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训练,什么时候开始最好?——《魔法岁月》读书笔记

排便训练,什么时候开始最好?——《魔法岁月》读书笔记

“什么时候开始排便训练最好?”

老实说,站在一个孩子的角度,ta压根不想进行排便训练。

这是文明世界的生活方式,但ta只想像森林里的小动物一样自由自在的玩耍和探索世界,至于排便嘛,不重要。

站在大人的立场,当然是不同意的。

不过也急不得,排便训练之所以叫训练,是因为需要孩子的配合,既然要孩子配合,就需要孩子具备相应的能力,好比我们想要孩子跑,是不是得先等孩子学会走。

要让一个孩子配合排便训练,必须满足这些条件:

一般要到15-18个月或者更大一点时,才可能发展出这些能力。

等孩子具备这些能力后,就可以开始进行了。

具体做法是,在我们看出孩子要排便时,实事求是地把这件事说出来,比如类似“宝宝要去卫生间啦”、“宝宝有尿了”、“宝宝要便便了”这样的话,表达方式有很多,大人说出来的话,能方便孩子模仿就可以。

在一段时间内,大人不需要做其他训练,只要在孩子想排便时把这件事说出来,让孩子形成一个条件反射。

记得不要一发现孩子发出信号,就着急忙慌地把孩子抓去卫生间,大人的快节奏会给孩子带来心理负担。

经过多次重复,孩子会发现我们对这件事有兴趣,ta会不由自主地去做这件大人感兴趣的事,等孩子能自己发出排便信号时,第一步就算完成了。

让孩子明白,原来排便是要在固定地方的。

这个固定地方尽量是孩子专用的便盆,受魔法思维的影响,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成人马桶有股莫名的害怕,可能会把哗的发出一声巨响的马桶想象成一个长着大嘴巴的怪物。

开始时,可能孩子刚说完有尿尿或者便便,还没等大人反应过来,或者还没到排便地点,孩子就拉出来了。

这都没关系,只要让孩子明白,便便尿尿要在固定的地方就可以。

切记不要强迫孩子,大人的强迫易导致孩子的对峙和反抗,得不偿失。

也不要在孩子尿裤子后,羞辱ta或者表示生气,大人的这些态度容易引发孩子的羞愧感。

前面两步之后,远远还没有大功告成。

因为孩子还没办法每次都做到,反反复复的,有时能做到,有时做不到,可能得经过好几个月,才慢慢地,做到的次数大于做不到的次数。

在这段时间里,大人需要不断鼓励、称赞、提醒孩子,大人如果不能理解延迟排便和控制迫切的排便需要对孩子是多么难,就很容易失去耐心。

大人的准备

大人还要明白,孩子的反复不是出于恶意或者故意做对,而是他们艰难学习过程的一部分。

即便是最正常的孩子,一旦被要求控制自己的生理需要,他们便会紧张,并出现一些焦虑。

有些孩子会因为焦虑情绪而出现一些行为问题,比如晚上睡不好、爱发脾气、食欲下降等。

在整个排便训练期间,大人保持轻松的心态,是重中之重。

有时候,可能会听到一些这样的故事,比如“某个不到18个月的孩子,才几天时间,就会自己上厕所啦”,这样的故事很有励志成分,也容易让成人不自觉地拿自家孩子来比较。

其实,这些几天就学会的孩子绝大部分是承受了极大的压力,可能是害怕被惩罚而付出巨大努力在控制。

这样一来的副作用是,孩子会在其他方面出现问题,比如把承受的压力转移到饮食、睡眠等方面。

这里可以用能量守恒的原理来解释,孩子为了保持平衡,在承受压力时,压力必须要有一个释放的通道。

孩子愿意合作的动机

从孩子的本能出发,他们对排便训练是毫无兴趣的。

之所以愿意合作,完全是出于两个动机。

在此发展阶段,孩子对大便一点都不难为情,孩子甚是想摸摸大便。

大人需要巧妙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不要大惊小怪或者让孩子感到羞愧。

孩子将大便当作自己身体的产品来重视,甚至可能想把便便当作礼物送给大人。

我们在处理大便时,需要考虑孩子的感受,不要前一秒还在称赞孩子做得好,下一秒又嫌弃地把便便冲走。

这样会让孩子很困惑的。

简而言之,在孩子排便训练这件事上,大人先放宽心,做好耐心等待的准备,以轻松的方式来进行就可以了。

要知道,不管哪个孩子,最终都能自己上卫生间的,不是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便盆   羞愧   大便   马桶   卫生间   动机   焦虑   信号   大人   岁月   压力   能力   妈妈   宝宝   孩子   地方   魔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