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之声」第十章转向另一个电台


第十章转向另一个电台


几乎五十年以前,当弗洛依德出版他的《梦的解析》和《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时,没有一个人提出我们今日常见的问题。那么在文献中(in literature)有什么先例跟这种透彻的分析相似呢?答案是:在文学中(inliterature)。这句话的意思不是指精神病学家的著作或医学敎科书与讲义,而是指尼釆,杜斯妥也夫斯基,托尔斯泰和齐克果。不是精神病学家所出版的作品,而是可能成为他们的病人的人所出版的作品。前面提的这四个人以及许多可以跟他们并列的人,无疑都有精神症状。我的意思并不只是说他们是精神病态的人格;我的意思是说,这些人如果今天走到纽约的任何心理分析诊疗室来,向分析者请敎,分析者都会认为他们是不快乐的精神疾病患者。

可是,这些人的智慧要比现在世界上所有的心理分析者高出多少啊!不仅是在写作方面,而且是在心理学方面,他们都高出得太多,那种程度恐怕是莎士比亚的想象力也想象不出的。想想看,心理分析家要多么辛苦,汗流满面,去研究去挖掘这些在心理分析学还没有诞生以前就在世的作家们的著作,然而,不管心理分析家是多么努力,这些作家在小说和告白中所呈现的深刻人性洞察,却仍旧是心理分析家不能完全掌握的,甚至还不能领会!

以我看来,心理学的学生念伟大作家的作品要比念《心理分析季刊》有用得多。这些伟大的作品可以让我们的学生对人性懂得更深,懂得更恰当;而精神病学敎科书,却往往用了一些科学名词把水搅混,以便看起来深沉①。【①“或者他们终日坐在池塘边,拿着钓鱼竿,而以为如此,就深沉,但是在那无鱼可钓之处钓鱼的人,我认为他们连肤浅都算不上。”——尼采,《査拉图如是说》。】

这些作家创造了一些角色,而这些角色反映了他们自己人格的多面性;因此,当他们描述这些角色,就描述了自己。当他们报告自己的经验和心理洞察,他们也在为别人发言。如果他们没有在自己的灵魂中发现那微妙的内在经验,他们又如何能够发现他人灵魂中的微妙经验呢?反过来说,如果他们不能把自己的经验和他人的经验相比,又如何能够在自己心中发现呢?这些人的自我观察和对他人的观察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当然,那极为深刻的自我观察,有时候并不是以自我观察的名义出现的;他往往是用对普遍人性的洞察,或对他人的洞察而呈现的。有时候这些洞察在一些不以心理学为主题的书中出现,可以说只是这些著作的副产品;而历来的一些格言也往往意含着深刻的心理洞察。

人的记忆中有些东西是他不会向所有的人表露的,而只向他的朋友表露。还有一些东西他不向朋友表露,而顶多向自己表露,而且只能偷偷的表露。最后还有一些东西,甚至是人犹豫着不肯向自己表露的;每一个知书达理的人都有一大堆这类的东西。事实上,你可以说,一个人越是知书达理,他带着的这种东西越多。至于我自己,不管怎么说,只有到了最近才决定唤回一些早日的经验;一直到现在,我总是带着一些不自在的感觉逃避它们……

这些句子来自什么地方?是不是来自一九〇〇年或一九〇五年左右一篇自我分析论文的导论,在讲对于不偷快的记忆的压抑?是不是出自弗洛依德未曾出版的早期论文?不,那是一八六四年写的东西,比弗洛依德的《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早四十年,然而它们跟这本书的内容又是多么相合,写这段文字的人是杜斯妥也夫斯基(《地下室手记》)。福娄拜尔,莫泊桑,斯坦达尔,托尔斯泰,齐克果,尼釆和许多其他的人都写过类似的文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心理学家与心理分析者弗洛依德的真正先驱究竟是谁。

