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蒋巍:对提高城市教育软实力的思考

刘蒋巍:对提高城市教育软实力的思考

文/刘蒋巍

城市软实力和教育软实力是不可分割的。

城市软实力是一种利用价值观、文化、制度等软要素,产生一种无形的对内的凝聚力和对外的吸引力、内在的创造力和外在的竞争力。

城市的蝶变腾飞,要坚持把人的感受度作为最根本的衡量标尺,把“宜居、宜业、宜学、宜游”摆在突出位置。

教育的软实力,与融入品质教育的价值追求相关,全力去打造有质量、有温度、创新活力的品质教育。赋予品质教育新的时代意义、更高的价值追求。要使教育质量迈上新台阶,师生素养获得新提升。

提高教育的软实力,就是要立足区域文化传承与培植,注重科创资源引进与融合。努力推动区域教育达到领先水平,不断增强社会和人民群众对品质教育的获得感,为经济社会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城市的软实力事关人民安居乐业,它是城市自由发展必将绽放的内核的力量。这是一种无形的感召力,也是一种非物质文化的能量。而教育的实力,是一种作用在人身上的无形的能量。

当不离城市精神与品德的本质,也不离培养人、促进人发展的教育本质。对于区域来说,就是要把人力资源转化成人才优势的能力。对于学校来说,就是努力培养出有人格、有气质、有能力、符合核心价值观、有担当的一代新人,让一代新人的比较优势能够凸显出来。

而对于一个座城市而言,把教育作为软实力,实际也意味着有一种长远的、前瞻的、未来的眼光去定位今天,谋划未来。它意味着摒弃急功近利,完全回到“人之为人”的本体特性、教育规律上来。

对于区域层面来说,如何把人力资源转化成人才优势。对于学校层面来说,我们必须要思考的是:校长等管理团队如何借助全体老师共同努力,培养出有人格、有气质、有能力、符合价值观的、有担当的、一代新人。

另一方面,对于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待。可以构建区域教育的治理体系。去完善教育质量,以多元合作模式,加大优质资源的引进力度。可以与大学合作,与名校合作、与科研院所合作等方式,引进品牌学校。

同时,也可以激发本土教育品牌的潜力,以开办分校的形式增加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扩大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总量,优化了教育生态环境,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惠及百姓。

如果我们的每一所学校都能办成高开高走的、适合老百姓、让老百姓满意的学校,那么说明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如果我们办出来的学校,老百姓不满意,那么所谓的品质就没有依据了。

首先,教化育人。尊师重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尊师重教,是家庭教育的结果。尊师重教,为追求品质教育奠定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站在新时代,教师要做学生的引路人,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

关于学校的引进,并不是这个学校越有名,就越要引进他。在引进的过程中都是要进行系统思考的。在引进之前,要寻找他与城市的匹配基因到底是什么?其次,看重的是机制的灵活和管理的创新,赋予学校更多办学的自主权。

工业园区和服务园区要充分融合,充分融入城市文化。为学生的真实性的学习预留空间,也为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提供场景。

在探索学校原有的成功基因的同时,在不模仿的情况下,形成一个面向未来的新学校的新品类。为教育现代化做出贡献,提供更多的先进的案例。这就形成了品牌。

除了升学,中小学校与大学连接、互动的最终受益者就是学生。如果我们长期受到大学文化的浸润,同时学会去认识和改造世界。那么教育的软实力就是能够凸显出来的。因此,我们应该不遗余力地去促进与大学的紧密联系。

在学术、文化、人才创意等方面,对中小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之成为真正的大学附中。

一个学校的成功就靠教师。因此,要重视教师教育,就要把优秀人才吸引到教师队伍中,推动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的良好局面。

不妨开拓思路,将师范教育前置到高中阶段进行。也就是说,一所学校在打造特色高中创建的过程中,它的特色就是师范教育。办学中,引入大学的师范类先修课程,以及高中直升大学的通道。

在课程建设、教师培养、学生成长的方面,通过创新管理、激活活力。充分利用大学资源。让大学的教授走进高中校园,成为课程总监。作为高端学术讲坛的教师、课程的常任教师等。而高中的学生也可以进入大学,参与大学生的社团和大型展示活动。

教科院要为每一所学校赋能,每一位师生赋能。用一种开放的心态去打开城市的大门。

教育局需要建立更好的制度和更灵活的机制,去激发教师的内心的自我成长的内需力。另一方面教师能够自我对标对教育的需求来不断地去提升教师自我的专业发展,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动力。

在健全教师持续发展机制、建设教师荣誉体系,建立教育实践基地、教师发展中心的过程中,优化教育人才相应的服务,健全吸引优秀人才从教的配套制度,完善领军人才的培养机制。

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在教育发生深远变革的时候,实际上我们是要依靠教师的智慧,教师的实践,教师的奋斗。通过学术建设、学科建设、师资建设形成新发展的推动力,准确定位教师素质的新内涵。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专业教师的队伍,要让教师成为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将学生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将学生的潜能激发出来,使其发展。

我们教师要率先垂范。我们的教师自己能不能做到在创新思维、奉献祖国、锤炼品格和学习知识上能够走在前列,成为学生的标杆,这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很多地区,女老师比男老师多,比例严重失调,也是需要改善的地方。

刘蒋巍:对提高城市教育软实力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实力   尊师重教   城市   老百姓   机制   品质   区域   学术   高中   教师   学校   人才   文化   学生   大学   蒋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