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蒋巍:家长如何了解孩子

家长如何了解孩子

文/刘蒋巍

一、妨碍家长了解孩子的因素

妨碍家长了解孩子有以下几种原因:

1.家长的主观随意性。有的家长自以为最了解孩子,“知其子莫如其父,知其女莫如其母",总以为看着长大的孩子岂有不了解的?其实不一定。孩子小的时候,可能对家长、对任何人都毫无掩饰,而且活动范围也在家长身边,心理活动也较为简单,因而基本上可以一目了然。

孩子稍稍大一点,进入小学、中学以后,家长了解孩子就并不是一目可以了然的。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单独的活动范围,独立意识逐渐强烈起来,而且离开父母的活动时间大大增加。家长了解孩子的指导思想、方法途径都必须随这种变化而改变,而不能凭“想当然”去推测孩子,应该信任的不信任,随便怀疑孩子,应该引起警惕的又主观断“还不至于吧”,直到孩子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才悔不该当初。

随意性强也是妨碍家长了解孩子的一大原因。随意性表现在家长不是依照孩子的发展情况去了解孩子,而是自己随心所欲随便问问。这就可能遗漏掉许多重要“情报",孩子的重要素质发展怎样家长就不了解。有的原发展不好,过后发现了还可以补救,而有的素质发展不好,如果拖延纠正,就会引起一连串恶性循环。如有的孩子由于贪吃零食,喜欢向同学借钱,家长如果对此一无所知,孩子的坏习惯得不到纠正,就会继续向不好的方面发展,好品行和好习惯的养成就不容易了。

2.忽视沟通,拒绝沟通。提倡父母子女两代人之间的良好沟通,这是体现家庭民主的一个标志。现在有的家长比较忽视这个问题,甚至拒绝沟通,也就直接妨碍家长了解孩子。

这类家长认为孩子吃饱穿暖就行了,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小孩子家哪有那么啰嗦?好好读书也就是了,因而除了孩子吃穿和读书成绩,家长一概不问。还有的家长每天扔几十元钱给孩子吃饭,自己成天泡在牌局里不动弹。孩子告诉家长什么心事,或高兴之事或苦恼之事,家长一律支开远远的:“去去去,我知道了。”

3.轻信、胡猜。家长不能很好地了解孩子是因为轻信。据观察,大部分孩子都倾向于向家长报喜不报忧,当然程度不一。需要提醒的是:孩子可能对你报喜不报忧,因而了解的情况要打一点折扣。孩子报喜不报忧的心理比较复杂,有一个原因就是家长管教过严,使孩子惧怕惩罚,因而对于不好的事情孩子能不说则不说,这样反而影响了家长对孩子应有的了解。

有的家长从孩子口中了解的情况则完全是谎言,此错在于家长轻信。有一部分家长由于主观轻信孩子的谎言,有一部分家长则出于虚荣,宁愿相信孩子谎言也不愿知道事实。

相反,有的家长又太不相信孩子,对孩子任何一句话都表示怀疑,继而胡乱猜测。表面看来家长对孩子绝不轻信,认真了解,实际上从另一角度堵塞了了解孩子的渠道。

4.专制、侵权、不守信用。了解孩子的重要前提是不能侵权。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毫无尊重孩子权利的观念,行为也毫无检点,随心所欲地偷看孩子的日记,理直气壮地“揭露"孩子的秘密,甚至以了解孩子为名私拆孩子的信件,私撬孩子抽屉的锁。

有位女生对记者说:“有时父母表示很愿意和我一起聊天,表面上看是朋友式的交流,其实是在刺探情报。开始我还未察觉,待他们责骂我时,就把我给他们说的话当把柄。这方面他们记忆力很强,过去很久的事情还要重提,新账老账一起算——-如果真交朋友,就不该这样。”由此看,孩子对家长的专制和不守信用很反感。

盒每个人都有秘密,孩子不愿透露总有一定的原因,家长不能以“了解孩子”为理由,强迫孩子吐露。家长专制、侵权、不守信用,最终也就堵死了了解孩子的通道。

5.不了解孩子的身心特点,不寻找原因。要教育好孩子,就要先了解孩子的身心特点、发展规律,如果不了解这些,就如盲人摸象,容易走入教育的误区,而且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心理伤害。比如,处于第一反抗期(3岁左右)的孩子爱说“不",有的家长就认为是孩子不听话、很倔而斥责孩子,给孩子不必要的打击。有个父亲看到8个多月的孩子乱爬好动,爱扔东西,就打孩子,限制其活动,其实这是孩子在进行探索活动。还有一位母亲诉说自己的女儿出生6个月就开始与自己作对。一个6个月的婴孩会用什么样的方式与母亲作对呢?当问她的时候,她这样回答:“比如帮她把尿,她偏偏不尿,把她放到床上,她一会儿就尿床,不是与我作对是什么?"这位妈妈缺乏必要的科学知识,她不知道婴儿的排尿是要以高级神经系统的发育完善为基础的。把婴儿不能够控制尿意,理解成为与自己作对,从而不断地对女儿进行惩罚与责骂。

