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坏孩子的不止是溺爱,还有速食文化

惯坏孩子的不止是溺爱,还有速食文化

最近有一部经典电影居然惨遭口碑“扑街”——《指环王1》。

20年前的经典,豆瓣9.0高分:

惯坏孩子的不止是溺爱,还有速食文化

如今重映,结果涌来一大波差评:

“烂片,又臭又长,搞3小时就为一个破戒指”

“这么久,居然没有几个高潮,怎么看得下去”

“结局呢?我看了这么久也不知道结局是啥!”“太复杂太无聊了,看得想睡觉。”

这些差评,透露出一个危险信号:“大量速食的流行文化,已经破坏了许多人的阅读力。”

甚至刘擎老师前段时间广为流传的一段话也指向该现象,而且群体还是大学生:

惯坏孩子的不止是溺爱,还有速食文化

面前的世界,不断生产着“即时满足”的内容。

这对正在长大的孩子又意味着什么呢?

做儿童读写跟踪多年的粲然老师,也表达了她的观察与担忧:“被短视频‘喂食’的孩子越来越无法沉浸入复杂深厚的表达里;除了目标明确的‘通关’,难耐看似漫无目的的长时间探究;轻率地将‘多义多元’与‘没有意思’‘烂’挂等号。”

速食的流行文化越狂欢,儿童群体的读写能力发展,就越是困难重重,甚至读写障碍的问题就越高发。

读写大环境不乐观的前提下,我们每个大人所能做的、也能做好的,就是在孩子阅世之初,用一本一本的好书,搭起他们通往“高级文明”的桥。这也是我们能为孩子筑起的心灵护城河。

三五锄勇读想为所有的孩子推荐一套,蕴藏中国高级之美的绘本!是的,也包括已超过“绘本适读年龄”的孩子。

因为它们跨越年龄的限制,不同阶段的孩子甚至大人,都能从中获得一种“走进桃花源”般的阅读幸福感。

它们来自中国绘本世界当之无愧的先驱者——蔡皋老师!曾经,她的《桃花源的故事》绝版3年,我们和许多社群的家长盼望了3年,如今重回江湖!

蔡皋经典绘本系列

《桃花源的故事》

《宝儿》

《花木兰》

点击本行文字即可购书!

惯坏孩子的不止是溺爱,还有速食文化

适 龄 4岁以上

编:蔡皋、[日]松居直

绘:蔡皋

译:唐亚明

(文末有阅读小贴士、

购买入口

现在很多人,都拿绘本当作中药铺子,“有没有给孩子讲情绪管理的呢?来一本”、“有没有告诉孩子怎么学会分享的呢?来一本”,诸如此类。

当然,绘本共读一定能发挥各种作用,但如果只从功利的角度来选绘本,孩子将错过许多余味无穷的阅读,许多触动心灵而难以言尽的时刻。

那些令他们长大后时而想起,泛起近乎乡愁之情的书,就是他们的精神故乡。

这样的书,往往如粲然所言:“文化中最高级的表达,都是复杂、多元、深广,乃至无实际目的的。”

从这样的角度看来,蔡皋老师的绘本不仅并非“无用”,而且恰恰符合孩子心灵生长的刚需。

她的每一本书,都像一处桃花源,有一眼望不尽的美。一种所有心灵都向往的纯粹,一些丰富的世间真情,都和谐地生长在她的画里。

1、《桃花源的故事》

惯坏孩子的不止是溺爱,还有速食文化

注:此新版《桃花源的故事》与旧版主要区别在于:画质的高清升级,封面全新装帧。

晋朝,一位贫苦的渔翁,为了能给家里多捕几条鱼,船划得越来越远,竟发现了一处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被桃花源里的人款待数日后,他回到原本生活,本想守住桃花源的秘密,无奈被人要挟,说出真相后,想再回桃花源,回程时做的标记却全部消失了。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这个故事的原型,“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先生进行了改编,让故事念起来通俗易懂。蔡皋老师作的画,让小小的孩子,在没读到文言文之前,就能领略“桃花源”,也为我们所有幻想过桃花源的大人,“实现”了梦想。

