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党派之争的源头——“两废三立的美联储”

你知道美联储是美国的第三家中央银行吗?


美联储在全球货币金融体系里,有着无与伦比得影响力。华尔街有句话:不要跟美联储作对。


指的就是:美联储能在呼吸之间左右国际金融市场走势,想在金融市场挣钱,就一定要跟上美联储的节奏。


美国央行权力巨大,围绕着央行废立,美国政党间曾展开过长达百年的党争。


美国有过三个中央银行,合众国第一银行、合众国第二银行以及美联储。合众国第一、第二银行在党争中先后被废,美联储是美国的第三个央行。


在美联储成立之前,建国才130多年的美国,还曾有80年根本没有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的职责是最后贷款人,简单说,就是金融危机爆发时,出来做接盘侠,给出现风险的银行撒钱,稳住市场。


在没有中央银行80年里,美国曾遭遇过严重的金融危机,是J.P摩根以一已之力,挽救了美国经济,摩根财团充当了一次中央银行。


一个人或一个财团有能力挽救一国经济不是一件好事,即使这个人被尊称为美国保护神。


摩根在力挽狂澜之后,并没有走向人生巅峰,而是迎来了美国政府对摩根财团货币托拉斯的审查。


1913年平安夜的前一天,认识到央行必要性的美国政府通过了美联储设立法案。


三个月后,75岁的摩根在国外度假时死于原因不明的发烧,这一年成了美国金融史的分水岭。


全球的美元都来自美联储,美联储通过不断印美元,收割着全球财富。


现在的美国政府一分钟都离不开美联储,不论是救股市,还是发国债,都只能靠着美联储的无上限宽松。


为什么曾经的美国政府会关掉这么好用的中央银行,而且关了两次?

合众国第一银行

顺着美钞上印着的几个大人物,我们捋捋美国的曲折央行路。


先从建国初的路线斗争说起,斗争的核心人物是2美元上的托马斯·杰斐逊和10美元上的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杰斐逊和汉密尔顿的政治理念形成了影响深远的杰斐逊主义与汉密尔顿主义,两人的追随者开启了美国随后两百年的党争。


杰斐逊是美国第一任国务卿,也是美国的第三任总统,主张发展农业,建立小政府,想与法国搞好关系。


汉密尔顿是美国的第一任财长,也是美国的金融之父。他长期担任华盛顿总统的幕僚,支持者主要是北方的工商企业主。


汉密尔顿主张发展工商业,建立大政府,鼓励华尔街发展,希望与英国搞好关系。


杰斐逊与汉密尔顿的政治理念相差很远,两人在是否建立央行这件事上更是完全对立。


杰斐逊一生都欠银行债务,美国的银行没有政治觉悟,催收国务卿的债务不遗余力,杰斐逊临终时还在害怕自己买不起墓地。


杰斐逊在给后来的第四任总统麦迪逊的信中写到:金融机构比常备军危险,任何与银行合作的官员都犯有叛国罪,都应该被处死。


在杰斐逊的眼里,银行就是疯狂、贪婪与混乱的代名词,杰斐逊最担心的就是央行能量过大,有一天可能会左右政局。


美国建国时,全球央行之母,英格兰银行已经建立了80多年,英国的央行运转良好。与杰斐逊不同,汉密尔顿希望美国能效法英国,建立一个强大的央行。


汉密尔顿跑前跑后的筹建央行,方案在得到国会批准后,就剩华盛顿签字这最后一步。


但杰弗逊,以及杰斐逊主义的坚定支持者,麦迪逊,这两位是美国未来的第三代和第四代总统,一起站出来,极力游说华盛顿,坚决不同意成立中央银行。


华盛顿左右为难,只能把球再踢给汉密尔顿。


为了保住央行,汉密尔顿写了一万五千字的备忘录,列了央行的各种好处。最后,还搭上了放弃纽约作为首都的条件,终于争取到了央行牌照,牌照的期限只有20年,到期后还要续签。


以现代的眼光看,汉密尔顿在经济上的主张是完全正确的,美国早期的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彼时工业革命刚刚传到美国,跟农业不同,实现工业化,应用新技术都需要大量的投资,都离不开银行贷款。


美国经济要繁荣,甚至未来要称霸,都必须发展大型工商业,这都离不开央行。

美国党派之争的源头——“两废三立的美联储”