那么,使这些作者与弗洛依德的态度有所不同的究竟是什么呢?因素有三:一,心理考察的目的,二,它的方法,三,它的呈现(表达)方式。

这些作家们的目的是要把内在世界,也就是灵魂的地下室的情况描述出来。弗洛依德的目的则是考察这个地下世界。作家们说:这是一个谜宫;多么奇怪啊!弗洛依德却要做这个谜宫的向导。作家们的方法是艺术家的方法,是原创性的作家的方法。弗洛依德的方法则是科学家的方法;不仅如此,那方法的本身是他自己发明的,他跟其他心理学家的方法不可同日而语。作家们用以表现的方式是小说或日记,弗洛依德的方法则是科学书籍或是科学论文。两者之间有没有基本的不同?没有。在前者,是透过艺术家的眼光来看潜意识的情感过程;在后者是透过科学家的眼光来看同样的过程。在心理洞察的深刻性,和对这个主题的基本研究法方面,弗洛依德跟杜斯妥也夫斯基和尼釆更为接近,而跟承传衣钵的学生更远。(就他人格的创造性来说也是如此)。

大部分伟大的作家,他们最初的作品都是自传性的。他们想要表现他们对自己的心理洞察。弗洛依德也是如此,他认识并了解到我们内在种种驱使力互相交错所产生的心理状态,而这种认识与了解,是由他的内省所得。这些作家对自己的兴趣很快就隐退到背后,代以对他人的观察兴趣与关怀。弗洛依德也有同样的发展过程。他的兴趣转向他人,观察他人潜意识的种种迹象,记录人性行为的潜在动机与效果。在《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和《梦的解析》的写作时期,自我的心理分析已经和对他人的心理分析比肩并行。他把这些现象都当作同一种现象来观察讨论,至于是属于他人或属于自己已经无关重要。

弗洛依德对神经病态的心理学并不很感兴趣;他对这方面的兴趣是很有限的,有时候甚至有一种厌拒感,这从他的某些著作中可以看出来。他告白道,他“对病理现象的耐心,已经在日常工作中磨尽了。在艺术的生活中,我不能容忍它们。”这是他一九二九年四月四日给我的信上所说的话;在同一封信上,他对心理学家杜斯妥也夫斯基表示敬佩,不过,他却认为杜氏的“洞察完全拘限于异常心理的现象。”②【录自我的书《与弗洛伊德相处三十年》From Thirty Years Freud】

从某个观点来看,对他人做心理分析——不论是正常人还是病人——给了弗洛依德一个机会,让他重新审察他由自我分析所发现的学说。在这种意义上——而且也只有在这种意义上——弗洛依德属于那伟大的告白者之类,这些人发现并且表露了人心地下世界所发生的事情。在圣奥古斯丁到卢骚,在歌德到托尔斯泰与杜斯妥也夫斯基,在易卜生到史特林堡到我们当代的作家的炼环之间,弗洛依德是强有力的一环。一切的原创性著作都具有这个特质,而这些伟大的作家们也都察觉到这一点。比如说,歌德说他的诗是“伟大的告白中的片断”,易卜生说“写作就是审判自己。”这些告白者之一巴尔札克说,“我们所有的人都未曾认识自己而死。”弗洛依德提出了极大的贡献,因为他揭发了自己心中和众人心中那未知的自我。我确信,后代会以心理学家的身份来纪念他,而不是以医生的身分来纪念他,而他自己也认为自己是心理学家。

从这个观点来看,大部分精神病理学家所作的区别——弗洛依德是一个科学家,而那些作者则是艺术家——就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些作者也像弗洛依德一样,向人类心灵未知的层面探讨,至于其他的一些不同,并不能算是基本的不同;比如说,弗洛伊德的精神是研究者的精神,那些作者却是作家的精神;弗洛依德要发现心理现象的规律,而作家们则只是想把心理现象加以描绘;弗洛依德考察是理智的,而作家们却是情感的。甚至说,弗洛依德在小心瞄准,而作家们在黑暗中放枪,这种分别也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虽然也在黑暗中放枪,却打中了相同的目标。重要的是,在自己的思想面前,那种刚毅的精神,在自己和他人的内在面前,那种无畏的精神。我们认为,唯一重要的,是勇敢与真诚。弗洛依德跟这些伟大作家的相似,出自深厚的渊源,这比他跟精神病学家和医生们的相似之处还更为深切。

