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博弈的现实与未来,历史上的美国怎样打压老二?

01

今天我们来聊一下美国的霸权故事,看一下美国在做了老大之后,是怎么打压后起的挑战者的。


美国在一战之前经济规模超过英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二战之后,美国完全取代英国,成了新的全球老大。


到目前为止,美国的霸权已维持了将近百年,在这百年间,美国为了捍卫老大的位子,先后锁定并击败了两个最有实力的老二:苏联和日本。


苏联、日本在巅峰时,经济规模都曾达到过美国的2/3,但后来苏联解体,日本的经济规模从超过美国2/3缩水到不足美国的1/4。


在里根通过金融自由化击败日本,通过星球大战计划扳倒苏联的三十年后,今天我们的经济规模又触及美国2/3这条敏感线。


美国“决不当第二”的信念很顽固,已经开始不择手段的,在经济、科技等多个领域,打压我们,而我们发展到今天也不容易,当不当老大不重要,但谁都不能剥夺我们和平发展的权力。


老大与老二之间的竞争很难躲掉,那我们能在未来,避开苏联和日本的结局吗?或者,我们能重回老大的位子吗?


中美当前的竞争不是美苏、美日竞争的翻版,而是一种新的全方位竞争。


我们借用美国信息技术和创新基金会《中美竞争报告》中的模型,看一下今天的中国,跟曾经的苏联、日本有哪些区别?


大国间的竞争,包含四个关键维度:市场、供应链、商业竞争,以及地缘竞争。其中市场与供应链代表着大国间的合作,这是谈判的筹码。而商业竞争与地缘竞争则代表着大国间的对抗,这是掀桌子的能力。

大国博弈的现实与未来,历史上的美国怎样打压老二?

苏联在与美国对抗时,四个关键维度中,只有一项取得优势地位。而日本在遭到美国打压时,也仅仅在两个维度上有优势。


先说苏联,在四个竞争维度中,苏联仅是美国地缘政治维度的最大竞争对手。虽然苏联有强大的军事与意识形态竞争的能力,但由于冷战导致的东西阵营分裂,美苏经贸往来很少,苏联既不是美国的主要商品销售市场,也不是美国依赖的供应链合作商,甚至都不是美国的商业竞争对手。


苏联有在军事上跟美国掀桌子的能力,但是没有在经济上跟美国谈判的资本。


苏联是一个军事力量尤其是常规陆战力量一枝独秀的国家,而美国是一个经济、军事、科技各项指标较为平均的综合性大国。美苏的竞争中,只要苏联不能速胜就会失败,而只要美国不战败就会胜利,时间是站在美国一边的。


美国通过在亚洲方向构建岛链,在欧洲方向组建北约,牢牢困住苏联,上世纪80年代,由于在阿富汗战场的十年苦战,以及国际油价的长期低位,国民收入严重依赖石油出口的苏联,最终经济崩溃,不战而败,1991年底,苏联解体。

大国博弈的现实与未来,历史上的美国怎样打压老二?

02

再看日本,不同于苏联在军事上的一枝独秀,日本是在经济上一枝独秀,在大国竞争的四个维度中,日本既是美国重要的供应链合作商,又是主要的商业竞争对手。


但日本先天不足,由于美国在日本驻军,所以日本完全没资格成为美国的地缘竞争对手,而且由于日本市场狭小,日本也不是美国必不可少的商品销售市场。


日本有在商业上跟美国竞争的能力,但由于缺了地缘竞争这条腿,在商业竞争中胜出的日本,最终还是摆脱不了被美国摆布的命运。


1985年,日美签订广场协议,日元开始升值,大量热钱涌入日本,日本泡沫经济开始形成,1991年初,资产泡沫破裂,日本在美国发动的货币金融战中落败,陷入失落的二十年。


苏联军事强,日本经济强,但苏联和日本都有明显的缺点,所以苏联,日本都不是美国霸权的全面挑战者。


1991年初,日本泡沫经济破裂,1991年底,苏联解体,日本和苏联先后败给美国,在中美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我们如何避免苏联日本的结局?


只有同时具备了四个维度上的优势,也就是既有谈判的资本,也有对抗的筹码,才能成为霸权的全面挑战者。


今天的我们就有这个能力。第一,在市场维度上,中国的汽车、电子产品、智能手机、钢铁等众多市场都是全球最大的;


第二,在供应链维度上,中国是全世界产业链最完整的国家,按照联合国的产业分类,中国是全球唯一的,拥有全产业门类的国家;


第三,在商业竞争维度上,中国在越来越多的行业占据领先优势,与美国在高科技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最后是地缘竞争维度,中国具备与美国抗衡的军事实力。

大国博弈的现实与未来,历史上的美国怎样打压老二?

因为集齐了四个维度上的能力,所以我们超越了早期的全球第二,在与美国的竞争中,我们有了更多的回旋余地。


市场与供应链这两个维度让美国经济与我们深度捆绑。


对于苹果,宝洁,通用,波音,英特尔等美国商业巨头而言,中国是他们最大的海外市场,与中国市场脱钩不仅会大幅削减公司的利润,而且相当于把市场份额拱手让给欧洲或日本公司。


而对于戴尔,惠普,耐克,沃尔玛等巨头而言,中国又是他们最主要的供应链合作商,在短期要保证商品正常生产,就离不开中国的供应链。


改革开放以来,中美贸易增加了250多倍,支撑了美国260万个就业机会,7万多家美国企业在中国投资设厂,而且绝大多数企业都在盈利,如果中美经济完全脱钩,那绝对是两败俱伤。


但合作只是中美关系的一面,我们与美国还有竞争的另一面,这才是现在最大的问题。


中国是美国商业领域最强大的竞争对手,在太阳能电池板,电信设备,高铁等领域,中国占有了巨大的市场份额,在大多数其他行业,中国将来也必定会占有更多份额。


03

当美国发现在商业上竞争不过中国的时候,就会拾起坑日本的那一套,商业上打不过,就搞地缘竞争,这其实是未来最大的风险。


历史上的老大在打压老二时,只要脑子没问题,都会避免与老二迎面相撞。如果第一与第二两败俱伤,那第三四五六就一定会捡便宜,轻松成为新的老大。


英国在打压拿破仑法国、以及在两次世界大战击败德国时,都没有与法国或德国一对一单挑,英国的手段是拉拢三方实力,组建包围同盟。不管是联合德俄组建的反法同盟,还是联合法俄组建的反德同盟都是这个套路。

大国博弈的现实与未来,历史上的美国怎样打压老二?

另外,由于英国,美国孤悬海外,英美在围堵后起国家时,总是先把盟友推向对抗的战场。拿破仑战争与两次世界大战中,损失最大的都是英美的盟友,只有确保盟友先走向对抗战场,老大被取代的可能性才能降到最低。


在地缘竞争维度上,美国一定会推动其他国家走向与我们对抗的第一线,而我们要避免法国,德国的历史错误,尽量不要与老大的炮灰盟友全面对抗。  


2019年,中国GDP达到了美国的67%,今年将达到70%。2030年,中国的GDP很可能会超过美国。如果我们能争取10年的和平发展时间,我们与美国的综合实力就会更加接近,美国打压我们就会更吃力,时间其实是站在我们这一边。


历史上的辉煌证明我们是一个有足够智慧的民族,如果我们能利用好四个维度上的优势,度过未来关键又艰难的十年,那我们就能避开日本与苏联的结局,重现辉煌将成为现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美国   大国   苏联   中美   维度   地缘   英国   霸权   盟友   日本   中国   现实   竞争   未来   商业   经济   财经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