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学习法》:学知识卡片、思维导图,做懂得权衡、取舍的人

《价值共生》中,关于当代人的学习现状,作者陈春花老师是这样总结的:知识和信息量过多,不会选择、不懂舍取、时间稀缺。处于数字化时代的我们,对于这些现象,多少都有感触,毕竟面对泛滥、高频率推送在眼前的内容,我们总是急于学习,却又应接不暇,最终的学习成果往往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也就是白白浪费时间。


同样的情况,也曾困扰着赵莎,但她没有停止学习,而是通过不断实践、试错,最终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思维导图+知识卡片的高效学习法


由此,她的生活发生了变化。从一个不敢在公众讲话的职场新人,成长为一个开了25期训练营、开发了10多门课程的自由职业讲师,甚至创建了自己的品牌,组建了自己的团队。为了将自己学习成长的方法,传授给更多的人,她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写成了一本书——《高效学习法:用思维导图和知识卡片快速构建个人知识体系》。

《高效学习法》:学知识卡片、思维导图,做懂得权衡、取舍的人

《高效学习法》图书封面

在《高效学习法》中,以“思维导图和知识卡片”为主要工具,帮助我们逐步提升逻辑思维的同时,为我们解答一些来自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做到学以致用


整本书中提供了很多可以用于解决工作、生活中问题的模板,方便我们引用和参考,很实用,同时,还提出了一些学习中容易忽视的问题,可以引以为戒。其中,对我启发最大的是以下两点:(一)化被动为主动(二)骨架式输出:卡片+导图


一、化被动为主动

在《高效学习法》中,将工作状态分为两种:一个是创造型工作,无压力,更随性一个是消耗型工作,有压力,有要求,要交付。由这点可以想到,不管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事实上我们的行为都可以归结为两类:一是主动的,等同于创造型工作;二是被动的,等同于消耗型工作。如何将被动的转化为主动,是我们面对的最大问题

《高效学习法》:学知识卡片、思维导图,做懂得权衡、取舍的人

创造型工作&消耗型工作


近年来,随着视觉化笔记的逐步发展,涂鸦笔记、知识卡片、思维导图也逐渐走进了我们的视野,相比传统的划线、摘录的方法,视觉化的笔记更直观,也更能调动我们的感官,同时加深知识记忆,提升学习效率。所以,学了并不等于会了,而只有把学到的内容用起来,才能真正为自己所用。


视觉化笔记可以作为化被动为主动的工具,让我们学完之后行动起来。那么具体该如何发挥它的作用呢?

(一)确立目标

学习中的最大误区就是学得越多收获越多,但实际上这最终的结果与我们所投入的时间、精力和学习效率都息息相关,而要想高效的学习,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清楚自己的目标,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在书中,作者赵莎提出,要想明确目标,必须学会建立自己的知识树,包括:

《高效学习法》:学知识卡片、思维导图,做懂得权衡、取舍的人

知识树示意图


(二)规划行动

当完成了初步的知识树的建立,接下来我们就可以进入下一步的学习规划了。在《高效学习法》中,作者赵莎提出了两个把学习量化的工具:SMART法则和OKR工作法。这两个方法的目的是让我们的计划更具体,可执行度更强。


然后,根据自己制定的计划,来选择学习渠道,常见的包括:事、网、书、人

《高效学习法》:学知识卡片、思维导图,做懂得权衡、取舍的人

事、网、书、人


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要选择不同的渠道去解决,以达到最佳效果。虽然在关于选择学习渠道的很多内容,我们并不陌生,但在一些小的步骤中,却很容易陷入麻烦,比如:很多人喜欢在通勤路上听书、听课。一方面是为了节省时间,另外一方面是因为“听和看”对于我们来说最容易,但恰恰是我们认为的这两点好处,出了问题。


在上下班的路上,听课书、看视频时,注意力很难集中,吸收的效率变低,结果听了、看完之后,什么也没学到的情况常常出现,还造成了一种学习假象欺骗了自己。所以,我们要善于利用学习模板,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增加知识获取量。


二、骨架式输出:卡片+导图

在利用“知识树”制定目标、做好计划之后,就正式进入了学习环节,而这时候就需要借助“知识卡片和思维导图了”。(配图1)

