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此方法管理孩子的情绪,不仅孩子喜欢,还有画面感——读书笔记

用此方法管理孩子的情绪,不仅孩子喜欢,还有画面感——读书笔记

一、情绪管理能力

关键词:"情绪的燃烧"

年过三十后,越来越觉得一个人的情绪管理能力非常非常重要。

一个情绪管理能力不好的人,容易情绪化、易冲动还任性。

这种特质的人,外形是个大人,内核却像个孩子。

当然很多人也不想这样,经常理智告诉自己要怎样怎样,只是情绪一上来时,就被情绪给淹没了,毫无招架之力。

幸运的是,现在有很多书籍告诉我们该怎么管理自己的情绪,更幸运的是,也有很多书籍是针对孩子的。

比如"情绪的燃烧"就是其中一种。

准确说"情绪的燃烧"不是一种情绪管理办法,而是一个让孩子直观认识情绪的说法,要管理情绪先认识情绪,这个逻辑没毛病。这个说法是由美国的劳伦斯.科恩提出的(亲子畅销书《游戏力》的作者)。

咱们的成语中也有关于情绪燃烧的词,比如"怒火中烧",体会下,是不是很形象,生气起来可不就像一团熊熊烈火在胸中燃烧吗?烧得人心烦气躁,看来智慧是不分国界的。


二、"情绪的燃烧"

关键词:火种、火焰、助燃物、水

情绪要燃烧,必须要有火种,还要有助燃物。

火种点燃火焰,助燃物决定火焰能烧多久多大,想要熄灭火焰,得有水,不然容易变成火灾。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

有个人踩了你一脚,你的心里顿时一阵恼怒,很想踩一脚回去。

· 踩了你一脚这个行为,是火种。

认为他是不小心的,以及认为他是故意的,两者引起的火焰绝对不一样。

· 这些心里的想法也是火种的一部分。

可以简单地说,表面上看,情绪的火焰似乎是被外部事件所引起的,然而事实上,让火焰熊熊燃烧的,往往是我们内心的想法。

· 你恼怒了以及想踩一脚回去,是火焰。

展开来说,火焰由这些元素组成:

生理上的本能反应(比如脸颊发烫、手脚冰凉、哭泣、尖叫、肌肉僵硬);

内心的整体感受(恐惧、愤怒、生气);

面部表情、说话语气、肢体语言、行为冲动(想打人、想逃跑)。

· 想让火焰持续烧下去,少不了助燃物。

公共场合,因为踩一脚,有可能以一句"对不起,没关系"来收场,也可能以打个你死我活来收场。

这边的区别就在于助燃物的不同。

助燃物形象点说,可以是不良的状态,可以是积攒的负面情绪,也可以是藏在内心的信念。

想想,别人踩你一脚的时候,你刚好很又累又饿又困,或者刚好跟人吵完架,还吵输了;或者让你想起小时被人欺负的场景......

这些不美妙的场景就像一桶桶摆在你身边的汽油,随便一丁点火星,就能让你"嘭"的一声炸了。


三、激活理性脑

关键词:安抚情绪

被踩一脚,举的是大人的例子,孩子的情绪燃烧原理也是一样,而且孩子比大人还更容易点燃。

火种、火焰、助燃物都有了,火也顺利烧起来了,接下来轮到"水"出场了。

"水"代表让情绪冷却下来的理性思考,也就是激活大脑中的理性脑,比如画画、编故事、数数、深呼吸、做运动、找人倾诉等。

这是因为人处在强烈情绪中时,大脑中的"情绪脑"异常活跃,会抑制其他脑区,比如"理性脑"的活动,所以,需要我们刻意激活理性脑。

对于孩子而言,处在情绪中时,没办法主动去"激活理性脑",需要我们的帮忙。

在"激活理性脑"之前,先安抚孩子的情绪。

安抚情绪的最佳途径是理解并肯定孩子的感受。

不用担心这样会助长孩子的火焰,如果你有所担心的话,先来感受下这两句话:

"他踩了你,把你气坏了吧"

"人家又不是故意的"

第一句话理解肯定了感受,第二句的言外之意是"你不应该这么生气"。

感受下,第一句会不会让你感觉更舒服呢,听完后怒气似乎也消了些。


四、更深的引导

关键词:自我觉察 情绪

在安抚好孩子情绪和帮孩子激活理性脑,让孩子冷静下来后,就可以进行更深层的引导了。

深层引导的最终目的在于,加强孩子对情绪的自我觉察,做情绪的主人,而不是被情绪带着走。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孩子能吃一堑长一智,下次在碰到类似事件时,能做得更好。

引导的方式是问孩子一些问题

· 你的身体现在有什么感觉?(也就是火焰的组成因素)

· 是什么引起这种感觉的?(即"火种"是什么?)

· 有在这种感觉时,你在想什么?(即"助燃物"是什么?)

· 接下来你想做什么?(这是行为冲动,也是火焰的一部分)

· 要是你真的这么做了,你觉得会怎样?(引导孩子思考冲动行为的后果,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某些冲动是不合理的)

这些问题,完整地把"火焰燃烧"的各个因素串起来了,孩子在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心中也会慢慢明白自己的情绪是怎么回事。

在情绪的各个层面探索一番之后,最后可以问问孩子"这种感觉叫作什么?"

"这种感觉叫做什么"还有个名字"给情绪贴上标签",很多情绪书籍里都有提到。不过咱们要的是让孩子完全理解情绪,而非仅仅给情绪名个名字。

对了,在向孩子提问时,不用太程序化,需要在孩子愿意交谈时提问,而且不要一次性问这么多,孩子没办法很好配合的。

问了孩子可能不会回答,也可能不会顺着你的提问思路走,这些都没关系的,耐心点,慢慢来。这边提供的只是一个基本方法论,具体怎么操作,因人而异哈。


五、知道"情绪的燃烧"的妙处

关键词:酷酷的父母不说教

强烈建议父母通过"情绪的燃烧"这个比喻来向孩子解释情绪到底是什么。

孩子只有先了解情绪的整个过程,才有办法做到掌控情绪。

当然,对父母而言,这也是个很酷的技能,以后面对孩子的情绪时,咱们不用再大喊大叫了,可以从容淡定地坐到床边轻声对孩子说:

"宝贝,你刚才作业没做好,很着急,正好妹妹过来捣乱,所以你生气了,你是不是还想起上次妹妹捣乱害你作业没做好的事情?"

接下来还可以描述行为冲动和真正的行为,以及行动的后果。

比如这样说:"你越想越气,特别想打人,你一下没忍住,推了妹妹一把,结果妹妹一屁股坐地上,哭了"

父母说的过程,也是一个很好的示范。

一方面可以引导孩子表达情绪,另一方面可以让孩子看清自己情绪的发展过程。

因为情绪的发展速度非常快,说相当于情绪过程的慢速回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情绪   孩子   助燃   作业   火种   火焰   场景   理性   大人   冲动   生气   画面   内心   关键词   父母   妹妹   方法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