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全球点火的幕后推手,战争机器是怎么炼成的?

作者 关山飞度 春阳笔记 原创

你知道从二战结束到现在,美国共出兵过多少国家吗?答案是22个。

从战后的第33任总统杜鲁门,到2016年卸任的第44任总统奥巴马,72年间的12任美国总统,每位都会在任内发动战争。

特朗普是二战后,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没发动过战争的总统。

1945年至今,美国在海外参与了超过160次军事行动,平均每年两次以上。作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为什么这么爱打仗?

大家好,欢迎来到春阳笔记。

美国频频对外动武的原因有两个:

首先,美国是靠发战争财起家,本身就是一台战争机器,只有打仗,国内的军工集团才有钱赚;

其次,美国想维持住科技优势和金融霸权,也必须打仗。

先说一下为什么美国是台战争机器?

和其他国家不同,美国是靠着在两次世界大战,卖军火起家。

因为先后经历了前后近100年的一战、二战以及冷战,美国的军火商积累了天量的财富和巨大的政治能量。

现在的美国国内,有一个由军火商、军政界大佬、智库学者组成的强大利益集团,这个利益集团就是鼎鼎大名的军工复合体。

美国全球点火的幕后推手,战争机器是怎么炼成的?

军工复合体不但渗透了美国社会的各个角落,而且也把触角伸进了政府机构,在很大程度上垄断了美国对外政策的制订。

只有满世界打仗,军工复合体才能赚大钱。

我们看一下军工复合体是怎么成长起来的?它们又是怎样影响美国的?

二战之前,美国的工业能力就已经独步全球,但因为美国经济的军事化程度不高,所以一直是工业强,军工不强。

不过,现代战争打的就是工业能力,美国这个全球第一的工业国注定会成为第一军事强国。

流水线里日夜生产的民用汽车,造船厂里建造的一艘艘货轮、农场里撒农药的飞机,这些都是战争资源,稍微改改,就能变成悍马、军舰和战斗机。

二战之前的美国更像是一只蛰伏着的战争怪兽。

1941年12月,觉得自己行了的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这台战争机器被日本启动。

1942年,美国实行全面经济动员,创立战时生产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名义上的最高领导是政府官员,但实际做决策的是美国的大企业。

为了赢得战争胜利,美国政府又是免税、又是发补贴,甚至连反垄断法也停了,给足了军事承包商利益。

二战期间,军火商们也很争气,开足马力生产,共造出了26万架飞机,155艘航母;而同时期的日本仅仅造了6万架飞机,11艘航母。

在美国压倒性的军工生产能力面前,日本那点实力真的不够看,美国参战不久,二战的局势就逆转了。

1945年8月,在美国扔下第二颗原子弹的6天后,日本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后世影响深远,不但让美国成为全球霸主,也让美国的军工企业长成庞然大物。

我们现在熟悉的美国五大军工巨头-洛克希德·马丁、波音公司、诺斯罗普·格鲁曼、雷声公司和通用动力公司都是在这个时候发展壮大的。

二战结束之后,如果美国能把军工放到一边,刀枪入库,马放南山,那军工企业还成不了大气候。

但很不幸,二战后的地球,没和平几天,美苏又开始争霸,军火商再次站上C位。

军工复合体初长成

冷战期间,苏联人发挥出了特有的数学和物理天赋,不断拿出各种高科技装备,尤其是苏联的卫星上天让美国人慌得不行。

美国政府只能不断追加军事预算,在40多年的冷战期间,美国政府支付了10万亿美元的国防支出,大笔大笔的资金流进了军火商的腰包。

要知道这可是三四十年前的10万亿美元,即使去年美联储疯狂放水,到目前为止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规模也才7万多亿。

美国全球点火的幕后推手,战争机器是怎么炼成的?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10万亿美元绝对是个天文数字。

钱能通神,这么大一笔钱,连神仙都能买通,暴富后的军火商很快就把美国军界、政界、学界的大佬们打点得明明白白。

到了冷战后期,美国经济已经高度军事化,美国成了战争机器,为祸后世的军工复合体也正式成型。

美国参议员富布赖特曾警告到:美国经济已经成为 “绑在战车上的附庸”。

军工复合体是一个包括官-商-学的铁三角。官是政界与军界的官僚,商是军火商,学是智库与科研团体。

美国全球点火的幕后推手,战争机器是怎么炼成的?

