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钞机是万能的吗?美国巨额的26万亿国债可持续吗?

01 债务最高点

大家好,欢迎来到春阳笔记,今天我们来聊一下美国当前的巨额国债,以及国债信用对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影响。


在纽约曼哈顿的第六大道上,树立着著名的美国国债钟,上面显示着美国实时的国债总额,以及平均分摊下来,每个美国公民负担的国债数额。


截止目前美国的国债总额已经超过26万亿,要知道,我国的外汇储备也仅有3万亿美元。这些国债分摊到每个国民的头上大约是8万美元。


这组数字意味着什么?美国2019年的GDP约20万亿 ,这意味着美国一年不吃不喝,全国创造的总财富也不够还清政府所欠的债务。


政府的职责是提供公共服务,政府并不能生产或者创造财富,一个国家财富的最终创造者是个人以及个人控制的企业,美国政府巨额的国债,归根结底是需要美国国民偿还的。

印钞机是万能的吗?美国巨额的26万亿国债可持续吗?

但是美国是个储蓄率很低的国家,地主家并没有太多余粮,一半以上的美国家庭,储蓄不够三个月的家庭开支,对于分担到三口之家身上的24万美元国债,大多数家庭负担不起。


债务负担率,是考察一国政府负债健康度的指标,等于国债总额除以GDP,这个指标对于发达国家的警戒线是60%,而美国已经达到了130%,超了一倍还多。


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应付巨额的战争开支,美国政府也曾经大量举债,到战争结束时 ,罗斯福政府的债务负担率也仅有120%。


面对当前如此高的债务负担,美国政府会慌么?


02 美国拿什么还?

手握美元霸权的美国政府根本不慌,全球各国政府的海外债务,几乎都是以美元标价,也就是在海外借的是美元,还的也是美元。


同样是用美元标价的海外债务,这个债务对美国政府的压力就很小,美元的发行由美联储负责,需要还钱的时候,点开印钞机就可以了,所以理论上美国国债不可能违约。


今年3月份,美联储开启无上限的量化宽松,新印刷的钞票大部分都流向了美国财政部发行的国债。

印钞机是万能的吗?美国巨额的26万亿国债可持续吗?

相比之下,不能印刷美元的希腊就很惨,希腊的外债没有美国多,但欧元区却因为希腊的债务,爆发了持续十年的债务危机。


希腊的外债要么是用美元标价,要么是用欧元标价,美元的发行权在美联储,欧元的发行权在欧洲央行,希腊想要偿清外债只有两条路,一条是等待德法等国的救助,另一条则是苦难行军,所以最后希腊沦落到卖岛偿债的境地。


那有了美元霸权,是否就意味着,只要美联储与美国财政部配合好,一个印钱,一个发债, 美国的巨额国债就可以高枕无忧了?甚至,如果欧洲央行也像美联储这么聪明,只要敞开了印刷欧元 ,欧洲5国的财政危机就能解决?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增发货币就能解决财政问题,那民国政府就不会因为滥发金银券而退守海岛,津巴布韦元也不会沦为笑柄。


滥发货币会导致货币贬值,不但国内遭受严重的通货膨胀,国外的债主也会遭受损失。


印钞机是万能的吗?美国巨额的26万亿国债可持续吗?


我国手中持有的美国国债,大概有1万亿美元,美元持续增发,对内,对外会同时贬值,如果贬值的厉害,我们就会损失惨重。


美元增发这件事对我们不利,但对美国来说贻害更大。


短期看,美元增发能稀释美国政府的外债,好像对美国有利。但从长期看,通过印钱糊弄国外债主,是在饮鸩止渴。


这种略显无赖的还债方式会严重损坏国家信用,而国家信用则可以深刻的影响国家的命运。


03 南北战争的国运转折

1789年,华盛顿当选美国总统,汉密尔顿成为首任财政部长。为清偿独立战争欠下的债务,汉密尔顿宣布:联邦政府接受所有对内和对外债务,且以面值偿付。


他还说:“和个人一样,国家只有遵守约定才能获得信任,否则会有相反的命运。汉密尔顿的话很快在美国的第二次立国之战,南北战争中应验了。

印钞机是万能的吗?美国巨额的26万亿国债可持续吗?

