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蒋巍:孩子只是孩子——教育孩子,先修炼自己

孩子只是孩子——教育孩子,先修炼自己

文/刘蒋巍

家长的自制力是衡量合格父母的一项标准。家长如果没有自制力,任由自己的恶劣情绪泛滥,那么,将会给孩子带来心灵创伤。所以教育孩子,先要修炼好自己。

家长面对孩子出现问题时,如果没有自制力,就会给孩子造成恐惧的气氛,是家庭育人环境中对孩子最可怕的摧残。要正确面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失败、错误等,要认识到不出错的孩子才可能是“问题孩子”。


一、大喜大怒不足取

喜怒哀乐人皆有之,亦喜亦忧正常,关键在于表露的一个分寸。有的家长认为情绪激动地批评了孩子就是粗暴、专制,这种看法太笼统。有时家长火气很盛地批评了孩子,孩子也能诚服,也能感受到父母的真心爱护。例如,有位家长生气地训斥了孩子,十分自责,惊慌、焦急地说:“完了,以后恐怕我要失去孩子的尊敬,孩子肯定要认为我不是合格家长。”朋友问她挖苦孩子没有,揭孩子以前的短没有,言辞是否有恶意。如果就事论事,批评其事,也不算什么错,要求自己从不生气的家长,常常使自己不得宁静,甚至怀疑自己的教育能力,这就显得偏颇。

喜忧是正常的,然而凡事过了头就不行。对孩子,不主张大喜大怒,也就是说,过分地表达喜悦和愤怒都不好。

家长的大怒无疑会给孩子造成恐惧,恐惧情绪对孩子的精神是一种严重摧残,急躁的家长怒气冲冲的时候,可能变得像魔鬼一样狰狞,有的家长虽未咆哮如雷,那阴森森的眼神足以使孩子不寒而栗。

夜晚的街上,突然传来一个女人的怒声责骂,那是一个母亲揪着她女儿(五六岁)的耳朵,拖着往路边一辆汽车轮下推,大骂着孩子不听话。小女孩恐惧得脸色死白,拽住母亲尖声大叫:“我不死,我不死呀……”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女人更添了威风,越发肆虐起来。有人看不过,上去抓住那女人的手说道:“你放手,怎么能这样吓唬孩子!”

这种母亲,别的本事不大,让孩子惊恐万状却法术在手,似乎只有孩子的恐惧才能证明自己的威信和能力。与这样虐待狂心态的母亲为伍,与恐惧为伍,孩子的成长会健康吗?

大怒不足取,家长表现喜悦过分也不足取。如果孩子获得了某种成功、某种荣誉,家长就喜气洋洋,围着孩子左一声右一声地夸,四处炫耀,逢人便夸,无休无止,毫无分寸,也很失父母之风范。有个孩子在市级作文竞赛中得了二等奖,她的母亲牵着她转遍了三亲六戚的院门,同事邻居也无人不知。古代家训所谓为人之母要“有母仪”,也就是做母亲的举止言行、喜怒哀乐要有分寸,不能喜之不尽就分寸全无。


二、喜怒无常的变态

家长教育子女,可能很少去想想自己是否有点变态。“变态"虽不好听,但程度不等在成人中的比例并不小,喜怒无常应该算在其中。

喜怒无常指人的情绪极不稳定,而且无缘无故地变化。欢欣喜悦,情绪高涨的时候,对孩子异乎寻常的亲切,然而很难稳定,稍不遂意便勃然大怒,尔后转瞬又归于平静。孩子不知道家长为什么发怒,也不知道家长为什么又不发怒,弄得没法适应,不知所措。最终孩子就以不理睬家长的喜怒无常来保护自己。

一位母亲生气时用竹条抽打女儿,女儿咬着牙决不掉泪,任母亲狂怒。最后,母亲气得自己哭了,一边哭一边还打:“你怎么不哭!你怎么不哭!”事后朋友问她女儿:“妈妈打你你不伤心吗?”孩子鄙视地说:“我哭得完吗?无缘无故就打,我连为什么都不明白,有时我觉得该挨打,她却一点气没有,神经病!”

