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蒋巍:建立作业系统,解决“教得简单,考得难”的问题

刘蒋巍:建立作业系统,解决“教得简单,考得难”的问题

文/刘蒋巍

学校作业内容与课堂教学脱节,这个问题目前非常严重。

其实,学校有很多很隐性的问题,或者还有很多问题,我们校长根本就没有发现。我们以前一直讲教、学、评一致,对吧?这个话好像大家觉得都是老生谈常谈,也就是说说而已。

但是我们研究作业以后,我们就发现这个问题太严重了。

我们今天很多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就是试卷。然后,学校老师把那个试卷拿过来,也不管这个试卷上有什么题目。然后,发给孩子,就是你回家今天刷一套试卷。这个作业的内容,和你教学的内容一点关系都没有。

有的时候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的孩子去做作业的时候,发现和你老师上课讲的内容根本没有什么关联的时候,他还认真上课吗?还会认真听你讲吗?不太可能吧。

至于我们今天,很多孩子为什么上课提不起兴趣?因为我们孩子发现他回家做的作业跟你上课的内容没关系,他考的试卷比你上课的要求高多了。

现在,学校教学、作业、评价脱节非常严重。

我们今天很多孩子回家被爸爸妈妈骂,爸爸妈妈认为孩子作业做不出来,都是因为你上课没认真听讲。但我们爸爸妈妈就不知道,老师上课根本就没讲!

我们老师可能感觉:其实你要知道你很多作业的事情可能都在这个大框架里面,但是可能和你的教学一点关系都没有。

如果你去学校课堂上去听课,建议你要特别关注这个问题。我们听课的老师、教研员,脑海里面就会浮现这个学生这个试卷是怎么设计的。但是他上课的内容是那么讲的,你会发现:这个问题非常非常严重。

我觉得我们今天的教育出来很多的问题,都已经可能是大家心中都挺清楚的,但是从来都没有扎扎实实的去解决过。然后,我们可能学校的老师平时跟你们之间,忙很多其他的东西。

我们家长为什么不信任学校,又跑到校外培训机构去?

要爸爸妈妈辅导,要爷爷奶奶辅导,那是因为孩子上课的时候,你这块东西没有讲,回去的那个作业,他做的是另外一套内容。然后,爸爸妈妈很着急,晚上,去指导孩子。搞得爸爸妈妈到最后都不知道该相信谁?是相信孩子,还是相信学校?

学校老师说我上过的。真的上过么?这里面有一些脱节,很隐性的。

我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我们上英语课,你去听英语课的时候,发现上英语课不都是对话交流吗?但是你发现学校考的那个试卷,他可不是在对话交流,都是考察语法点!但是,我们老师上课的时候,这些语法点从来都没有把它显性化。

但是你回去考试的那个试卷里面是有这个内容的,作业里面是有这个内容的。你上课又没有把它显性化。

如果你去跟学校老师交流这些话题。她们都会觉得很惊讶,他们就是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因为学校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从来不想孩子回家做的作业是什么?评价的是什么内容?这就有问题。

所以我们今天学校老师好像很辛苦地在上课,但是为什么他的效率不高,他们没有效果呢?

是因为他没有把这三个东西结合起来思考。

就以为上课生动活泼了,好像大家开心了就行,这个不行的,这个一定会降低我们教学的一个效果。

学校老师往往只是从一个局部的点去做,拼命的下功夫去努力。比如说,你说教学很重要,我就拼命地把教学课堂的那个40分钟弄好。但是现在,大家发现,你光把教学那个东西做好了,但是你作业这一块如果你没有做好,你教学就就没有作用,它的作用就会被削弱了很多。

其实这就是一个系统观,也就是我们教育的很多事情要系统的思考。真的不能,就是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否则,你在这个点上下的力气可能被其他一个东西就消解掉了。然后,作业其实也是这样子,所以我们要有系统观念。

所以,我们的教育改革将来要去有一个要改变的就是系统的思维来实践领域的这样一种改革,让他发挥一种合力,而不是去分解他的一种力量。

作业系统。在我们头脑里面能够看出来,比如说你是一个管理者或者你是一个学科的老师,我们现在就想注意作业这件事,说你现在要把这些这个事情做好了,你脑子里想到的是什么?

我们脑子里面可能想到最多的,你看以前没有系统化的时候,你一定会想把作业批改,把它做好。

你就想了一件事情,可是你会发现作业除了作业批改之外,其实前面还有什么?他前面还有老师布置作业的过程,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这个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指的是什么?指的是我们学生在家,比如说你作业带回家了。然后孩子做那么一两个小时,他是怎么做的?

大家有没有发现,其实这个环节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是缺乏研究的。

事实上,每个孩子是不一样的,家长是不一样的。

孩子在做作业之前,应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业设计学校作业设计长时间以来几乎没有人去关注,学校老师都觉得作业嘛,到处都是,外面到处都是教辅,要什么设计呀?