一个被信任的政府所具备的融资能力事关国运。1861年的南北战争是美国国运的十字路口,此时的英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美国在与欧洲的贸易中处于附属地位。


美国向欧洲出口糖、棉花、烟草等工业原料,然后从欧洲进口工业制成品,此时的美国仅仅是欧洲工业国的产品倾销地与原料来源地。


这种贸易模式至今仍然存在,阿根廷经济学家普雷维什提出的中心-外围理论详细解释了这种贸易关系,拉丁美洲、亚洲、非洲等欠发达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属于外围国家,负责生产原材料等初级产品,而欧美等工业国则处在国际分工的中心,负责生产工业品。


中心国与外围国是不平等的,工业品的附加值远高于初级产品,所以中心国是国际贸易的最大受益者,中心国在全球化中会变得越来越发达,而外围国则越来越落后。


南北战争中,南方集团希望保留奴隶制,维持种植园经济,靠出口廉价的原材料获利,同时降低关税,大量进口廉价的英国的工业品。

印钞机是万能的吗?美国巨额的26万亿国债可持续吗?

而北方集团则希望废除奴隶制,让劳动力自由流动,同时,提高关税,限制英国工业品流入,保护本国工业发展。


可以说南北战争是一场决定美国能否成为工业强国的战争。如果最终获胜的是南方,可能美国就不是现在的美国,而是跟拉美诸国一样的外围国家。


04 华尔街决胜南北战争

南北战争打了4年,南军在初期占有优势,但是胶着的战争,比拼的是财力与兵源。就像武侠小说中,高手对决,比拼的就是内力,谁的钱多、人多,谁就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内战过程中,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允许黑人参军,南方黑人成为北方用之不竭的兵源,这就解决了北方人的问题 。

印钞机是万能的吗?美国巨额的26万亿国债可持续吗?

然后是更重要的财力,战争的胜利一定属于能够将国家财富有效转化为军事实力的一方。在内战没开始之前的1860年,美国联邦政府每天的费用支出是17万美元,而内战爆发后,政府支出暴涨至150万美元,涨了近10倍, 打仗真的就是烧钱,谁解决了钱的问题谁就能赢得战争。


那南方集团和北方集团是怎么解决钱这个大问题的?


为大规模战争融资的方法有四种 :

我们最常听说的是以战养战,就是通过掠夺他国财富,维持战争的能力,但是这个策略仅适用于无底线的政府 ,而且一般在外战中使用, 内战的话,基本不可能采用这个方法。


除了以战养战,战争融资还有三个办法:对内征税,印刷货币,以及发行国债。


美国税收总署也就是IRS, 在南北战争中为北方政府立下大功,IRS靠征税凑出了北军21%的经费,我们现在都要交的个人所得税也在此期间被第一次征收。


相比北方政府,南方政府初创不久,没有税收总署,而且境内经济落后,多是奴隶种植园,征税能力自然远远不及北方政府。


南方政府筹措经费的主要方式简单粗暴,就是直接印刷钞票,南政府发行的美钞是灰色的,所以叫做灰背美钞,南军超过一半的战争经费是靠发行灰背美钞募集的。

印钞机是万能的吗?美国巨额的26万亿国债可持续吗?

货币滥发导致物价飞涨,到战争结束时,南方的通货膨胀达到了9000%,也就是说物价涨了90倍。历史的经验无数次告诉我们,如果统治区内,物价飞涨,货币手纸化,那统治集团离倒台就不远了。


我们回头看一下北方政府,北方的钞票是绿色的,所以叫绿背美钞,内战中一共发行了4.5亿美元,相比现在的美国政府,真是良心,4.5亿美元约占战争经费的13%,北方在战时,物价只上涨了1.8倍,相比南方90倍的涨幅,天壤之别。


南方政府融资的大头靠印刷灰背美钞,而北方政府征税与印钞两项总共才筹措了34%的战争经费,那剩下的66%是从哪里来的?