可见,不懂起码的科学知识,教育比不教育更糟糕。还有的家长,当孩子出现了问题,不是去探充行为背后的原因,仅凭自己的主观臆测来妄加判断,所实施的教育自然是错误的。

【案例】

一个9岁的女孩,性情乖巧,人见人爱。但她有个毛病,爱“偷”同学的笔。母亲尝试过所有的办法,打、骂、罚、讲道理,都没用。心理老师问及孩子的母亲为什么孩子这么做时,母亲说不知道。后来,心理老师和这孩子沟通,了解到孩子只是喜欢那种粗的、手摸起来感觉滑滑的笔。孩子的“偷笔”行为,其实根源在于幼年的“口欲期”欲望被压抑、未被满足,笔,就成了替代品。由于表现为难以自制的神经性冲动特点,就有了“偷”的冲动。其实,构成问题的,还是父母当时的教育方式。父母在孩子的口欲期,只要看到孩子往嘴里放东西或吃手指,就施以严厉的惩罚。但这种神经性行为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越压抑越强烈。也就是说,用惩罚的方式强行制止,非但不会有所好转,而且会加重孩子的病态行为。

点评:由于母亲不去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不懂得和孩子沟通,向孩子了解,自然永远不知道这个“秘密”、反而误判为是孩子的品行问题,这种情况下,在孩子身上施加的教育自然是错误的,要么没有效果,要么加重“病情”。现在很多家长发现孩子的问题,不去分析原因。其实,如果家长能够心平气和地多向孩子询问几个为什么,想办法打通沟通的渠道,是能够触及行为的真正动机的,这样也不会走入教育的误区。

二、一般的了解方法

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孩子:

1.通过观察日常生活行为来了解孩子。一个高中三年级的男孩子,衣冠不整,边幅不修,母亲想提醒儿子稍稍修饰一下,父亲悄悄阻止她说道:“你怎么不懂?他不修边幅说明他还没有对女生有兴趣。这是好事情,高三了,读书要紧!”这位父亲对待孩子的异性交往态度是否科学暂且不论,但他了解孩子的方法却是不错的,巧妙有趣。家长通过孩子日常行为去了解孩子至少有一大半可靠。

通过日常生活的密切接触,家长可以充分地观察,了解孩子的行为特点、道德观念、心理状态等。孩子的内心想法常常无意识地流露出来,比如孩子毫无掩饰地对“性”的问题提问,往往说明孩子对异性并没有特别注意。一旦孩子对“性”的问题缄口不提,或有意回避谈起,反倒说明他已经敏感地意识到了“性”。

再比如,孩子看电视时对剧情的历史背景随意议论了几句,家长可以从中大致了解孩子的历史知识掌握如何。家里来了小客人,孩子的同学朋友,家长的旁观可以了解孩子的人际交往是协调或是生硬、大度或小气、支配或顺从等大致倾向。

孩子的一些疾病也能通过他们非语言的动作反映出来。如咬手指,双手翻来翻去地绞,不停地开、关电灯拉线,回答问话摇头又点头、点头又摇头,古怪地望着人,骂怪话、假笑,然后不开口。这种孩子可能患有某种心理疾病,应立即带去专门机构检查。

2.家长要学会善于倾听孩子诉说。只有认真地倾听孩子诉说,不轻易打断孩子的话,让孩子把话说完,才能了解到事情的真相,了解孩子的内心意图。不要孩子刚说几句,没了解清楚实情,就急着指导评价,主观臆测,这样只能使孩子合上刚刚开启的心扉。

【案例】

六年级家长会上,老师带着不满向伟强的妈妈“告状”:“你的儿子两门课都挂红灯,怎么学的!上课也不专心,总搞小动作,今天还和人家打架啦!“妈妈的脸顿时红到脖子根。回到家,妈妈怒气冲冲地喊来伟强质问:“你为什么不争气点?不好好学习,还要和人打架!““我不喜欢这个老师!上课的时候是同桌先打我,我才打他的。”妈妈一听伟强辩解,更来气了:“难道老师说得有错?老师冤枉你了吗?都是你自己的错!”伟强委屈得哭了。“还有脸哭!“说着,妈妈就把巴掌抡了下来:“如果你成绩好,我会挨老师的批评吗?你自己这么顽劣,也怪不得老师生气!”伟强伤心地跑出房间……

