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击运动员王璐瑶被网暴:当比赛唯金牌论时,竞技赛场就是原罪

随着2020东京奥运会的首个正赛日的进行,中国代表团在赢得奥运首金的开门红后又接连斩获冠军硕果,这也会本届奥运会的中国表现力奠定了一个高亢基调。对于中国军团当下的旺盛态势,国内民众自然以呐喊欢呼遥相呼应。在这片欢腾中,一个运动员的社交更新却为这一图景添加上了“扫兴”和“抢戏”的标签。

射击运动员王璐瑶预赛失利后在网上贴出一张自拍照,配文道:“各位抱歉,很遗憾,我承认我怂了,三年后再见吧”。令人意外的是,一条普通的动态却触发了大波吃瓜群众的嘲讽和指责。而网友的“愤慨”一是源于睡衣自拍(不够体面),二是她承认“怂了”(与中国军团精神面貌不符)。于此,王璐瑶便陷入一场网暴。之后,王璐瑶在压力下将该帖删除。

射击运动员王璐瑶被网暴:当比赛唯金牌论时,竞技赛场就是原罪

对于新晋冠军杨倩的声名远播和快速圈粉而言,王璐瑶的自我检讨却变成了“不知廉耻”和刻意炒作。其实,即便王璐瑶对待穿睡衣谈工作的处理方式略显草率,但站在极端舆论者的心理视角而言,他们对于王璐瑶的刻薄并非出于纯粹的个人形象和文案措辞问题,而是出于一种对失败者应当忽略的本能情感,“既然失败就该安静,而不该与冠军争流量”。尤其是在日本的竞赛主场的背景中,她“认怂”这件事似乎更加罪不容恕。

其实,对于射击竞赛,无论从赛制的残酷性还是赛果的偶然性而言,晋级与夺冠之间的距离本就是毫厘之间。如同俄罗斯选手吉安娜致命失误被杨倩逆袭登顶一样,竞技体育有太多的不确定性,这就是竞技的固有属性。试想,假如吉安娜是一个中国运动员,那么她赛后的舆论风评恐怕也难以摆脱源于“关键时刻掉链子”的抱怨。

射击运动员王璐瑶被网暴:当比赛唯金牌论时,竞技赛场就是原罪

由此可见,网暴者们对于王璐瑶的苛责,更多的极端情绪是源于内心灰暗的想象力,而非王璐瑶真的做错了什么。而对于王璐瑶被网暴的大范围释出,攻击不仅是对她一人的伤害,这种隐患更多会影射到尚在奥运征程中的运动员群体。对于他们而言,可能会萌生一种焦虑:对未夺冠的失败者场景的后怕而畏手畏脚。因此,当比赛唯金牌论时,竞技赛场就是原罪。而随着官媒发声:必须旗帜鲜明反对对奥运赛场上失利的中国运动员实施网暴后,这既是对王璐瑶本人的精神解绑,也是对为国效力的运动员群体的思想减压。所以,当“王璐瑶仍是浙江了不起的姑娘”的话题登上热搜后,便是社会正义对网暴言论的最大消解。

此外,从傅园慧的“洪荒之力”走进公众视野开始,人们已经对奥运会选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他们和普通人一样个性鲜活、情感丰富、喜欢表达。因此,王璐瑶对“怂了”一词的含义,更多是对失利后的接纳和精神调整,远不该被深刻解读。同时,就表达的情绪化上来说,王璐瑶和傅园慧并没有什么区别,也并未触碰任何底线,只不过图片和文字都更接近“庸俗化”的普通人,打破了人们对奥运会选手的主观幻想而已。

射击运动员王璐瑶被网暴:当比赛唯金牌论时,竞技赛场就是原罪

人们总会给比赛加上很多比赛之外的“意义”,给体育精神里灌上好多与体育精神无关的东西。尤其是当一些激进主义把奥运竞技和为国争光(在日本人的主场)紧密勾连后就会变得刻薄、狭隘、不人性。

我们的互联网不应鼓励刻薄,更不该把运动员视为“金牌收割机”。对于王璐瑶被临时触发的聚焦不应变成对她的人身攻击,更不应演化成一场网络暴力。而对于王璐瑶本人而言,这次伤害同样是一场洗礼,毕竟世界冠军的路从来也不会顺利,尤其在心理层面的磨砺,但愿3年后的巴黎能够看到你的光芒。

射击运动员王璐瑶被网暴:当比赛唯金牌论时,竞技赛场就是原罪

—EN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赛场   运动员   吉安   竞技   原罪   刻薄   失败者   中国   睡衣   军团   普通人   金牌   选手   奥运会   冠军   奥运   更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