新成立的合众国第一银行,也就是美国的第一个央行,为美国经济发展做了很多工作,成绩很大,但也干了很多缺德事。


美国各州都有州立银行,经营范围仅限于各州内部,这些州立银行类似中国明清时的钱庄、票号,接受老百姓的金币储蓄,然后发行自己印刷的银行券。


银行券就是一张纸,类似一张金币存单,持有人可以拿着银行券随时到银行兑换金币。


因为储户不会一起来兑换金币,所以为了扩大业务规模,多盈利,州立银行的放贷规模会超过金币的储蓄规模,也就是会超发银行券。这是银行的常规操作,没什么问题。


但是,合众国的央行也要发行银行券,而且希望全国都只用央行的银行券,


为了统一货币,第一银行开始收集各州立银行的银行券,达到一定数量后就跑去集中兑付黄金。


这种人为的大规模挤兑,很快就把州立银行挤兑怕了,如果不能全额兑付黄金,银行就要破产,为了不破产,各州立银行纷纷收缩业务,回收贷款。


信用急速收缩,导致利率飙升,美国股市直接崩盘,南部的农场主也因为还不起高利贷,纷纷破产。


中央银行的一顿无脑操作,直接让刚独立的美国,遭遇了第一场金融危机。


虽然汉密尔顿后来果断出手,美国经济逐步好转,但合众国第一银行愚蠢又鲁莽的举动,让杰斐逊主义者更坚信银行就是混乱的根源。


第一银行成立9年后,杰斐逊当选第三任总统。因为央行牌照在杰斐逊任内不会到期,所以杰斐逊虽然反感中央银行,但也拿它没办法。


第一银行继续扩张,州立银行被动抵挡,双方的矛盾越积越深。


在杰斐逊当总统三年后,汉密尔顿因为一桩性丑闻与杰斐逊的副总统伯尔决斗,最终财政部长汉密尔顿被副总统伯尔枪杀。


1811年,第一银行的牌照到期,曾因设立央行一事,与汉密尔顿绝交的美国第四任总统麦迪逊撤销了央行的牌照,美国第一个中央银行被废。

合众国第二银行

合众国第一银行关门后,受欺负的州立银行立马就缓过劲了,很快从80多家发展到240多家。


没人管的州立银行,开始不负责任的发行银行券,很多银行券根本兑不了金币,就跟废纸一样。美国政府也收到很多废纸银行券,损失惨重。


1812年,英美爆发了第二次战争,英军入侵华盛顿,火烧白宫,美国民间一片慌乱,民众疯狂抛售银行券挤兑金币。


州立银行因为银行券发得太多,很快都被挤兑关门,美国货币体系崩溃。


刚刚把央行关掉的麦迪逊总统,终于明白,如果没有央行管着,州立银行早晚会翻车。

美国党派之争的源头——“两废三立的美联储”

为了收拾州立银行的烂摊子,麦迪逊批建了美国的第二个央行,也就是合众国第二银行,存续期还是20年。


第二银行的行长比德尔是个金融天才,他上任后不久,就把州立银行收拾的服服帖帖,央行的银行券很快就通行全国,美国货币统一。


虽然第二银行形势一片大好,但比德尔却有一块心病,他的第二银行只有二十年期限,到期就要关门。埋头干金融是不行的,比德尔想主动出击,插手政治,利用央行的影响力获取牌照延期。


杰斐逊生前最担心的就是央行做大之后,左右政局,现在比德尔就决定这么干。


比德尔利用手中的经济大权渗透国会,国会里很多显赫的政客都得过第二银行的好处。


拿人的手短,第二银行在牌照到期的4年前,就取得了国会的延期批准。比德尔的第二银行势力越来越大,不但握着美国的经济命脉,而且能够影响美国政局。


美国当时的总统是安德鲁.杰克逊,一位硬汉,也是懂王的偶像,他的头像印在20美元上。


因为杰克逊早年为人做担保,惹上了债务官司,他和杰斐逊一样,也被银行追了十多年债,这位总统对银行和贷款的恨同样刻骨铭心。


比德尔搞定了国会,但根本搞不定杰克逊,杰克逊一点面子不给,就是要把第二银行关了。


第二银行要想活下去,就只能换掉杰克逊。央行之战的高潮来了,比德尔的盟友亨利.克雷宣布参选总统。


竞选过程中,为了获得更多支持,第二银行不断放松银根,帮亨利.克雷收买人心。杰克逊在公开场合直言:第二银行想要除掉我,但我会先除掉它。


最终,第二银行输掉了事关生死的大选,杰克逊获得连任,第二银行关门大吉。


杰克逊的经济政策简单粗暴,他讨厌债务,立志把美国建成农业国。


在获得连任,并干掉央行之后,杰克逊决定偿清美国政府的所有债务。他一方面提高关税,另一方面大力削减政府开支,开始实施超级紧缩的财政政策。


杰克逊任内真的偿清了美国所有国债,但也把美国经济搞崩盘了,杰克逊创造了两项记录,第一他是美国历史上唯一没有外债的总统,第二他造成了美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萧条,一个比大萧条还长的萧条,90%的企业破产倒闭。


硬汉杰克逊的墓志铭只有一句话:我杀死了银行。

结束也是开始

围绕着央行的百年缠斗,以杰斐逊主义的获胜而告一段落。权势熏天的美联储还要过80年才诞生。


杰斐逊安葬在他一手创建的弗吉尼亚大学校园。


在他亲手撰写的墓志铭上,他定义了自己的三个身份,《独立宣言》起草者,《宗教自由法令》起草者,以及大学创始人。

美国党派之争的源头——“两废三立的美联储”

汉密尔顿安葬在华尔街旁的三一教堂,200年后,副总统伯尔与汉密尔顿的后人在哈德逊河畔重演祖先决斗的场景,两个家族两百年的恩仇一笑而泯。


回看历史,杰斐逊主义与汉密尔顿主义激烈冲突,又相互中和,美国的金融体系一直摇摆在集权与分散之间,这样的摇摆促成了美国的繁荣,也阻止了强大而不受约束的金融强权的形成。


可以说,是汉密尔顿塑造了美国的经济制度,而杰斐逊则影响了美国的政治理念。


-作者- 春阳,一本正经讲故事。本文首发于春阳笔记,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美国   中央银行   银行券   美国政府   华尔街   杰克逊   华盛顿   党派   央行   牌照   国会   债务   源头   金币   总统   汉密尔顿   银行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