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红、王一博驰援河南再陷舆论泥潭,为什么明星做慈善难以善终?

自河南灾情爆发后,社会团体纷纷捐款捐物,而一些救援组织更是亲赴前线参与灾后工作。韩红与王一博组成的团队也在第一时间携带超3000万的物资赶赴灾区,当外界对韩红与王一博赞誉之时,摆拍、作秀的质疑声也在开始在网上掀起风波。

韩红、王一博驰援河南再陷舆论泥潭,为什么明星做慈善难以善终?

其实,对于韩红而言,被质疑的场景早已不陌生,针对网上高潮迭起的质疑,韩红也发文表示:“无论怎样,我做我认为对的选择!无愧于心,无愧于曾经身上的这身军装!”

在质疑者的抱怨中,韩红与王一博奔赴现场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妥”:随行人员较多,占用了稀缺资源;所到之处大张旗鼓地宣传“我们来了”,并全程录像;所谓的现场参与救灾不过是搬几箱方便面为慈善之行积累素材而已。结合王一博的流量属性,舆论更是直指他涉嫌借用心系家乡为名来塑造人设。

韩红、王一博驰援河南再陷舆论泥潭,为什么明星做慈善难以善终?

其实,对于这些泛滥在互联网上的打假斗士而言,有时他们的存在确实为真相和正义的释出做出了正向指引。但也正是这种“视一切为阴谋”的审视机制,往往也为把原本简单的事件而夸大,混淆视听进而触发网暴。

尤其对于明星群体而言,他们给社会和民众的人格画像多是私生活混乱,满腹诡谲、惟利是图。而随着明星挣多捐少的舆论愤慨在网上加以渲染后,明星做慈善这件事便自然会在网友内心形成潜在的提防和猜忌。因此,无论明星做慈善基于什么目的,首先便被导入被预先设立的阴谋论中。

韩红、王一博驰援河南再陷舆论泥潭,为什么明星做慈善难以善终?

当明星慈善行为在被偏见者拿着放大镜对慈善细节吹毛求疵时,自然会抓取出“不适感”。而一些营销号更是恶意剪辑,添油加醋煽动民愤,由此,叫嚣着“作秀”的声音越来越大,甚至上升为一场道德审判。

假如隐去王一博的明星身份,一个普通人在捐款并亲赴前线践行公益后受到群众赞佩便会成为一种常态。但在这场灾情里,当一个河南市民被冠以流量明星的光环后,为什么他的为家乡尽一份力变成了一种刻薄和阴暗。

鲁迅说“中国人不疑自己的多疑。”尤其对于当代社会而言,很多人的机智、质疑、思想深邃、善于钻研等特性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人力财富。但习惯性否定一切是却也是另一社会困扰?

韩红、王一博驰援河南再陷舆论泥潭,为什么明星做慈善难以善终?

当明星慈善本就是一种稀缺时,却依旧难以免遭互联网的断章取义、恶意猜忌、以讹传讹的攻击后,那么这种稀缺很快将成为绝迹。

监督和质疑都是公众喜闻乐见的正义之举,但这不应该成为一种指标性的审查。例如“作秀”这类论调,无论明星内心动机是否与“秀”勾连,但对于慈善本身并不冲突。身为年轻的流量偶像,他们为这些救灾活动带来了行之有效的曝光量,成功地利用自己的流量带领更多年轻人关注到公益慈善,这比那些捐钱后买热搜沽名钓誉的明星和以灾牟利的商人更坦荡。

韩红、王一博驰援河南再陷舆论泥潭,为什么明星做慈善难以善终?

与此同时,如果“高调慈善”能够为更多明星加入慈善指明一条道路,于社会而言又有何不可?就像韩红曾说的:“头条都让吸毒嫖娼的人占着了,为什么做好事反而要偷偷摸摸?”

“人所固有的善良,这些东西唤起我们一种难以摧毁的希望,希望光明的、人道的生活终将苏生。”祝愿所有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都能有所善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河南   舆论   慈善   鲁迅   明星   灾情   泥潭   前线   正义   公益   恶意   流量   家乡   内心   现场   社会   王一博   韩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