家长对孩子特别容易喜怒无常,以为无论怎样随心所欲,孩子还是“我的”,不会失去的,因而无所顾忌。天下没有不可能失去的东西,孩子虽是自己的,但亲子关系恶化,孩子与父母没感情,等于失去了孩子。


三、恐惧摧残孩子

恐惧,对孩子的影响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讲,都是百害而无一益。有的家长为了使孩子帖服,采用让孩子感到恐惧的手段强使孩子顺从。孩子成绩只要稍考差了一点,家长除了不给饭吃,还轮番“审讯”,甚至痛斥,以防下次再犯。不少孩子整天提心吊胆,总是战战兢兢,家长还认为应该如此,堂堂正正地言辩:“孩子总得怕点什么,没有惧怕不能成器。”

的确,孩子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总得凭着什么来约束自己,但绝不应该是恐惧。

前苏联教育家曾提出一个标准检验教师是否合格,他说如果教师走到学生跟前发现学生脸上有恐惧的表情,那就说明事情不妙,说明自己教育不合格。这同样适合于家长。恐惧对孩子的损极大。

第一、恐惧使孩子胆怯、懦弱、不敢进取。

不少孩子学习困难、就是因为恐惧出错,恐惧失败而不敢进取,不敢试探。很少被家长们认识到的一点是:孩子避免失败的愿望比争取成功的愿望更强烈。为了防止最小的失败,宁愿降低努力的水平。一个孩子恐惧父母的惩罚,因而他只希望达到父母规定的那个标准就行了,所谓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恐惧感不可能使孩子有勇气再做更多的努力和追求,因为更多的追求和探索可能会有更多的失败和差错。有的家长在咨询时总问:别的孩子为什么那么喜欢看书,自愿去钻研好多难题?而自己的孩子却只完成指定的学习?原因固然复杂,但家长造成的恐惧是孩子失去主动进取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恐惧会麻痹人的正常心理活动。

人的感知觉、记忆、思维、语言以及脑子里已存在的东西都会因恐惧而麻痹或遗忘,更谈不上发挥创造。孩子做作业、看书时,家长如狼似虎般地守在一旁,稍有差错就是呵斥,甚至一巴掌就打过去。不知道谁可以在这种情境中钻研,思考问题?又怎能不做错题?平常我们说一个人被恐惧“吓傻了”“吓呆了”“吓得说不出一句话”,孩子就更是如此。很多孩子考试失水准,与家长造成的恐惧有很大关系。

第三,恐惧也会使孩子的行为发展不正常。

比如孩子离家出走,究其原因固然很多,但有一主要原因是恐惧。孩子做错了事,考试成绩很糟糕,他不敢去想象回到家里父母暴怒的样子,只得不顾一切离家出走。此外,孩子的不少欺骗行为也由恐惧诱发形成,时间长了就成为痼疾。

【案例】

有一位家长问她女儿为什么撒谎:“她撒谎的本领不得了,谎话比真话还真。最想不通的是很小一点事情她都编谎话,那是用不着的呀。”原来有一次,一卷包装线掉在地上,这位母亲问怎么掉在这儿,女儿顺口就说:“啊,刚才我同学买的,忘拿走。”可一会儿父亲返回家来,说前去邮寄东西把包装线忘在家里了。这位母亲气极:女儿成什么人了?何必要撒这个谎呢?于是,朋友试着问她:“你们从小就管她很严,是吗?”

这位母亲双手一摊:”是的是的,她爸爸特别严,不允许她有半点错,发现错误从没放过的,结果还这样。“

“怎么个没放过法?”

”打也打过,骂也骂过,软硬都没用。很少有家长像我们这样严的。“这位母亲甚至非常厌恶地推测:“这孩子不服教育,可能是生她时在医院里医生抱错了孩子,她不知是哪家撒谎成性的家族的后代,我们家查几代也没有这种德性。”

家长不放过任何错误,可能是孩子撒谎的根由。孩子面临恐惧而又孤立无援,她下意识中要逃避恐惧,保护自己,不得已只能撒谎,以致最后撒谎成了习惯。

古时有谏臣,必有明主。魏徵敢于犯颜直谏,因为唐太宗从谏如流。如果天子动辄就杀掉进谏的大臣,那么无论怎样要求大臣直言,谁还敢说真话呢?

再如,孩子涂改考卷分数,孩子装病,孩子不说实话……这些缺点,好多都是家长制造恐惧给逼出来的。

四、失败中学得大将风度

孩子成长面临众多人生课题和数不清的困难,常常会有过失、有失败,在孩子遭到失败的关口最能见出家长的教育水平和气度,孩子也只能在失败中才能磨练出坚强和韧性,磨练出所谓”心理承受能力”、“抗挫能力”,所谓“大将风度”。

我们成人追求人生,付出努力,获得成功,都是从失败中踏行而来,为什么却接受不了孩子的失败呢?

作为现代家长,孩子失败时候最需要的是温暖和帮助,这时候家长最需要的就是放下架子,丢掉封建思想战胜自己。帮助孩子承受住失败,让孩子在失败中进取,孩子也就能学着在失败中磨练出“人生来不是为了被打败"的气度,才能在艰苦的人生奋斗中自强不息,充满着生命活力。

刘蒋巍:孩子只是孩子——教育孩子,先修炼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孩子   喜怒无常   自制力   分寸   大怒   教育孩子   合格   喜悦   恐惧   生气   情绪   家长   女儿   父母   母亲   人生   蒋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