布雷顿森林会议确定了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筹建,这其实是美国战后新秩序的一部分,世界银行与IMF的总部都在华盛顿。


美国在战后建立了三个国际体系:一个是政治体系-联合国;一个是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一个是货币金融体系,也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


依靠巨额的黄金储备,美元晋升世界货币,美元从此就代表着黄金,所以美元被称作“美金”,这是美国在二战中获得的最大遗产。


全新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下,每1美元都代表着0.028盎司黄金,各国货币以固定汇率兑换美元,就从根本上实现了各国货币与黄金的挂钩,各国间的汇率固定住了,国际贸易又能顺利的做起来。


但是人为设计的国际货币体系,真的能解决复杂的全球贸易问题吗?


答案明显是不能,44国代表达成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因为美元的过度发行,仅仅支撑了27年就解体了。


布雷顿森林体系在成立之初就包含着一个无法破解的困境,也就是著名的特里芬困境。


特里芬困境是指美国的对外贸易无论是处于贸易顺差还是贸易逆差,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都将不保。


当美国处于贸易顺差时,由于美国在国际贸易中,从其他国家赚钱,所以其他国家无法获得足够的美元,大家都赚不到美元,也就没办法用美元从其他国家买东西,国际贸易就做不起来。


而当美国处于贸易逆差时,美国的钱被其他国家赚走,大量美元就会流入国际市场,美国国内的美元减少,就会造成国内通货紧缩。


美国只能增发美元,满足国内美元的流通需要。其他国家赚的美元越多,美元就印的越多,就无法保证与黄金的按比例兑换,布雷顿森林体系就维持不住。

美元霸权从何而来

概括成一句话,美国从国际贸易中赚钱,其他国家就没有足够的美元参与国际贸易,而如果美国的钱在国际贸易中被赚走,那美元就必定增发,就无法按比例兑换黄金。


特里芬困境在提出15年后就应验了。


由于美国在冷战、朝战以及越战中的巨额花费,美国财政赤字飙升,黄金储备锐减,美元的信任危机爆发。


1965年,法国总统戴高乐组织了一场新闻发布会,揭露美元已经失去了兑换黄金的能力。

美元霸权从何而来

戴高乐将法国的美元储备,兑成黄金搬运回国,这让法国成了当时世界第二大黄金储备国。


1971年,美元的发行量已经是美国黄金价值的四倍,美国已完全丧失了美元兑换黄金的能力,美国总统尼克松在黄金时段的电视节目中,宣布推迟美元兑换黄金,结果这一推迟就是永远,布雷顿森林体系从此刻正式解体。


与黄金脱钩后的美元,开始快速贬值,欧洲多国出现抛售美元,抢购马克的风潮,美元被拒收的事件时有发生。


曾经35美元一盎司的黄金,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涨到了850美元一盎司。


曾经与黄金划等号的美元,已经相对黄金贬值了24倍。


美元大幅贬值,信誉扫地,看起来美元这个世界货币是当不成了。


但是,谁都没有想到黄金美元的终结对美国竟是一件好事,美元不但没有跌下世界货币的王座,而且在摆脱了黄金的束缚之后,黄金美元摇身一变,成了石油美元,美元不但保持着一家独大,而且开始无上限超发。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由于美元大幅贬值,国际金融秩序再次陷入动荡。由于货币使用的惯性以及美国强大的国力,美元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仍勉强扮演着世界货币的角色。


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召集西方主要国家,在牙买加开会,会议达成了《牙买加协议》,第二个国际货币体系,也就是牙买加体系形成。


货币的逻辑从牙买加体系开始,发生了神奇的转折,美元正式从等价黄金变成了纯粹的一张纸。


牙买加协议规定,各国货币都要与黄金脱钩,做了几千年硬通货的黄金,在牙买加体系下,被踢出货币之列,商品货币的时代结束,法币时代来临。


举个例子说一下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美元与牙买加体系下的美元,有什么区别: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国政府印刷了35美元,买了一台日本电视,日本人既可以拿这35美元去买德国汽车,也可以回过头找美国政府兑换一盎司黄金,也就是说美国政府印刷纸币购买日本电视是有代价的,最终总会有人拿着35美元把美国的黄金兑换走。

美元霸权从何而来

但在牙买加体系下,美国同样印刷了35美元,买了一台日本电视,日本只能再拿这三十五美元去购买德国汽车,不能再回头去找美国政府换黄金了,对美国政府而言,通过印刷35美元,就白白赚取了一台电视。


牙买加体系下,成了纸的美元,失去了含金量,那美元还是谁都离不开的世界货币吗?