她的画,处处可见生活的痕迹,极尽朴拙,又极尽丰盛,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

渔翁出发时,妻子抱着还小的婴儿,远远站着,似乎在哭闹,屋里老人在生火,屋外晾晒着蔬菜。

惯坏孩子的不止是溺爱,还有速食文化

靠近桃花源,落英缤纷,花瓣像快要飞出书页了,远处桃林淹没在雾中。渔翁行至桃花源中,小孩好奇地向前看,老人跟在其后,带牛耕作的农夫也扬起一边脸,似乎向渔翁看去。

惯坏孩子的不止是溺爱,还有速食文化

而渔翁靠近老人时,孩子又躲到老人身后,微微探出好奇的脑袋。

惯坏孩子的不止是溺爱,还有速食文化

被桃花源的人家款待时,我们又可以看见他们生活的细节:附着豆渣的石磨、木盖下冒出的热气、热气腾腾的湘菜。以及他们感受自然的样子:屋外有一些人一边做着什么事,一边看花瓣飞舞,而有的人就只是痴痴看花。

惯坏孩子的不止是溺爱,还有速食文化

后来,渔翁回家后,再也寻不到桃花源,在书的最后一页,蔡皋用一种更简单的笔触勾勒出渔翁远眺群山的场景,他永远向往着那里。

惯坏孩子的不止是溺爱,还有速食文化

捕鱼人不得不回家,而这一辈子只要见过一次桃花源,他就是无比幸运的,因为知道那样的世界存在,永远向往。知道真正美的东西为何物,心里有一束亮光,一处桃花源,人生就不怕陷入一时的黑暗混沌。

蔡皋老师提及创作心境时说:

“世界上知道《桃花源记》的人会有多少呢?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感觉是相通的,也许人们心中都有着自己理想的桃花源吧。

所以我觉得人们永远不会终止对于理想的问路行为,会努力营造一种接近理想的生活空间。

我祈愿我们能借造物神奇之手打扮平凡生活之种种,借着明亮如桃花的光亮寻找梦中的桃花源。”

惯坏孩子的不止是溺爱,还有速食文化

这便是《桃花源的故事》赋予孩子们的意义,种下一颗名为“向往”的种子。心有向往,即使身处渔翁之贫苦,亦有对美的感知。期待孩子的未来,像那句诗所言:“人充满劳绩,但仍然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2、《花木兰》

惯坏孩子的不止是溺爱,还有速食文化

在这本《花木兰》里,蔡皋老师选择沿用北朝民歌《木兰诗》的文本。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惯坏孩子的不止是溺爱,还有速食文化

整首诗篇韵律朗朗上口,不用着急让孩子去理解每一个字的用意是什么,慢下来,和孩子反复诵读,感受古文的美。

《木兰诗》讲述的是南北朝时期,少女木兰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

历史、战争与人物情感都是非常厚重的,蔡皋老师就以厚实的水粉,以明明灭灭、重重叠叠的构图、色调对比,呈现出视觉上的丰富和厚重,从而抵达心灵感觉上的丰富与厚重。

惯坏孩子的不止是溺爱,还有速食文化

(△战争场面特别设计的长翻页)

绘本中有好几处画面有前后差异。如果小读者们细心留意,就会感受出个中的情感变化。好比,在木兰告别父母时,灰暗昏黄的画面中,处处是枯树,而在木兰返乡后,画面明亮起来,井边的桃花也开了。

惯坏孩子的不止是溺爱,还有速食文化

在蔡皋老师看来,即使孩子无法完全理解战争,但他们会理解花木兰对父亲的那种朴素的情感,这就是家人之间最真挚的最动人的情感。

3、《宝儿》

惯坏孩子的不止是溺爱,还有速食文化

注:此新版《宝儿》即最初的《荒原狐精》,故事内容由蔡皋全新编写。

《宝儿》的前身,是蔡皋老师《荒原狐精》绘本的前身,1993年,《荒原狐精》成为中国第一部获得布拉迪斯拉发国际儿童图书插画展(BIB)“金苹果奖”的图画书。其故事原型,改编自《聊斋》中的《贾儿》。