可是我告诉大家,我们就是发现现在作业设计上的问题太严重了,太严重了。就像我们一个教学也没有设计,也空着脑袋进了这个课堂一样的道理。你现在就是一个老师,学校现在老师布置的是什么作业?学校老师都是空在哪?就是说你可能在进了课堂上了30分钟,甚至上了39分钟的课的时候,你还剩下最后一分钟的时候,你想今天回家准备要让孩子做点什么?

你是那个一分钟才想今天要给孩子布置什么作业的?你说你一分钟设计出来的那个作业。和你课前,比如说你花了一个小时两个小时设计出来的作业质量能一样吗?

因为学校老师现在作业布置得太随意了。然后,花的时间太少了。所以我们今天孩子做的很多作业其实质量都很差。

你说让孩子花那么多时间有什么意义啊?

我们老师还花了那么多时间去批改,你不是在做无用功嘛。就像你要有一个好的教学设计,你才能进课堂一样的。我们必须要把作业设计好了,你才能布置给孩子。

我们做作业是为了干嘛?做作业是为了发现孩子到底存在什么问题,我们不是有诊断改进的功能吗?

因为作业还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所以,你得要去分析孩子到底在哪些方面有问题。你可以一对一辅导。

学校老师原来对于作业的认知是非常局部的。然后,我们没有系统地去想他每一块的一些要求。那么,其实每一块都有要求,作业设计有功能,目标类型、难度、时间等。

作业布置,不是告诉孩子今天应该做第几页到第几页,或者回家写一篇作文就结束了。

我们在作业上面没有方法指导。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老师都会说,今天回家请你预习第十篇、第十章、第十课。第十课,可能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但是我们老师没有方法指导,没有指导怎么预习。

我们今天很多孩子回家预习作业的时候。预习什么?你要不要在这篇文章上圈画并查字典预习不认识的字词?然后,你在这个文章里面,你需要孩子完成哪些预习任务?有没有要求孩子记录下他在预习中所存在的问题?

现在学校老师就是一句话,回去预习!

好的孩子几乎不要你老师教。学习不好的、不会方法的孩子预习了,就像没有预习过一样的。

所以有的时候,学生的差距就从这个时候就产生了,对吧?这就是我们在作业具体的方法和要求上不清晰所导致的。

美国老师布置作业,旁边都会有一个小贴士,比如说他布置了一篇作业,让孩子去记那个复合词compound word。那么这个compound word怎么记?美国的老师会在旁边写一个小贴士。然后,他写了以后,他会告诉你component word怎么样记忆是最有效的。你看,连记忆的方法老师都会给孩子指导。

我们现在学校老师好像也不屑于这种技能技巧的指导,觉得这都是小事情,没有必要来进行指导。其实,现在我会感觉到学校老师有的时候在这个方面就是太大线条了,你觉得孩子都是会的,其实孩子是不会的。

孩子才刚刚开始学习这些东西,很多时候,不要只是教那个知识点让他做笔记,还需要学习方法的指导。

再说了,今天很多孩子连笔记都不会记。真的不会做笔记的孩子,记得一塌糊涂的。会做笔记的孩子记得清清楚楚的。所以,这个时候孩子的差异就产生了。

学校老师,应该把一些关键的学习方法要教孩子的。

完成作业的环境。我为什么会说这一块,我们现在其实很缺乏思考呢?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

完成作业的环境。你不信,你去问很多的专家或者是很多的老师,你说一个孩子在家做作业,什么环境对他来说是最有效的,能起到促进他注意力的效果?比如说,他的兴趣,他对提高学业成绩的提高。

肯定很多人说,凭着经验会说,独立的房间啊,等等,对吧?

可能这是我们基于经验的一种表达。你有实证吗?

据调查研究,发现:实证研究,孩子作业的效果和他的完成作业环境的影响因素。我们会发现是光线的舒适度。

光线的舒适度的回归系数比是不是安静,是不是独立的房间还要高。可是,我们家长、学校教师以前不太去关注这个光线的舒适度。

想想也有一定的道理,比如说我们一个人在做事的时候,你是不是觉得在那个光线不太舒服的环境里面,比如说刺眼啊,他觉得你好像有点不舒服,它会干扰你的情绪和主动感。

那么对于我们学校老师来说,以后开家长会可能就可以去提醒一下家长。作为家长,可能会去关心一下自己孩子做作业的那个光线的问题。

作业,本质上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所以,父母的协助应该是要有度的。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说我们会发现,父母他依赖网络。

你看,我们现在很多老师有的时候也会布置一些挑战性的作业,回去让孩子做,对吧?尤其现在我们新课的话,很多这个任务都蛮有挑战性的,孩子不会做了。

他上网查,上网查了以后呢?你会发现这样的孩子,如果真的是一个好的孩子,还好,就是他冥思苦想的,比如说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以后,他实在是想不出来,然后他上网查,看到一个最关键的步骤,他没有想到的步骤,他忽然开朗,对他是有帮助的。