精神病学的领域来说,这个观点也是对的。让我们假定有一个著名的精神病学家,现在有一个妇人向他求敎;这个妇人心理感到有种种强迫性的观念,她失眠,此外还有一些神经性的痛苦。她常常觉得非要洗手不可,即使在半夜也是如此。她心神不安,睡觉的时候往往会起来走路。我们这里所关怀的不是这位精神病学家面对这个病况时的束手无策,而是他完全缺乏心理学的了解。现在让我们设想这个病例是发现在一九〇七年的英格兰。那么,凡是了解那个时期的精神病学文献的人,都会知道,我们这位医生对潜意识的病态根源是连一滴墨水的知识也没有。他完全不晓得这位病人的精神骚扰是起于什么动机,又是经过了什么机转作用。

在今日看来——谢谢弗洛依德——她的个案是单纯而常见的,我们了解得很清楚;可是在他当日,精神病学家却不能了解,或者只有误解。然而,对这个个案却有人了解;那是谁呢?是一个诗人,他的名字叫做威廉•莎士比亚;四百年之前,他就在舞台上提出了一个相似的个案。至少当时的那个药学博士在看到了麦克白夫人的病情时,坦白的说:“这个病是超乎我医疗范围,”而一九0 七年的精神病学家却会像江湖郎中一样,把它瞎治一通。四百年前的那个医生认为这个病人需要的是“天恩而不是医生。”弗洛依德认为心理分析家是照顾灵魂的人,而不是“医生”。弗洛依德写道,“‘用现世的态度来照顾灵魂’这句话,总括的说明了心理分析者对民众的功用——不管他是不是医生。”这就是两者的不同。这些一直到弗洛依德之后医生才了解的事情,一个很久以前没有研究过医学的戏剧家却能了解。他比四百年后的精神病学家还能了解强迫性的神经征候的隐藏动机和机转。(莎士比亚戏剧中的那位医生至少这样说过:“我想过,可是不敢说。”可是弗洛依德之前的医生却敢说而不去思想。)

这种比较使我想到某些有趣的事情。有一次我跟一个年青的心理分析者说到,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有一些对人生的洞察,是现代的精神病学还比不上的。他嘲笑的问我:“那么,你想,我们是不是应该弄一种什么‘奥菲莉亚症候群’?”他这种心智跟弗洛伊德的精神相差真是不可以道里计,令人吃惊。

心理分析者跟作家们最重要的、也是最有价值的相似之处,是他们有能力领会潜意识所发出的讯号,和它所产生的结果。这两种人都秉陚了精巧的配备,能够感应到他人的情感与思想程序。他们都能够把某一个人发给另一个人潜意识的讯号接收到,并能够了解这些讯号的意义。他们都能够在我们尚未察觉之前就精确的记录上千上万的微妙的讯号,他们能够感应到潜意识的沟通中每一个最微细的振动。他们的天线非常敏感,可以接受到他们自己和别人的地下电台的微细讯号。

现在让我们播转频道,收一收其它电台的声音。我们要听一听心理分析者如何了解他人的潜意识活动。基本上,这和他侦察自己的秘密时所用的是同一种工具。

我们必须记得,不论收听你的地方电台,还是收听远方的世界电台,这一套配备都是一样的。我们对他人的潜意识之所以能够认识,它所遵循的路途是和别人表达的路途相接的,也就是说这两条路是同一条路;这一点我们必须一再的提醒自己。我这本书要献给“无名患者”,因为是他们有意识或无意识间向我们提供了最佳的数据,帮助我们获得新的心理洞察。如果我们可以借用音乐领域中的例子,则我们要引用荀白克(Arnold Schoenberg)在他《和声学》上的第一句话:“我这本书是从我的学生学来的。”

「内在之声」第十章转向另一个电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托尔斯泰   弗洛伊德   莎士比亚   分析家   讯号   心理学家   潜意识   电台   现象   作家   医生   自我   东西   精神   心理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