惯坏孩子的不止是溺爱,还有速食文化

相比原文,小英雄拥有了名字“宝儿”,而不是“商人的儿子”,故事的侧重点也从狐精作怪转向了小英雄除妖。从整体的改变,可以看出它成功打造了一个儿童故事,而非聊斋型的故事。

蔡皋使用了强烈对比的“红与黑”大面积色块,民间生活的基调用暗色表达,而生气蓬勃的个人情感,像那些鲜艳明亮的颜色。

惯坏孩子的不止是溺爱,还有速食文化

宝儿一家从最初陷入危机,到最后依托孩子的力量,战胜险恶,迎来光明。

整个故事,是从黑色底蕴中走出一股明艳。

惯坏孩子的不止是溺爱,还有速食文化

看到最后宝儿拿锏,成为将军的神气模样,想必跟着宝儿紧张了一路的孩子,都会内心拍手叫好,放松下来。

宝儿澄明的眼与勇敢的心,向每个人展示了何为儿童力量。

蔡皋老师在后记中写道:“在那双清澈得如同湖水一样的眼睛中,一切事物都能现出原形。

那双眼睛在特定情况下是变化的,只是成年人一般不易发觉,因为成年人为闻见、为知识所困,眼光早已不可能那样明澈了,这是无可奈何的事,除非我们有意去遮蔽,从孩子那里学得一种澄明。

惯坏孩子的不止是溺爱,还有速食文化惯坏孩子的不止是溺爱,还有速食文化

这三个经典的故事,被传送了千百年,你可能曾在语文课上遇过,曾在课桌下的小说遇过,曾在戏剧舞台上遇过。我们是借由这些故事,与它们走到如今演化出的种种作品,一遍遍确认着自己和这方土地的关联。

蔡皋老师所作的画,赋予了这些故事新的意义。她的绘画,展现了中国戏剧式的张力,与中国式的“留白”——看似朴素的场景,也表达着强烈的情感。

我们为什么希望所有的孩子,能遇到蔡皋老师的作品?粲然的这段话就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每次看到这些全然“本土”式的绘本,我就想,在童年时,我们的孩子看过那么那么多美好的绘本。

而终有一天,他们远在他乡,泛起乡愁,想起他们的由来和故土。想起他们血脉里久远又久远的故事。

那些故事从哪里来?

我希望,是从这些书里走来的。”

惯坏孩子的不止是溺爱,还有速食文化

等到孩子长大一点,他们的阅历增长了,再回头看这些绘本,又会读出许多童年时没悟出的东西。

如果是一些已经读过《桃花源记》、《木兰诗》的大孩子,遇到蔡皋的画,可以去感受画面表达故事的方式,和文字有何异同,对故事的理解,又能增添一些丰富的感受。

而面对大人,蔡皋的作品也仍然有非常高的阅读价值。如果你问“大人可以读蔡皋的作品吗?”,就好像在问“大人可以读诗吗?”一样。

蔡皋为孩子而创作,为自己心里留存的那份天真而创作。我们只要有机会在她的作品里,照见自己心底如桃花源般明亮的童真,那就是幸运的。

蔡皋在《但是,还有书籍》里讲她天台花园的故事,在“一席”的舞台上娓娓道来她的童年底色,让很多人感慨“这是我老去后最想成为的样子。”她像个孩子一样老去。

惯坏孩子的不止是溺爱,还有速食文化

我们从《桃花源》,从《花木兰》,从《宝儿》,多少都能瞥见她“从繁复中陶冶出来的单纯和真诚”,这是她作品的宝贵力量,值得每一个孩子遇见。

勇读者· Mia 推荐

勇读者の阅读小贴士

这套书的主攻方向:人文素养中的【美学教育】

哪些人适合读:所有4岁以上,向往美好的人。

购书通道,戳图进入!

想获取更多

育儿干货、书评解读?

惯坏孩子的不止是溺爱,还有速食文化惯坏孩子的不止是溺爱,还有速食文化惯坏孩子的不止是溺爱,还有速食文化

有更多好书

惯坏孩子的不止是溺爱,还有速食文化

来都来了

留个赞或“在看”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澄明   花木兰   聊斋   桃花源   木兰   桃花源记   渔翁   溺爱   大人   心灵   老师   儿童   孩子   情感   故事   作品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