根据“特里芬困境”的逻辑:如果美元币值持续下滑,那其他国家对美元的信心就会下降,就不愿继续将美元作为储备货币,从而逐步抛售美元,美元就会失去世界货币地位。


特里芬的理论在当时得到了普遍认可,在锚定黄金时,美元都会大量超发,与黄金脱钩后,失去了束缚的美元肯定会变本加厉的印刷。大量印刷就必定会让美元丧失信誉,国际货币体系将再次迎来多强争霸的格局。


不出所料的是,牙买加体系下的美元,开始大量印刷。二战结束后美国的黄金储备约2万吨,按35美元一盎司的比例,可支持美国约250亿美元的发行。


今天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已经达到了7.1万亿美元,也就是美元的发行规模已经达到了7.1万亿,放大了280倍。


美联储一次又一次的大幅扩表,引发了各国对美元的信任危机,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看起来摇摇欲坠。

美元霸权从何而来

但新的世界货币却一直没有出现,美元虽然大量超发,但美元在世界货币的位子上又稳稳的坐了半个世纪。


什么原因让失去黄金支撑的美元,仍能维持住霸权呢?


有两个原因:

一是美国通过操控中东火药桶,在1974年与沙特阿拉伯达成了《不可动摇协议》,美元成为石油标价与石油贸易的唯一指定货币,想要购买石油就必须使用美元,这就是石油美元体系,也是我们下一期要讲的内容。


第二个原因是美国多年来不停的打压后起的储备货币,美元虽然不行,但没有其他的替代货币,美元还是唯一选择


如果一个国家经济起飞,货币被全球广泛接受,那该国货币就会触及美元的核心利益,也就成了美国的打压对象。

美元霸权从何而来

日本经济在上世纪67十年代起飞,日元的国际接受度不断提高,但随后日本在与美国的货币金融战中落败,1991年,日本泡沫经济破裂,日本政府债务规模快速攀升,并开启债务货币化,日元的吸引力大大下降。


然后是2000年前后诞生的欧元,欧元是当前全球第二大的储备货币。欧元从诞生至今,先后遭遇了科索沃战争、主权债务危机、乌克兰危机等地缘冲突与金融危机,这些危机与冲突的背后都有美国的影子。


欧洲各国建立的脆弱货币联盟,在周边持续不断的地缘冲突以及内部难以根除的债务困境下,很难取代美元的霸权地位。


下面这张图是当前各国央行的储备货币占比,美元还是占了大头。

美元霸权从何而来

排名前五的储备货币中,人民币虽然占比最低,但人民币的成长潜力其实是最大的。


中国在全球贸易中占据着最大的份额,经济规模全球第二,并且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速,另外在货币的三个价格,也就是利率、汇率、与通胀率中,人民币的汇率与通胀率一直相对稳定,币值与购买力坚挺。


此外,人民币不存在0利率、实际负利率或者债务货币化的问题,这是当前日本,欧洲,美国等发达经济体普遍面临的问题。


中国GDP占世界GDP的19%左右,中国的贸易额占全球贸易额的13%左右,但人民币在各国央行储备货币的占比只有2%,结合中国经济强劲的基本面,以及中国相对健康的货币政策环境,人民币在未来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原创作者- 春阳,一本正经讲故事。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戴高乐   特里   美国政府   美元   霸权   日本   美国   其他国家   货币   牙买加   国际贸易   体系   森林   黄金   全球   财经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