这位妈妈一回来就兴师问罪,只能使事情变得更糟。不是先调查了解一番,而是凭主观妄下判断:一定是你不对,而不是老师不对!但她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问题,没有关心孩子的所思所想,没有顾及孩子的感受,不愿听孩子把话说完。也不懂得如何沟通和倾听,如何正确处理出现的问题。正确的做法:一是回到家,用试探的口气询问孩子:“伟强,今天老师说你如何如何,我想知道一下,是怎么回事呢?”二是当孩子回答后,问孩子:“那你为什么不喜欢老师呢?”于是孩子会告诉妈妈,可能的答案会很多:比如或许老师的课不吸引人,或许老师太严厉,或许曾经批评过他(这时候一定要认真地倾听孩子诉说)……总之,引出了“为什么”,才能了解孩子的心理,找到问题的症结,以便对症下药。三是接着要对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表示理解,对孩子做得对的地方加以认同和肯定,做得不对的地方加以分析开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有个家长的做法值得借鉴,他每天傍晚都到业余体校去接孩子一道回家,孩子已是中学生了,旁人觉得没必要。家长说,孩子学习忙,几乎没时间专门说话,一道回家就可以听孩子说学校的、班里的或孩子感兴趣的事,高兴的、不高兴的事都听,这样对孩子就比较了解。当然,主要在听,很少评价或教育。

3.通过具体事件了解孩子。一个教师严肃地向一位家长反映,她的女儿在家里私自拿钱。家长耐心地了解了整个过程,得知女儿的确私自从家里拿走了钱,用来买了几件小玩具,送给班里的几个女孩。母亲一开始感到惊疑,生气。但她仍然耐心地了解孩子为什么这样做。女儿难过地说:“我想和她们一起玩。”母亲搂着女儿心疼地掉下了泪,由于自己忙于工作,又怕孩子不安全,常常把孩子关在家里,时间长了孩子与小朋友愈来愈疏远,小朋友都不与她玩耍,孩子就拿了钱买玩具送给她们。这位母亲就是在具体的事件中,包括听起来很糟糕的事件中了解了孩子。

4.借助老师的评价和孩子同伴反映了解孩子。教师的评价能够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只是家长不能没有自己的见解。

5.借助心理测试及其他测试。心理测试可以帮助家长更科学地、全面地了解孩子,孩子的性格倾向、智力水平、特殊才能、人格发展、心理素质等都可以通过心理测试得到比较可靠的鉴定。

从目前来看,人类的心理结构并没有完全被揭示清楚,心理测验也不可能完全精确。但是与学校分数、教师的观察等方法比较,一些标准的心理测验的准确度、科学性是世界公认的。在我国现代家庭教育观念薄弱的背景下,更显得必要。

有一则关于智测的议论,说一位家长在儿子测出智商“中等"以后,灰心丧气,放弃了对儿子的系统教育计划,并对智测攻击一番,结论是“智力测验应该冷下去了"。

这是荒唐的。测试只是了解孩子的情况,并不是要测出“天才"才给予教育。“天才”只占千分之三,如果因为结果是“中等”就放弃教育孩子,是家长的无知,并非智测之过。而且90%的人都是智力中等,中等属于正常。如果说责任,负责解释智测结果的主试者有一些责任,他最好能尽可能详细讲解“中等”的含义,并针对智测反映出的倾向,提出教育建议。借助心理测试了解孩子的关键在于家长对心理测验要有科学的认识,既不能盲目迷信测验,也不能像那位家长那样,因为智力“中等”就灰心地放弃教育。

6.借助问卷调查形式来了解孩子。问卷调查的好处是节省时间,针对性强,比如学校里老师有时向学生发放无记名调查问卷,因为是不记名,学生就很喜欢做,觉得有趣。这种方式不妨在家庭中用一用。比如要了解孩子的爱好、兴趣,孩子是否对自己满意,孩子的人际关系如何等等,就可以在问卷中提问或让做选择项:你最喜欢做的事是什么,你喜欢什么样的同学,你不满意父母什么,你希望父母怎样对待你,等等。家长可以根据想了解的情况来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让孩子配合答题,从而较快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思想动态等。

此外,还有暗示法、游戏法、投射法、绘画法等了解孩子的方法,这里不一一介绍。总之,家长只要做个有心人,多想几种办法,就能疏通沟通的渠道,走入孩子的内心,了解孩子的一切,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刘蒋巍:家长如何了解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家长   孩子   随意性   测验   主观   不好   母亲   女儿   父母   原因   妈妈   老师   情况   心理   方法   蒋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