但是你要知道绝大部分孩子都不是像这一类好孩子的。绝大部分的孩子是上网抄的,赶紧直接抄的,他连想都不想的。所以你会发现,如果我们孩子过度的去依赖网络去寻求答案,时间长了以后,对孩子的思维,对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乃至于对孩子的道德品质都是有影响的。

道德品质是什么?就是他以后遇到困难,他总是想去走捷径的,他不会想着自己怎么去克服。

所以,大家不要小瞧作业里面孩子很多的表现,孩子在作业过程中很多的表现可能将来是影响他的一生。

关于作业批改,很多老师,都很喜欢面批。但是绝大部分的孩子最讨厌、最不喜欢的就是面批。为什么?因为你在面批的时候,也向家长辅导孩子做作业一样的。你面批、面批着,就当面批评孩子了,而且批评的还挺凶的。

所以学校老师,发现这个问题了,我们解决的措施是什么?我们很多人出现这种问题,解决的措施是我不要面批了,我错了。这样也不对。

我们现在解决措施,往往是觉得一个事情有问题了,我就把这个东西把它给删除掉,或者是我就不要了。我们要找到原因,原因假如说你知道孩子不是不喜欢你去面批,或者是一对一的指导。他害怕的是你的情绪,他不喜欢的是你的方法,对吧?

所以你将来要去改的是:改进你的方法,然后控制一下你的情绪。假如说你今天心情都快崩溃了。然后,你说我现在想找一个孩子到我办公室里面来一下,那你控制住,不要找他了。

我觉得我们今天很多孩子听到学校老师说,某某同学你到我办公室来一下,我给你们评价作业,心里面肯定产生的不是喜悦感,一定是恐惧感。

所以,学校教师要集体努力啊。

老师要调控好自己的情绪,我们老师也不要动不动就生气,其实动不动就生气也未必是个好事情啊,对你自己的身体也是不利的。

我们还有一种批改方式叫什么?书面批改。我们学校老师是怎么书面批改的?打对错对吧?打对错,你发现孩子哪错了,打一个叉,你就认为你结束了吗?

学生其实希望老师能够指出我错误的原因或者是存在的在哪些方面存在错误?我们到底是计算错了,我还是概念理解错了,我还是忘记进位了,计算错误可能也有很多的原因,对吧?我英语,到底是语法错了还是时态错了,还是单词拼错了?老师在旁边可能就是说请注意时态,就写这么几个字,然后把那个时间yesterday他画一下。这下,学生马上就明白了,我要注意时态,时态是我的一个问题,那下次可能就不会犯错误了。

这比“给你打一个大红叉,在那个地方”是不是效果好多了?

你看,这就是批改方式,学校老师做到了吗?学校老师可能马上会有一个反应啊,就是说:我哪有那么多时间去做这个事情?

那你干嘛要布置那么多作业呀?

你觉得你的时间是有限,那么第一个,精简你的作业的数量,提高它的质量。你批改的量少了,那你就可以更多的花时间去发现孩子到底什么问题。

第二个,你假如说真的时间有限,我建议一次就关注三五个孩子,这也是改进的方式啊。其实,在工作中有很多事情,你是可以去抓方法的。关键问题是:学校老师愿不愿意。

如果我们没有解决愿意的问题,就是说再多的方法你也不愿意去做的。

我说的建议并不复杂,关键就看学校老师愿不愿意去做。

我们学校老师,其实长时间以来,学校老师对这些东西都蛮忽视的。

第三个建议,我希望学校老师把“作业布置”、“作业批改”和后面的“统计分析”、“作业讲评辅导”结合起来。

就是说,我们学校老师得要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习惯?记录班上孩子在这个学科里面常见错误及其原因的习惯。比如说张同学,他在哪些方面有问题,李同学在哪些方面有问题?这就是成长记录档案。除了记录成绩、分数,更重要的是记录学科问题、成长中遇到的问题。

譬如:记录这个孩子到底是在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理解上有问题,还是在函数上有问题?

假如说我们学校一个老师真的把心思都花在学生身上。

假如你每天关注你们班上每个孩子在什么方面有问题,你将来上课的针对性就强了。你后面作业设计也更有针对性了。

这是一个老师应该做的最基本的功夫。

一个数学老师,他讲到这个一元二次方程的时候,他把孩子常见的4种错误的原因,每一种错误的原因,他通过什么方法去解决,写了一篇论文。我觉得这样的论文真好,为什么?我觉得这样的老师如果他长期去积累,他一定是一个学科专家。为什么?因为他这个学科功底是建立在对学生相关内容的了解上面。

总之,“作业设计”、“作业布置”、“作业完成”、“作业批改”、“统计分析”、“讲评辅导”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我希望学校老师将来能用系统化思维来进行作业的设计和实施。

刘蒋巍:建立作业系统,解决“教得简单,考得难”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作业   时态   系统   试卷   爸爸   原因   东西   老师   简单   发现   孩子   时间   方法   学校   内容   学生   蒋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