答案就是发行国债,

北方政府在战时的国债发行,达到了此前任何国家政府从未达到的规模。

印钞机是万能的吗?美国巨额的26万亿国债可持续吗?

战争爆发前,美国联邦政府国债余额是6480万美元,而等四年后战争结束,北方政府的国债规模达到27.55亿美元,激增了42倍。


为什么北方能成功发行债券,而南方不行呢?


因为北方政府的国际与国内认可度高于南方政府,而且华尔街在北方。


战争初期,北方政府的财政部长切斯亲自到华尔街推销债券,以7.3%年利率,募集了5000万美元,效果虽然不错,但相比全部的战争开销,还只是杯水车薪。


债券发行这种事,想要发行出去,就必须信誉好,有人买。


美国早期最著名的投资银行家杰.库克在北方政府的国债发行中居功甚伟,熟悉债券市场的库克,建议将债券面值由100美元降低至50美元,并且收益率可以从7.3%降低至6%。


库克在报纸与传单上广泛宣传北方政府的国债,将债券投资与爱国挂钩。


由于北方政府更受国民认可,信誉卓著,所以北方的国债发行超预期的好,战争期间,美国债券持有人的数量翻了五倍,战争后期,库克卖债券的速度已经超过了北方政府的花钱速度。


美国的南北战争产生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附属品,由于债券市场的火热,以及战争期间,黄金投机交易,钢铁与军工企业股票交易的活跃,战争结束时,华尔街已经成为仅次于伦敦的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依靠华尔街发行国债的北方政府最终取得了内战的胜利。


05 信用崩盘的开始


纸钞与国债都是政府信用的外在体现,只是国债想要顺利发行,政府的信用必须被投资人接受,要有一个招投标的流程,而纸钞的发行就不需要这么麻烦,只要默默印刷就可以悄无声息的流入市场。


这里有一个问题要说清楚,同样是为战争筹款,为什么北方发国债就比南方发钞票好?这需要从债券与钞票的最大的区别说起。同样是一张政府印刷的纸,新印刷的钞票可以拿到市场上买东西,也就是说马上增加了市场上的货币数量,流通的钱多了就会引发通货膨胀。

印钞机是万能的吗?美国巨额的26万亿国债可持续吗?

而新发行的债券是不可以拿到市场上买东西的,只有等国债到期,连本带息的换成货币,才可以拿出来消费,所以国债的发行不会马上增加市场上的货币数量,也不会马上引发通货膨胀。


征税是直接征用国民财富,发行钞票是间接掠夺国民财富,只有发行债券,是在政府与国民双方自愿的基础上,透支未来的财政收入,因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税收,所以国债事实上是政府对未来税收的透支。


债权人之所以投资国债,是因为相信政府的信用,相信未来收到的比现在投资的要多。


如果北方政府开动印钞机,印刷绿背美钞偿付国债,那投资人收到的本息其实已经大大贬值,北方政府如果这样操作,那就和南方政府没什么区别了。


通过印刷货币偿付国债,就是债务货币化,这也是现在的美国政府解决财政,经济困境的办法。印钱还债虽然一时很爽,但是美国政府的信誉就可能破产。


国家命运复杂而虚无缥缈,要面面俱到的罗列出一个国家成功的充分条件,几乎是不可能的,但一个国家值得信任,一定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失败的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国家信用破产。从苏联到津巴布韦,从阿根廷到委内瑞拉,外债违约损伤政府信用,进而导致国际融资困难,国内经济萧条,萧条的经济支撑不了税收,再次恶化政府信用,这就成了一个负反馈链条。


我们以英法国债公告中的几句话做结尾:国债的安全受制于该国财力和国民道德水平,为了维护国家的名誉和信用,国民能够、愿意贡献出多少私有财产,国债的担保与这种能力和意愿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美国   国债   库克   美国政府   华尔街   美钞   南北战争   希腊   可持续   债券   债务   巨额   货币   战争   美元   政府   国家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