我们看看铁三角各自的角色。

先说军火商,军火商主要的工作就是赚钱和砸钱。

因为飞机大炮这种大件只能卖给政府,所以军火商想赚钱,就必须和政治捆绑,只有砸钱搞定政客才能赚大钱。

而恰好美国的选举又很烧钱。

“金钱是政治的母乳”,美国总统或议员的候选人,不管组建竞选班子,做广告拉选票,还是到各个选区做旅行演说,雇选战专家,都要花钱。

2020年的美国大选,一共烧掉了140亿美元选举经费,合人民币900多亿。如果没有金主掏钱,候选人根本玩不起竞选。

美国军火商一向是钱多,手笔大,他们会大量资助跟自己一条心的候选人。

除了砸钱帮政客搞选举,军火商还会砸钱养活各种专家。

专家分两种,一种是搞武器研发的技术专家,美国有近1/3的工程师和

科学家在从事与军事相关的工作,美国的军工科技能一直领先,靠的就是这帮人。

另一种专家就是说客,他们主要集中在各种智库,一方面负责游说政府,引导政策走向;另一方面负责给大众灌输各种思想,比如让美国民众相信某些国家会对美国造成威胁。

铁三角里,官僚们的工作最简单,那就是给军火商拉活。俗话说,拿人的手短,受军火商资助的候选人一旦上台,那必定是要投桃报李的。

小布什在上台后的演讲中直接挑明:要恢复总统和军火商的信任关系。他在任内接连燃起了阿富汗和伊拉克战火, 武器订单像雪片一样飞向军火商。

即便是一场仗没打的特朗普,上台之后也和沙特签了125亿美元的军购大单,这些都是在回报金主。

除了业务上的互帮互助,铁三角之间还发展出了一套成熟的人事循环体系。

美国政府或国会的职位,任职时间都是有限的。那些与军火集团关系密切的官员,一旦从政府、军界或国会离任, 往往就会入职军工企业或者智库,据说蓬佩奥离任后就去了一家智库。

美国的历届政府都会从智库挑一批人到政府任职,智库也因此被称做“影子政府”或“影子内阁”。

小布什上台后,白宫一次性就任命了32位原军工企业高管担任政府高级决策职位。

军火商、政府、智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转来转去都是这帮人。

军工复合体就像站在美国政府背后的终极BOSS,既有钱、又有权,还有人。

美国这些年的东征西讨不能说都是军工复合体主导的,但这个利益集团肯定是推手之一。

紧密的利益集团

美国爱打仗的第二个原因是美国的全球霸权离不开战争。

美国有三宝,美元、科技、军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美元霸权、科技霸权与军事霸权。

这三大霸权看起来分别属于华尔街、硅谷和军工复合体。

但事实上,这三大霸权都离不开军工集团。简单说,美国就是靠着四处打仗,才取得了科技和金融优势。

① 科技

先说科技,不夸张地说,军工复合体是美国科技的“爸爸”。

因为民用技术研发要考虑“成本-收益”,所以不赚钱的技术,硅谷是不会做的。

而军工技术则完全不同,只要打仗时有用,不管赚不赚钱,都会不计成本地投入。

从历史经验看,一直是军事需求在引领科技突破。

美国全球点火的幕后推手,战争机器是怎么炼成的?