《高效学习法》:学知识卡片、思维导图,做懂得权衡、取舍的人

知识可视化


制作知识卡片和思维导图是知识内化加工的过程,是寻找知识背后的结构、逻辑的过程,而我们要认识到:知识结构比知识本身更重要。通过画图学习,把知识可视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知识结构,同时调用多感官学习,加速记忆。


与传统意义上,我们所了解的知识卡片、思维导图不同,在《高效学习法》中,制作知识卡片、思维导图,实际上是一个将知识打碎、重组、融合、吸收的过程,通过这样的步骤来帮助我们提升学习的效率。

《高效学习法》:学知识卡片、思维导图,做懂得权衡、取舍的人

将知识打碎、重组、融合、吸收


(一)打碎,即发散

不管是学习知识,还是解决工作上的问题,最好可以由点及面地不断拓展思维,以便想得更加全面、具体。书中举出常见的发散方式分为两种:自由式发散和框架式发散。自由式发散更适合针对一个问题进行头脑风暴,而框架式发散是在一些合理的模型基础上进行发散,比如书中所提到的“5W1H模型”、复盘模型、MTV自我介绍法则等,都可以用于此。


(二)重组

发散是一个无限延伸的过程,而重组是一个缩减、聚合的过程。学生时代我们都有“死记硬背”的经历,知道最容易记下的东西,往往是有逻辑,且内容少的,而重组的过程,就是为了得到这样的结果。所以,我们要想更透彻地理解、消化知识,在发散之后,必然要进行概括和排序


概括的目的是为了减少信息量,加强记忆。我们要学会讲一堂课、一本书、一次会议……在一张图上呈现,这就考验我们的总结归纳的能力了。还要注意一点,卡片侧重的是点,而导图是线和面,我们需要做的是识别、判断、筛选,这样才能凝练出精华。

《高效学习法》:学知识卡片、思维导图,做懂得权衡、取舍的人

思维发散图

排序则是为了理清逻辑,让内容变得更有层次感。常见的结构有金字塔结构、并列结构等。


(三)融合

在制作知识卡片、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工具、信息的融合,也是新知识和旧知识的融合,更是理论和实际生活的融合。与此同时,它还是阅读力、理解力、结构力、技巧力、思考力、审美力和设计力的融合。

《高效学习法》:学知识卡片、思维导图,做懂得权衡、取舍的人

四种类型的思维导图读书笔记

在这个融合的过程中,我们不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者、吸收者,还是知识的创造、传播者,因为在融合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加入“自己”这个元素。由于千人千面,所以即使对同一个概念、同一本书,不同人制作出的视觉的卡片、思维导图都不相同。由此可见,融合是一件“个性化”的事,是知识和“我们”之间,作用和反作用的过程,也是我们个人能力提升的重要一步。


三、人生在于筛选

《高效学习法》中,还有很多关于知识卡片和思维导图的技巧,而除此之外,你会发现,这本书还可以帮我们解决一个重要的问题:了解自己需要的是什么?这也是做知识卡片、思维导图的关键能力,我们不仅要懂得在纷繁复杂的信息、知识里,筛选出适合自己、对自己有用的部分,还要知道时间、精力有限,做出恰当的选择才是重中之重。

《高效学习法》:学知识卡片、思维导图,做懂得权衡、取舍的人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人生也是如此,从来都是我们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而选择只有一次。所以,做知识卡片、思维导图,不仅仅是学会了一项学习的技能,同时还是增强了我们的选择能力,这是在未来生活中至关重要的,因为,不同的选择代表不同的结果,而懂得权衡、舍取的人,才更有机会走向成功



往期优质内容推荐:

《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帮你构建理解他人、表达自我的能力

《化解我们内心的冲突》:化解冲突,不是救赎别人,而是放过自己

《解惑》:决定你一生的不是外貌,不是学历,而是心智模式

聪明人的职场生存守则:改变固有陋习,不做拼命加班的“笨蛋”



我是书不白读,每天分享好书。愿你和我一起,书不白读,皆有所获!感谢遇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2

标签:高效   卡片   思维   知识   权衡   主动   视觉   过程   目标   能力   结构   时间   笔记   工具   内容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