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非山——读《遥远的救世主》有感

看山非山——读《遥远的救世主》有感

人生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山非山,看山还是山。作家豆豆的小说三部曲之《遥远的救世主》的男主人公丁元英的格局和境界正是:看山非山。

常言道:文如其人。如果要了解一个人,通过解读他的文笔言辞,不失为一种途径。要认识丁元英,不妨从他的《自嘲》开始:本是后山人,偶作前堂客。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大志戏功名,海斗量福祸。论到囊中羞涩时,怒指乾坤错。

丁元英的这首词,词句平淡,自我讽刺辛辣,自我解剖深刻,暗含着很高的意境。了解丁元英的意义在于:读懂这个人,就相当于给自己开了一扇窗户,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听到不一样的声音,能让人思考觉悟。丁元英提出的“文化属性”这个概念,振聋发聩,也足以让人深思。

透视社会依次有三个层面:技术、制度和文化。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任何一种命运归根结底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技术催生制度,并与之相互依存;制度仰赖文化,并将其初步体现。

看山非山——读《遥远的救世主》有感

丁元英将文化划分为: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是事物规律和自然法则,是天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强势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规律的文化,事物规律是由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由历史的变迁而变化,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归根到底一句话: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不墨守成规,其精髓讲的是创新。

弱势文化就是依赖强者的道德期望破格获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世主的文化,其本质讲的是依靠和跟随。弱势文化所追求的最高价值是破格获取,弱势文化没有自信和强者在同一规则下公平竞争,弱势文化是懦弱的生存哲学。

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无所用,无所不用。人从根本上只面对两个问题:一是生存,得活下来;二是回答生命的价值,让心有个安住。而对于一个社会而言,没有竞争的社会就没有活力,竞争必然产生贫富、等级,深究其背后的原因,即是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的作用,此乃天道,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代价。

看山非山——读《遥远的救世主》有感

佛讲救赎,商讲杀戮。丁元英出离了对物质生活的渴求,选择追求精神世界,他选择了佛,选择救赎,只不过救赎的方式是杀富济贫,其本质使用的还是商,是杀戮。

丁元英为讨心安,前往五台山拜访智玄大师,写了一首词《悟》:修道休言天命,修行勿取真经。一悲一喜一枯荣,哪个前生注定?袈裟本无清净,红尘不染性空。幽幽古刹千年钟,都是痴人说梦。

而智玄大师将这首词《悟》的上阙改为:悟道方知天命,修行取真经。一生一灭一枯荣,皆有因缘注定。九字之改,理虽同是,意思、意境、意气全然不同。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修的是一颗平常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救世主   杀富济贫   真经   天命   天道   弱势   强者   意境   强势   意志   遥远   事物   规律   制度   社会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