硅谷之光

美国战时的曼哈顿工程、战后的阿波罗计划和星球大战计划,都对美国的科技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大量民用技术其实都是从军事科研成果转化来的,从气象雷达、汽车导航系统、CD或VCD播放器,到医用激光、大哥大、互联网技术等等,都是由军方首先开发而后才转向民用的。

冷战结束后,因为一大批军用技术转民用,美国结结实实地享受了一波军工转型红利。这也是克林顿执政期间,美国经济大繁荣以及互联网大发展的主要原因。

② 美元

再说美元,美元霸权就是全球各国搞贸易必须用美元。

我们之前做过三期美元霸权的作品,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翻出来看看。

要维持美元霸权就要保证两件事:

一是石油交易只能用美元;

二是各国买石油花出去的美元,最终要回流美国。

如果这两条规则中的任意一条被破坏,那美元霸权就废了。军工复合体的工作就是谁破坏这两条规则就揍谁。

美国搞的伊拉克战争与阿富汗战争,其实都是为了维护美元霸权。

1999年,欧元正式推出,萨达姆以为在美国和欧盟之间两头要价的机会来了,于是他宣布伊拉克的石油贸易以欧元结算。

萨达姆没想到,打伊朗没事,打科威特也没事,但石油贸易换成欧元却要了他的命。

在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向联合国展示了一小管洗衣粉之后,伊拉克战争爆发,萨达姆很快就被美国人送上了绞刑架。

在萨达姆还没被抓住之前,美国人就要求伊拉克把石油出口改回美元结算。

然后是阿富汗战争,阿富汗战争发生在“9·11”事件之后。

我们前面说过要维持美元霸权,除了要保证石油交易用美元外,还要保证买石油花出去的美元能回流美国。

“9·11”事件是二战之后,美国本土第一次被袭击。资本躲到美国是为了避险,现在美国竟然也被打了,资本觉得美国也不安全,大量热钱从美国外逃。

如果资本都逃出美国,不再回流金融市场,那美元霸权就黄了。

为了让资本安心,美国必定要毒打阿富汗。

随着第一枚巡航导弹在喀布尔爆炸,几千亿资金回流美国,道指一天之内涨了600点,资本的心稳住了。

美元霸权是华尔街与军工复合体一起维护的,科技进步也是硅谷和军工企业一起推动的。

美国虽然军费高,但维持住了美元霸权与科技霸权,这钱花的也值。

滥用武力导致的后果

那么终极问题来了,美国这么四处敲敲打打,是不是就能一直强下去?

打仗太多,身体就容易被掏空,美国这些年滥用武力导致了两个严重后果:

一是美国内部的严重撕裂。

军事霸权虽然撑起了美元霸权,但滥印美元,收割全球财富,也有后遗症。

从石油美元推出后,美国就一直在搞虚拟经济,也就是金融服务业,美国的制造业逐渐衰落。

现在美国制造业占GDP比重只有10%,而包括金融在内的服务业占GDP的80%。

美国全球点火的幕后推手,战争机器是怎么炼成的?

因为金融与科技行业能提供的工作岗位太高端也太少了,所以美国霸权的红利都被少数的科技精英、华尔街还有军工大佬拿走了,美国老百姓找不到好工作反而变得越来越穷。

美国现在一直乱糟糟的,主要就是因为内部贫富差距太大了。

滥用武力造成的第二个问题是给了东方大国发育的时机。

本世纪初,小布什一上台就全面推翻了克林顿的对华政策,想对我们来硬的。

但2001年突发的“9·11”事件,让美国不得不先收拾阿富汗和伊拉克,连打两仗的美国,给了中国10年的发展时间。

从2001年到2011年这十年,中国经历了两次快速发育:

美国全球点火的幕后推手,战争机器是怎么炼成的?

第一次是加入WTO迅速成长为全球贸易大国;

第二次是次贷危机爆发,全球经济重心向新兴市场转移,中国经济规模接连超过德国、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美国四处打仗的十年,也是中美实力对比发生质变的十年,现在的中国很可能会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

虽然美国军力还是全球第一,但美国这种不事生产,靠着金融与军工捆绑,满世界找敌人,满世界薅羊毛的路子是不可持续的。

美国现在的国债规模已经高达28万亿美元,而且内部的贫富分化已经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长此以往,很可能国将不国。

美国的宿命就是成也军工复合体,败也军工复合体。

好了,本期就到这了,如果喜欢我们的作品,就点个关注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美国   美国政府   战争   硅谷   复合体   伊拉克   军火商   全球   霸权   日本   军工   幕后   机器   石油   美元   军事   财经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